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核心素养方案设计 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模式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学校核心素养方案设计 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模式

2022-05-19 19:00:03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核心素养方案设计 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模式,供大家参考。

学校核心素养方案设计 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模式

“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教育模式取代知识传授体系,这将是素质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意义深远。”核心素养教育体系的建构,意义非常重大。它具体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有助于实现从学科中心转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为育人模式、评价方式的转型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将从单一知识、技能转向综合素质,从学科学习转向跨学科学习,从灌输式学习走向探究性学习。

☆观摩同课异构:深化有效教学

10月23日,来自于济宁学院附属中学、郑州金水一中、北师大蚌埠附校、吴忠市第一中学、山东大学附中的五位老师为我们奉献了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5节现场课。由于场地所限,笔者只能有幸聆听了4节。他们执教的是人教版八年级的——《我知我师,我爱我师》,这五位老师的精彩表现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想就这几节同课异构的课,谈点自己的拙见。

所谓同课异构,意思是同一节的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由于老师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同一内容用不同的风格、方法、策略进行教学的课。听课的老师就通过对这些课的对比,结合他们所取得的效果,找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然后反思自己上过这节课所经历的过程或没上过的为自己准备上这堂课进行第二次备课。

“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

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一、同课异构,尽显异曲同工之妙

起初在观摩这些课之前,我就在想:五人同上一节课,会不会碰车、雷同呢?精彩的思品课堂还我精彩依旧吗?然而,随着课堂的逐步深入,我的顾虑也逐渐消除,多的是深深地敬佩和感慨:不远千里的我们,或坐着火车来银川,或迫不及待“飞”至银川,我们没有枉费此行。正如一位参与讲课听课的老师所说的那样“此行,我们不是来‘亮剑’,我们是来研讨‘铸剑’的经验的!”

最美的时光都是那样的短暂,短短一上午的听课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下午,在专家点评环节,未曾想,关明春院长点名让我们首先评议。简短的几句寒暄,我只有“抛砖引玉”,汇报我的所思所想:

1.教学内容体现了整合之美

教学内容不等于教材内容,而要大于教材内容。执教老师们在备课要能依据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断整合、拓展、充实教材。一是做到了与生活整合。如,很多老师都选择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生活故事,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感受谈谈对教师的作用和职业特点的理解和认识。二是做到了与学情整合。考虑到学生对老师辛苦的工作和职业特点可能不太了解,济宁学院附中的赵鑫老师设计了“与我们老师聊聊天”的采访活动;郑州金水一中的的万祎老师则设置了“信息时代,需要老师吗?”的辩论活动。

2.教学过程注重了优化之美

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做到了优化:一是教学环节尽量做到清晰简洁、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二是教学结构科学严谨、主线鲜明、板块突出,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顺序板块。济宁学院附中的赵鑫老师则以“我与一诺的故事”为主线,精心围绕心情日志(一)(二)(三)依次展开;郑州金水一中的的万祎老师则设置了“活动一:走进老师”“活动二:信息时代,需要老师吗?”“活动三:与老师交往的困惑”“活动四:老师,我想对您说”这四个环节;北师大蚌埠附校徐丹老师则设置了“第一步:了解——那些伴我们成长的老师们”“第二步:体验——一言一行总关情”“第三步:感恩——爱要行动起来”“第四步:表达——老师,我想对您说”这四个环节;山东大学附中的李建金老师则按照“我话我师”“我论我师”“我喻我师”“我爱我师”这四个环节依次展开……而且,所设计的这些板块相互促进,逐步深化德育目标——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热爱感恩老师。

3.教学素材彰显了选择之美

教学素材的选择要围绕教学内容进行,将教材重难点知识融合近来,使知识点与素材对应。在选择素材时都把握了“三贴近”原则:一是贴近教学内容,二是贴近学生生活、心理、兴趣,三是贴近时政热点。如,选取所讲课班级的班主任老师的事迹、宁夏最美乡村教师的事迹、感动中国人物张丽莉的先进事迹,选取有关歌颂教师的歌曲和名言名句。

4.教学活动体现了和谐之美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很多老师进行教学活动时都较好地为学生搭建起了交流、分享、沟通、合

作、探索、展示、表演的平台,营造了和谐、尊重、平等、包容的教学氛围。如,让学生现场采访我们的老师,了解老师的职业特点;现场调查老师职业病的问题;引导学生“我喻我师”,分享自己与老师的故事;具有鼓舞、激励性的教学评价语;积极及时科学的引导与点拨……

5.教学问题凸显了灵动之美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老师在问题设计时要注重“如何激活学生思维”“如何让学生动起来”。一是设计问题链、问题串,让学生思维动起来;二是满足不同形式层次的需求,让“学生全部动起来”。每一个情境或视频资料都设置1—2个问题,且由浅到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中来,并通过激励性的语言,“点燃”学生探究热情,进而达成“学习目标”。

6.教学课件体现了适度之美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视频为一体,是课堂最常见的教学手段,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使枯燥知识生动化、抽象知识趣味化。但在实际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常被滥用,产生负面效果,学生光顾着看热闹,而忽视真正的思考。难得可贵的是,这些执教老师们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时都较好地把握好了适度、有效的原则,能够依据教材内容、学生认知规律选择课件资源。这些老师们所选择的材料和视频,几乎没有多余之处。他们虽然选择的内容不同,材料大小不同,却各有各的作用,教师运用起来“行云流水”、自然流畅,把这些所选择的资料运用到最优化。

二、对课堂教学的几点启示

1.深入钻研教材,提高把握、运用教材的能力

深入钻研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只有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才有可能把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确定一个质与量统一的整体性的教学目的;才有可能设计出恰当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全面实现思品课的教育教学目标。

教师要本着丰富自我,发展自我的目的,深入地研究教材。要仔细分析每个章节的知识脉络,把握好各个层次间的内在联系,搞清楚教材的重难点、易混点、发散思维点、知识拓延点。要认真学习新修订的课程标准,领悟教材,熟悉课程标准的要求,明晰教材的编写意图、编写思路,不断提高教材开发能力。要加强对先进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关注社会热点,充分利用好手头的学科刊报,利用好广泛的网络资源,及时充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可以说,深入钻研教材,科学、准确地把握教材是上好思品课的前提。

2.真正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首先,教学设计要科学合理、简洁高效,做到“简约而不简单”,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流畅、渐进、由浅入深地学习。其次,要精心设计好、处理好问题。问题是学习的起点和主线。问题设计必须做到有挑战性、层次性和人文性。对于问题的处理,要坚持好启发性原则,我们不可轻易告诉学生答案,要让学生先自主思维,实在不行再付之于启迪、引导。第三,要着重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第四,

要注意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总结、提升,深化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形成正确、完整的知识体系。第五,教师要面向班级内全体学生。要启动全体同学思维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师的预设中,特别是要鼓励班级内弱势群体的发言,树立他们的信心,鼓起他们的勇气。第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及时、客观、公正。对学生的回答不要滥用“掌声鼓励”,不要滥用“很好”、“你回答的很有新意”、“你回答的很棒”等课堂评价语言,对于这种课堂教学中的即时性评价,应在尊重、激励的前提下,本着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进行。对于学生好的回答,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让学生的积极性得以发挥;对于错误的结论或不完善的回答,应及时进行修正和完善,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在否定之否定中实现学生认知水平的自我发展。第七,在互动过程中,教师注意吸纳学生的生成性资源。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的“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要更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在变动不已的课堂中发现、判断、整合信息,并自觉地尊重、理解、接纳和充分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只有通过教师对学生“活”起来的“动”的“重组”,才能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使课堂教学实现师生积极、有效、高质量的多项互动。

3.真正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一是要让学生学会思维。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因此提高学生这一能力尤为重要。在平时课堂中,我们应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培养它。如经常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对教材内容进行综合与提炼等。同时还应注

意留出相对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感悟、自主体验,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熟知的社会现象中发现问题,理解观点,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和道德行为的外显。另外,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要让他们有压力感,教师应该让他们放下教材及相关资料,来回答问题,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能答多少算多少,千万不能任其端起教材来从头到尾地读答案。二是要增强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对无关痛痒很简单的问题不需要合作;对难度过大的问题要分层设置进行合作;同时要注意培养小组成员的纪律意识,决不可让他们打着合作讨论的旗号而无章法的从事与学习无关的内容。

短短几天的研讨活动虽然结束了,但留给我们的感受很多很多……举目远眺,连绵不断的贺兰山脉盘旋在宁夏这块神秘的土地上,苍凉中彰显着威严;近处的白桦树在风中抖落着发黄的叶片,像只只蝴蝶在狂舞;天,凉凉的,寒气已有点逼人……是的,肃穆的冬天已经来临了!

“冬天来了,春天也不远了?!”朴实的宁夏教育人已经开始了他们耕耘播种,我们的心里也已种下了“核心素养”的籽粒,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对教育的使命和责任!

一、项目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2014年,国家教育部颁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其中提出“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

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由此,“全面发展发展学

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当前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和核心概念,质量提升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

近十年来,在教科研中心的总体策划与指导下,围绕“课堂教学改革”这一主题,太原市持续开展了以“基于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的设计与达成”、“343教学要求引领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全全教科研服务行动计划”、“校本教研机制与模式构建”、“学科教学专项测查与教学质量分析”等多方面的行动研究,这些行动使太原市的课堂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教师目标意识得到增强,师生动态生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新特征得到体现,教学目标达成度和教学的有效性不断提高。然而,从培养“核心素养”和“质量提升”的改革要求出发,太原市的课堂教学改革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仍需要进一步深化。主要表现在:第一,新理念还未得到充分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育人理念还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未得到充分体现;第二,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落实还存在着深层次的问题:对教学目标与教学育人价值的关系认识不清,对三维目标的内涵及关系认识模糊,教学目标的精准性、科学性还不是很高,教学实施中目标与教学不一致的现象还比较普遍。第三,教学过程的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形式已普遍确立,但方法形式的应用还存在着为形式而形式的现象,其适切性、有效性还需进一步提高。

因此,太原市确立“基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引领提升课堂质量行动”项目,旨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学目标”为切入点,以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学业成绩评价、校本教研等为研究内容,探索、研究和实施有效措施,促进课堂教学的深度变革,构建优质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成长,进而实现太原市域内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着力课堂改革聚焦核心素养”教学实施方案

——清徐县金川小学“同课异构”教研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2014年,国家教育部颁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其中提出“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由此,“全面发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当前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和核心概念,质量提升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

我校地处农村,家长文化层次低,综合素养一般,家庭教育观念、方法等都较为淡薄、欠缺,再加之班容量较大,给教育教学管理都带来很大的压力。如果教师又循规蹈矩,教育思想、理念更新较慢,教学方法、手段比较陈旧,那么给落实轻负高效的教学目标、科学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带来困难,所以,以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为实验指导思想,同时,在太原市确立的“基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引领提升课堂质量行动”的项目引领下,我校旨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学目标”为切入点,以“同课异构”式的教研活动为载体,通过探索、研究和实施,促进课堂教学的深度变革,构建优质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成长,进而实现我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实施目标:

1.通过教改实验,帮助教师转变教育思想、理念,转变教学质量观,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科学的教育思想,认识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核心素养的重要性,真正理解、体悟素质教育的内涵、要求,同时,提高相关专业素养,尤其是指导学生自学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2.通过教改实验,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素养为根本目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意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习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素质,使学生自主学习核心素养有明显发展,同时,促进学生语数英学科学业水平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教改实验,探索科学有效的指导学生自学教学策略,探索、形成“课堂引导自学为中心,课内课外结合、家校互动融合”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核心素养教学模式,师生共同成长,提高教学质量。

三、实施策略:

1.在实践中组织教师追寻、探索、理解、丰富小学生自主学习核心素养的内涵,形成一批科研成果,如课题、论文、优秀实验案例等,以科研促进教师研究,以项目带动教师发展,以教改培养教学骨干。

2.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师生切实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教师尤其要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指导、训练,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素养,提高学业质量水平,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力。

3.构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引导学生自学为中心的语数英课堂,形成“课堂引导自学为中心,课内课外结合、家校互动融合”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核心素养教学模式,师生共同成长,提高教学质量。

四、实施计划:

1.文献研究学习:组织老师通过专家讲座、文献学习、研究,深刻领会“核心素养”的教育思想,明晰自主学习核心素养内涵,同时了解国内外此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进展,为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素养指明方向,打好基础。

2.行动研究学习:组织语数英各学科教研组制订本学科计划,本学年度重点从“课堂转型”开始进行实验,以各学科为基本单位,以教研组为主要阵地,集中优秀经验,形成合力,通过“同课异构”的方式,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途径。

教导处要具体落实实验组教研活动的时间、地点、形式,真抓实干,把教改实验与常态的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结合起来。重点组织实验教师研究学生的学,突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1)以同课异构为中心,资源共享

教研活动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学校分学科进行活动,进行同课异构,由于老师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同一内容用不同的风格、方法、策略进行教学的课。听课的老师就通过对这些课的对比,结合他们所取得的效果,找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然后反思自己上过这节课所经历的过程或没上过的为自己准备上这堂课进行第二次备课。“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2)以学生自主为中心,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核心素养

课堂上,要求教师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着重聚焦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素养,按照“尝试自学、质疑讨论、应用练习”的基本模式(视不同学科、不同课型可作适当调整)构建充满活力的有效课堂。

(3)课内课外结合,拓展学生自主学习时空

通过课堂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组织下掌握了一定的自学方法,形成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要真正将这些能力内化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素养还需做到课内课外结合,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发展、提高。学校充分利用学生社团活动、主题教育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途径,重视培养、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素养。

3.经验总结学习:定期开展展示课、观摩课、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活动,通过这次系列教研活动的开展,营造教师间相互研究、相互协作的氛围,,同时教师能在活动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推荐访问: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模式 方案设计 素养 核心 学校核心素养方案设计 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方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