2023红色党课【3篇】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党课下载 > 文章内容

2023红色党课【3篇】

2023-08-21 09:54: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红色党课【3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3红色党课【3篇】

2023年红色党课3篇

2023年红色党课篇1

关于开展“红色一课”优秀课例征集评选活动的通知

各中小学、职校: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引导广大师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普陀区教育局决定在全区开展“红色一课”优秀课例的征集评选活动。现将活动的相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以纪念建党90周年为重要契机,通过“红色一课”优秀课例征集评选活动,引导广大学科教师将学科的课程内容与社会教育资源相整合,改革课程实施方式,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了解党史,体验感悟社会主义伟大建设成就,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感。

二、参加对象

全区各中小学、职校学科教师

三、课例内容

1、背景介绍

2、教学目标

3、教学过程

4、课例分析说明

(1)设计的意义

(2)教学效果要有片段分析

(3)要例举学生的体会

请各学校于5月20日前将课例打印稿和学校送交课例汇总表(见附件1)交普陀区教育学院A415室,钱虹老师收。同时将课例和汇总表的电子稿通过OA平台发到教育局基础教育科。

四、评选办法

本次评比设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含职校)三个组别。组委会将组织专家对课例进行评审,分别评出小学、初中和高中组(含职校)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同时设优秀组织奖若干名。

附件:1、学校参评课例汇总表

2、市、区相关社会教育资源参考一览表

3、范例:《世博一课》教育教学活动方案

普陀区教育局

2011年3月

附件1:

学校参评课例汇总表

学校:
填表人:
联系电话:

附件2

市、区相关社会教育资源参考一览表

上海市

普陀区

附件3

畅游城市最佳实践区 畅想城市美好未来

上海市曹杨二中 黄娟华

活动背景:

21世纪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据有关材料显示,2010年,全球总人口将有55%居住于城市。因此,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憧憬与展望是一项全球性的课题,它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人民都休戚相关。在上海世博会184天的展期里,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从而为新世纪人类的居住、生活和工作探索崭新的模式,为生态和谐社会的缔造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动的例证。而作为首届以“城市”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首创的城市最佳实践区汇集了全球76个案例,展示宜居、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典范,是本届世博会中最贴近主题最具亮点的地方。本活动引导学生在参观城市最佳实践区的过程中一窥影响未来人类城市生活形态的诸种新趋势、新萌芽,并谈谈由此带来的启示和感想。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在观游世博的过程中探究、感受、体悟本届世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2.了解世界各地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宜居性的经验,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激发学生创意思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3.了解未来城市的精神、审美和创新,培养学生城市主人翁的意识。

活动准备:

学生以5人小组的形式,在城市最佳实践区内选择一个城市案例,关注其中所体现出来影响未来人类城市生活形态的诸种新趋势、新萌芽,并用文字或图画记录下由此带来的启示和感想。

活动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

1、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什么?

2、大家是从什么时候知道“上海世博会”的存在?

3、上海正式申办世博会是在2001年,可有一个人却在100年以前就预言了上海将在2010年召开世博会,还预言了未来上海城市的样貌。

【资料链接】

晚清小说家陆士谔在1910年发表的充满理想的小说《新中国》,全书共分12回,以一个梦贯穿。他预言100年后,中国将举办万国博览会,地点便在上海浦东。

小说中写道,在上海浦东要召开一个万国博览会,中外游客都要来。主人公陆云翔与妻子游历上海,惊讶地发现,租界的治外法权已经收回,昔日趾高气扬的洋人见了中国人彬彬有礼,而街头的新生事物更多,以往经常碰撞行人的电车也改为地下行驶,“把地中掘空,筑成了隧道,安放了铁轨,日夜点着电灯,电车就在里头飞行不绝。”更让陆云翔惊讶的是:“一座很大的铁桥,跨着黄浦,直筑到对岸浦东。开办万国博览会,为了上海没处可以建筑会场,特在浦东辟地造屋。”

真是不可思议的想象!现在世博会真的来到了上海,“城市”亦成为了其中的主题。今天我们和陆士谔一起走入他梦想的未来城市。

二、小组展示汇报:

主题:游上海世博,畅想城市未来

情境:假如2010年10月的一天,陆士谔通过时光隧道有幸来到了世博会现场,你会和他就“城市未来”进行怎样的交流?

方式:以5人小组的形式,在城市最佳实践区内选择一个城市案例,向陆士谔及在场观众介绍其中所体现出来影响未来人类城市生活形态的诸种新趋势、新萌芽。

设想一 未来街区:“空气树”下休憩

马德里馆的“空气树”的顶部安装太阳能板,实现能源自给。它还能聪明地净化空气——通过喷水管道以及各种攀缘植物如忍冬、常青藤等进行空气调节,吸收二氧化碳,遮阳、防热,为人们提供一个绿色的休息场所。建筑内部自动开启的百叶窗和直径7米的“引风机”,在“树”内营造出一个凉爽、舒适的环境,与外界温差可高达8摄氏度左右。这些“空气树”不仅能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还是一个市民交流的场所。逛街逛累了,拎着大大小小的购物袋,可以躲在“空气树”下略作休憩;
人们还可以在树下举行生日聚会,或者观看屏幕上的足球比赛。

设想二 未来城市住宅:节能环保是主流

住在浦西世博园区“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汉堡之家”,这样的生活可就在你身边。这栋精心设计的“商住混合”建筑,这边是办公区,那边卫浴、厨房一个都不少。当然,“汉堡之家”带来的不仅是居住生活一体化的理念,更有足够的面向未来生活的高科技元素。

“汉堡之家”,看上去就像打开的抽屉,体积非常紧凑,保温效果与气密性都是它的“拿手好戏”。房子能基本不用电网的一度电,靠太阳能、地热等清洁能源,以及人体、电器的余热就能实现能量的自给自足。

“商住混合”的“汉堡之家”,还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人们不必在这边居住,去很远的地方上班,天天困扰于城市的交通拥堵痼疾,这个地区的建筑设施也可以得到全天候利用。

  设想三 未来通行:不再受堵车困扰

“城市最佳实践区”,有一条专门修建的自行车道,介绍安徒生故乡、丹麦奥登赛的自行车交通方式。它在车道沿线设置饮水喷泉、轮带充气站等设置,并提供舒适的停车场所等。这些细节,促使奥登赛市中心26%的人使用自行车出行,50%原来用汽车出行的市民改用自行车出行。如今,奥登赛已经建成了超过550公里的自行车道网络,这对曾经被称为自行车王国的中国,应该有很大的启发。

设想四 未来公园:绿色景观有生命

中国首座以水为主题的城市生态景观公园——成都“活水公园”。这座公园,通过具有地方性景观特色的净水处理中心,川西自然植物群落的模拟重建,以及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组成全园整体,向人们展示被污染的水体在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过程。

在城市人口与经济快速增长,为城市水系带来日益严重污染问题的当下,这样的公园,无疑具有比一般景观更为重要的价值。

三、班级讨论:

(一)结合你游览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感受,谈谈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的切身体会和理解。

1、现在的城市让你感觉美好吗?

(可以谈城市的美好,也可谈不尽如人意可改善之处)

2、对“更美好”如何理解?

(“更”是一种可持续,是一种望向未来的眼光)

3、如何做,城市才能“更美好”?

(如:要有可持续的眼光,要不断创新)

(二)拓展深入

【资料链接】:

世博丹麦馆馆长在谈对今年高考作文的感受时如是说:

我们丹麦人有一条法则:将小鱼放回河中,使它们能够长得更大。这条法则很好地反映了一点,在丹麦,我们习惯于往长远考虑,而不是只想着眼前。2010上海世博会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聚焦在未来城市的发展上。人类历史也从未如此重视我们城市的发展方式,现在,世界上有超过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城区而不是乡村,这为我们如何采取最好的方式设计我们的城市带来了全球性的挑战。

换句话说,思考未来是最重要的,而不仅仅是思考现在。

我们的场馆被称为“Welfairytales”(福利童话),这是一个“福利”与“童话”的合成词。今天的丹麦是一个充满活力、不断创新,先进而富有的国家。但就Welfairytales而言,丹麦想要展示的是,福利不仅仅意味着尽快地致富。

丹麦馆旨在与大家分享丹麦建立可持续及和谐城市的传统,人们可以在城市里成长、生活并感到愉快,同时又不需要牺牲经济的增长。

大家可以从丹麦馆长的一席话中收获良多关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启示

四、 尾声:畅想未来:

请同学们也学一学陆士谔,预测一下一百年后(2110年)的中国城市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低碳生活理念和展望》

教学设计

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 金茂强

一、教学设计思想

随着世界经济和人类生活的高速发展和高需求,人与环境的问题越发急迫地摆在我们面前,环境危机的警钟一次又一次的震撼着人们。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生活已非专家、学者的理论课题,已经成为任一人类成员必须面对的一种态度、理念和生活方式。上海2010世博会的举行,为科学、自然、人类、生活的和谐发展提供了一个极佳的窗口和舞台,利用这一契机,对学生进行现实的低碳生活的理念和实践教育,让5年、10年以后的建设者,改变有悖于自然的生活方式,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是你愿不愿意和大家一起创造低碳生活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要注意4个节:节电、节水、节油、节气,从这些点滴做起。除了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烦。但关心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们却把减少二氧化碳实实在在地带入了生活。

二、教学目的

1、了解所谓的低碳生活

2、逐渐建立低碳生活的态度

3、展望低碳生活的创造与实践

三、教学重难点

1、低碳生活

2、低碳生活的营造

3、我与低碳生活

四、教学用具

1、上海世博会“零碳馆案例”资料(见附件一)

2、成都“活水公园”资料(见附件二)

3、台北“垃圾不落地”案例资料(见附件三)

五、课程类型

拓展课型

六、教学时间

2课时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

情景创设:
世博零碳馆

1.装在橙子里面的冰激淋。(上海世博园区伦敦零碳馆)

2.

日常生活排碳的一大祸害就是汽车

尾气。据了解,若将全世界的车拿来排队,车队可围绕地球转125圈。

3.世博墙诠释低碳理念,巴西馆外墙,使

用可回收的木材作为装饰材料。

4.玻 玻璃墙外附了一层竹帘。更巧妙的是,这些竹帘可以像门窗一样,一片片随意打开或关闭。天热时,将其一拉,便将炎炎夏日避之门外;
早晨或夕阳西下凉爽时,打开一扇竹帘,悠然地喝杯茶,赏景。

讨论一:
什么是低碳生活?

教师引导,学生活动。

各抒己见,发表对低碳生活的看法。

教师归纳:
低碳生活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一种生活方式。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二) 案例分析

案例演示1. 伦敦“零碳馆”

零碳馆所需的电力和热能,是由餐厅里剩下的 剩饭、剩菜和废弃餐具转换而成的。生物能热电联将餐厅的食品废弃物和有机质等产生的生物垃圾混合,通过特殊降解,产生电和热以实现生物能的释放。该系统处理后的产品还能够用于田作为生物肥使用,做到变废为宝。

此外,阳光和水的利用也在零碳馆中体现的淋漓尽致。通过透明的玻璃阳光房保存从阳光中吸收的热量,转化为室内热能;
屋顶上的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建筑的北面通过漫射太阳光培育绿色屋顶植被,同时为室内提供自然采光照明。众所周知,水资源对人类来说相当重要和宝贵,零碳馆通过屋顶收集雨水,用来冲洗马桶或灌溉植物等,减少了零碳馆对自来水的需求。同时,零碳馆采用整体外保温策略,用导热材料建造的墙壁,不仅能减少室外热渗透,还能吸收室内多余热量,稳定室内气温波动。

案例演示二:
成都“活水公园”

整个活水公园设计为鱼形,取“鱼水和谐、人水和谐”之意。鱼头部分是一个八角形大水井,被称为厌氧沉淀池,将雨水的杂质沉淀。接着,水经过一朵朵花瓣的水流雕塑,在自然落差中充分曝氧后进入人工湿地。湿地的造型为一片片“鱼鳞”,由9个植物塘和18个植物床组成,种植有浮萍、睡莲等浮水植物,芦苇、茭白等挺水植物以及金鱼藻、黑藻等沉水植物。水通过层层过滤吸附微生物分解,多项水质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可达地表3类水水质。最后,清水汇集到“鱼尾”——养鱼池,几百盆睡莲正静静等待在6月盛开,届时将呈现水车轮转、芦苇微拂、“鱼戏莲叶间”的美好景观。

问渠哪得清如许?当被告知是园区范围内收集的雨水经过活水公园多道自然净化程序变得如此干净时,参观者都不禁感叹成都的城市智慧。

案例演示三:
阿尔萨斯馆“水幕太阳能墙体”

上海世博会上,该案例被建成一个缩减能源需求的展馆,南立面上的水幕太阳能墙体由电脑自动控制,可以随着室外温度和日照强度的变化自动开闭,既能遮阳降温,又能有效减少能源消耗。

案例演示四:
台北馆“垃圾不落地”

台北市从“垃圾不落地”、“垃圾费随袋征收”,到即将于今年底前达成“垃圾零掩埋、资源全回收”目标,每一阶段都是台北市全体市民共同努力的成果。

讨论二:
从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的案例展望低碳生活的发展。

教师通过所创设之情景,逐个分析不同案例所呈现的低碳生活的理念和创设特色,引导学生分组进行低碳生活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三) 我与低碳生活

情景创设:

在台北展馆内的互动体验区,游客可以用

双手在无线宽屏上体验一把现代科技的神奇:

以手指轻触屏幕,原先布满泥沙的浑浊小河,

开始逐渐变得清澈,小鱼小虾越来越多,螃蟹

顽皮地躲进大石块后面与你“捉迷藏”……。

引导:
原来,你、我、他的手便是改善环境的有力武器,这份力量掌握在每个人的手中。

讨论三:
低碳生活如何从小做起,从我做起

学生联系所在园区、校区及周边环境,议论如何联系低碳生活,从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改变开始。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考虑:
家庭用水

废旧物品

购 物

用 电

垃 圾

出 行

教师归纳:

一些低碳的良好生活习惯,如:
1. 淘米水的再利用,如用来洗手擦家具,干净卫生,自然滋润。
2. 废旧报纸的再利用,如铺垫在衣橱的最底层,可以吸潮,还能吸收衣柜中的异味;

3. 已使用过的面膜纸的再利用,用它来擦首饰、擦家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带,不仅擦得

亮还能留下面膜纸的香气;

4. 茶叶渣的再利用,把它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又舒适,还能帮助改善睡眠。
5. 购物,可自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


6. 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7. 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材料。
8. 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避免浪费用电。

2023年红色党课篇2

2019-2023年中国红色旅游行业影响因素

一、有利因素

(一)政策推动

2017年3月,国家发改委召开了宣传贯彻《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表示,《规划纲要》是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发展红色旅游以来的第三期规划纲要,是“十三五”时期全国红色旅游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总体部署。新一期《规划纲要》更加突出强调红色旅游的理想信念教育功能,更加突出强调红色旅游的脱贫攻坚作用,更加突出强调红色旅游的内涵式发展。

2017年8月,交通运输部制定印发了《全国红色旅游公路规划(2017-2020年)》,明确提出,到“十三五”末,具备条件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景点,基本实现三级及以上公路便捷连接周边国省干线公路或城市,50%以上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景点有二级及以上公路和城市道路衔接,与周边路网共同形成便捷、安全、可靠的红色旅游公路网络。为促进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18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文件提出,要继续扩大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加强革命文物创意产品的开发,鼓励支持文化文物单位和社会力量参与革命文物创意产品的开发,并提高红色旅游发展质量,包括推出更多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旅行、体验旅游、休闲旅游项目等。

(二)开发融合联动化趋势

一是产业融合,与工业、农业等产业结合,全面发展;
二是产品和线路融合,红色为引,与绿色、蓝色、黄色等多维产品和线路融合,增加吸引力,彰显特色;
三是精神融合,将红色精神与现代社会精神价值融会,焕发活力;
四是空间融合,全面整合红色旅游资源,从地域类型、产品类型等方面入手,加强区域合作,提升发展效率;
五是科技融合,将科技手段融入旅游发展中,增强时代感;
六是层面融合,从区域发展层面和旅游发展层面来发展红色旅游业,跳出旅游发展旅游。

(三)旅游人数逐年增加,消费主力呈年轻化态势

近几年来,红色旅游人数仍保持高速增长,全国红色旅游接待人数已从2010年的4.3亿人次上升到2017年的13.24亿人次,红色旅游正成为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板块。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偏中老年游客为主要消费群体的红色旅游,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年轻人渐成主力人群是红色旅游的一个较显著变化。近两年国内红色旅游的主要客群由60后、70后向80后、90后转移的趋势更加明显,相关数据显示,红色旅游游客中,80后、90后和00后的占比在40%左右,而60后和70后游客占比则呈下降趋势。

现状表明,红色旅游在时代特色、意义内涵等方面的特殊性已经对年轻人产生了更深的吸引,随着红色旅游产品体系逐渐多样化,越来越能够契合不同游客类型的需求,红色旅游消费主力仍继续呈现年轻化的发展态势。

(四)红色旅游投资增速提升,舆论关注度逐年递增

2015-2017年,全国红色旅游接待游客累计达34.78亿人次,综合收入达9,295亿元。在国家发改委、旅游局等14部委联合公布的3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共有229个景区进入三期建设方案,占比达76.3%。2018年上半年,红色旅游市场活跃,红色旅游重点城市及景区接待游客4.84亿人次,占国内旅游总人数的17.13%,实现旅游收入2,524.98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5.73%。红色旅游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广泛的覆盖面及良好的群众基础,随着投资增速持续提速,发展空间广阔。

与此同时,红色旅游媒体报道和网民关注持续走高,整体舆情热度全面攀升,营造了良好的舆论基础。红色旅游在各个自媒体平台中信息量也快速提升,自媒体已成为红色旅游宣传推广的重要阵地。

二、不利因素

(一)部分景区低俗现象突出

虽然红色旅游市场整体趋好,但部分区域的红旅发展中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其中低俗、过度娱乐化等现象在某些地区红色旅游区域较为突出。红色旅游中低俗、庸俗和恶俗现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景区移花接木虚造历史场景、历史建筑以及历史器物;
二是部分区域将景点做成不伦不类的游乐园;
三是部分旅游讲解词与革命史实不符;
四是部分纪念馆、纪念碑越建越气派、越建越高;
五是部分景点垄断经营或强行兜售高价花圈、花篮等悼念品牟利;
六是部分景区经营人员打着“忆苦饭”等名头提供价实不符的饮食等。上述种种现象严重背离了发展红色旅游文化的初衷,相关部门应当引起重视并加强整改,以为红色旅游文化产业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的发展环境。

(二)面临可持续性挑战

一方面,周边环境缺乏有效支撑和依托。如对革命历史遗迹的保护不到位,开发不合理造成红色资源的严重浪费,旅游主体周边环境及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等问题无法有力支撑相应的旅游文化。另一方面,旅游项目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趋同现象严重。旅游项目外在呈现形式大多以故居、纪念馆、塑像等为主,展示方式老套且创新能力不足;
大部分红色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开发现状也并不尽如人意,产品同质化、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比较突出。不论是从红旅项目本身、红旅产品结构还是周边配套建设方面来看,国内部分区域的红色旅游发展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可持续性挑战。

(三)“红色+”发展模式有待拓展

尽管红色旅游与其他优势传播资源间呈现一定的融合趋势,但总体上仍然难以“独挑大梁”。目前为止,红色旅游的发展模式相对比较“传统”,市场中出现的主要发展模式集中停留在纪念场馆的参观学习,生态观光、演艺表演等层面,缺乏创新;
“红+绿”(红色旅游+绿水青山)依然是景区产业链扩展的主要模式,“红+古”(红色旅游+古村落)、“红+乡”(红色旅游+美丽乡村)模式虽日益受到重视,但相关项目占比较低;
感受层面的发展模式集中在演艺表演、模拟感受两个方面,发展方式相对“保守”,对于互联网+、IP打造仍欠缺方式与方法。红色文化与其他旅游资源的有效融合还需进一步加深,其发展模式亦有待进一步探索。

2023年红色党课篇3

重温红色历史感悟红色精神专题党课讲稿 首先,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现在我们经常讲,X,那么共产党人的“X”到底是什么,为什么“X”会有如此强大的力量支撑共产党人度过那段的苦难的历史?为什么“X”会产生如此强大的力量让我们的国家在新时代会有如此高速的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想这就是精神的力量,就是红色精神的力量。今天的讲课内容我就从几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入手,回顾红历史留给我们的红色精神,共同感悟什么是红色精神以及我们怎样继承和发扬好红色精神。
一、追寻足迹、回顾历史留给我们的红色精神。(一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内涵丰富,主要包含: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延安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延安精神是我们党、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着巨大和深远的影响。比如,艰苦奋斗既是工作作风,也是思想作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是一条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延安时期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
“民主的政治,廉洁的政府”。
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这里也没有贴身保镖、宪兵和XX官僚阶层的哗众取宠的夸夸其谈。”1947年,中共中央从延安战略转移,蒋介石以胜利者的姿态来到延安,当他看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那与当地农民没有任何差别的窑洞时,他感到十分震惊,他难以想象毛泽东何以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保持着旺盛的斗志,有效地指挥着军队在全国的战场上与他对抗,并且能在这样的桌子上把文章写得既尖锐犀利而又文采飞扬。据蒋介石侍卫长俞济时回忆,看完毛泽东的窑洞,蒋介石那晚一晚上没睡着。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誉之为“兴国之光”“东方魔力”“人类不可战胜的力量”,感叹创造这种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为“神奇的队伍”。
(二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内容主要包含:不畏艰难、铁心向党的坚定信念,是敢于磨练、咬定青山的顽强毅力,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不朽灵魂,百折不挠、积极乐观精神品质。对于中国工农红军这段长征历史,我这里有一组数据可以简要概括:时间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历时2年,行程65000余里(我们通常说的2万五千里指的是中央红军,也就是红一方面军的行程,跨越14个省份,开始时
的30万人,胜利会师后仅剩5万余人。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河流(其中大河24条,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他们用顽强的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的极限。通过以上的几组数据,我们可以想象,长征是一段多么艰苦艰难的岁月。
长征规模之大、行程之远、环境之险恶、战斗之壮烈,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战争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在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千里冰封的皑皑雪山,数不尽的坎坷劫难,成千上万的围追堵截,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绝望、放弃。但就是这样一支队伍,在党的领导下,血战湘江、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等。无数红军将士倒在了长征途中,但漫漫征程,说不完的艰难困苦,道不尽的严峻险阻,没有阻挡红军将士铁心向党的坚定信念,始终以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不朽革命斗志,以百折不挠、积极乐观精神品质,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壮歌。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伟大的长征精神,是党和人民付出巨大代价、进行伟大斗争获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世世代代都要牢记伟大的长征精神,使之成为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人民、我们军队、我们民族不断走向未来的强大精
神动力”。
(三雷锋精神。周恩来把雷锋精神精辟的概括为四句话,叫“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60年代初期,国内粮食紧缺,物资匮乏,同时苏联撤走了在所有在中国援助援建的专家,那是的中国处于内忧外患,正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雷锋以其无私奉献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感染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鼓舞着新中国的每一位建设者。雷锋从他参军的第一天起,他就立下了听党的话,服从命令听指挥,党指向哪里,我就冲向哪里的志愿,他从来没有动摇过他作为党员的理想和信念,而且都付诸了行动。我们今天还有多少人能够在一个特殊的日子给自己许下愿望,而且许下一个崇高的愿望,并且不折不扣地按照这个心愿去努力奋斗,这就是雷锋的可贵。他没有说大话空话,他的生命就是这么走过来的,他的言行就是这样和他的愿望一致地呈现出来的。“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这是歌词里唱到的。同样,雷锋还有一段至理名言,他说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正是雷锋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人生价值,正确理解并坚决贯彻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使他走在时代前列,称为一名杰出的士兵和优秀党员。雷锋同志干一行,爱一行,
钻一行,坚决执行上级的决策指示,他说,一个人的作用,对于整个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虽小,但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他愿意永远做一颗螺丝钉。在敌强我弱的革命年代,不依靠群众,不为人民服务就是死路一条,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就是死路一条。但是现在日子好了,脱离群众、背离群众的现象就容易滋生了,这直接会影响我们党的执政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28日在辽宁抚顺考察时讲到,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它是五千年优秀中华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结合,“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这与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勤务员”都是一脉相承的。所以,雷锋精神永远值得弘扬。回顾我们的历史,我们还有“爱国、民主、进步、科学”的五四精神、“军民团结、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西柏坡精神、“艰苦创业、团结协作”的红旗渠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自力更生、勇攀高峰”的两弹一星精神等等。
二、感悟历程,体会什么是红色精神。历史留给我们的红色精神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包含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可能讲三天三夜也讲不完,但是通过我们的学习,红色精神之所以能够一脉相承,那是因为这些红色精神包含了许多的共同点,而这就是我们理解红色精神的真谛和实质,也就是我要
讲得第二点内容,什么是红色精神。
(一红色精神是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长征时期,在四渡赤水中,中央红军以衣衫褴褛、装备简陋的3万中央红军抵过了一群军事家,拥有40万优势兵力和精良武器的国民党敌军,并取得了战场的主动权,之后又巧渡金沙江,把敌人40万追兵全部甩在了金沙江XX。面对敌人的重兵,我想如果没有勇于战斗、不畏牺牲的精神,怎能完成如此的壮举呢?延安时期,抗大制定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毛泽东多次到抗大讲话指出要坚持“抗日救国”的方向,就要有“三个牺牲”的决心,“第一个决心是要牺牲升官,第二个决心是要牺牲发财,第三更要下一个牺牲自己生命的最后的决心!”抗日战争中,抗大培养了10多万名德才兼备的干部,他们在民族战争中,起了重要的骨干作用和先锋作用,也形成了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的抗大精神。
(二红色精神是敢于探索、勇闯新路的精神。井冈山斗争时期,在革命处于低潮的历史关键时刻,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全新革命道路,制定了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组织制度和纪律,引导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形成了实事求是、勇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长征时期,在经历了湘江战役的惨败后,中央红军损失惨重,
李德、博古执意按照共产国际的指示,坚持到湘西与红二、红六方面军会师,与敌人硬碰硬。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在没有盲目迷信共产国际的指示,没有照搬苏联的路线方针,而是结合了中国革命斗争的实际和中国国情,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做出的正确选择,勇闯出了符合实情的一条新路。
(三红色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毛泽东、朱德等党和红军领导人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带领井冈山军民自己动手挑粮、种菜、编草鞋、挖草药、熬硝盐、办军械厂,克服各种困难艰险,打破重重包围封锁,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军在长征过草地时,食物极度缺乏的情况,红军将士们饿了只能、挖树根、吃野菜,甚至煮皮带、吃树皮,如果没有精神的力量撑着,怎么能够走出草地?在延安时期,根据地一度出现严重经济困难形势下,党中央发出了“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伟大号召,兴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顺利渡过了难关。王震领导的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垦荒过程中所焕发出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闻名于世,至今被世人广为诵道。
(四红色精神是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无论是我们的革命前辈和新中国的建设者,他们把祖国的事业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红军将士们忍受着极寒交迫、天寒地冻和敌人的围追堵截,在那么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依然时刻考虑着

推荐访问:党课 红色 红色党课【3篇】 2023年红色党课 2023年红色党课讲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