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期间农业生产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6篇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三夏”期间农业生产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6篇

2022-10-22 17:45: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篇一:“三夏”期间农业生产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XX 县农业农村工作及三夏生产有关情况 汇 报

  (2006 年 6 月 9 日) 一、 “三夏”生产完成情况 我们高度重视三夏生产,按照及早着手、超前部署、抢时 快进、稳妥推进的原则,迅速组织,扎实推进,全力决战决胜 “三夏”生产。一是搞好机收会战。今年,我县小麦播种面积 一是搞好机收会战。

  一是搞好机收会战 56 万亩,为确保三夏期间麦收工作需要,我们在县内原有大中 型联合收割机 500 多台的基础上,提前着手,由县农机部门牵 头,积极组织人员外出引机,三夏期间共引进外地大型联合收 割机 870 多台,使总数达到 1300 多台,有效满足了全县麦收工 作需要。工作中注重加强技术指导,3 月下旬,我们专门从县农 机总站抽调 30 名技术骨干对全县大中型联合收割机进行检修、 调试。组成技术服务组,深入乡村和田间地头,对农机户进行 农机操作技术培训和指导, 共举办培训班 26 期, 培训人员 1200 多名,检修机车 1400 多台次,确保了机械合格、正常工作。从 麦收开始,仅一周时间,全县小麦已全部收割完毕,确保了颗 粒归仓。二是迅速组织抢种。针对 6 月初田地墒情充足,适宜 二是迅速组织抢种。

  二是迅速组织抢种 夏种的良好时机,我们及时组织群众抢时间,抢进度,在做好 小麦收割的基础上,引导群众抢收抢种。针对目前旱情严重, 不适宜播种的实际,我们又立即组织群众不等不靠,抢抓农时, 抗旱播种。目前,已完成夏种 37 万亩。三是狠抓秸秆禁烧。坚 三是狠抓秸秆禁烧。

  三是狠抓秸秆禁烧

   持把秸秆禁烧作为三夏生产的重中之重,县乡及时成立了禁烧 组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量化责任,狠抓落实。工作中, 突出宣传发动,通过在县电视台开辟专题专栏、出动宣传车、 召开广播会等形式,广泛宣传秸秆禁烧的重要性和有关政策, 调动群众参与禁烧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加大对秸秆禁烧工作 的处罚力度,实行重奖重罚,在对举报有功人员实施奖励,对 焚烧秸秆当事人进行严厉处罚的基础上,按属地管理的原则, 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形成了县、乡、村齐抓共管的工 作格局,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秸秆禁烧工作任务。同时,我 们及早着手做好夏粮收购准备工作,共清仓腾库 15 亿公斤。协 调金融部门贷款 2 亿元,确保了收粮所需。

  二、防汛工作情况 我县境内有大型防洪河道 2 条(XX) ,堤防总长 151 公里, 中型河道 5 条(XX) 个泥河洼滞洪区,建于 1955 年,是 XX 。1 防洪工程体系中的主要控制工程,设计滞洪水位 68 米,滞洪量 2.36 亿立方米, 淹没面积 103 平方公里, 其中耕地约 13.9 万亩, 涉及 5 个乡镇,67 个行政村,近 10 万人,2.5 万户。其主要防 洪工程有:马湾进洪闸、罗湾进洪闸、纸坊退水闸、滞洪大堤 及围村堤。工程自建成至今,累计进洪 44 次,为确保 XX、周口 等市及京广铁路、 京珠高速公路、 107 国道和下游数百万人民群 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年以来,我们及早着手, 超前行动,3 月份就制定了《XX 县 2006 年防汛工作方案》《XX 、

   县 2006 年防汛工作台帐》《XX 县 2006 年防汛成员单位职责》 、 及《XX 县 2006 年沙澧河险工、险段责任划分表》等一系列有关 防汛文件,召开了全县防汛工作会议。成立了县防汛指挥部及 沙澧河、泥河洼、城镇防汛指挥所。实行了县领导包河段、乡 领导包险段,县直有关单位包险工的防汛责任制。同时,下发 了《关于做好 2006 年汛前准备及防汛工作的通知》 ,按照“分 级负责,全面检查,突出重点”的原则,组织水利局人员对境 内的沙澧河防洪河道及涵闸等工程设施进行了徒步拉网式检 查,逐一制订整改措施,消除了安全隐患。防汛物资筹备上, 我们采取国家储备、社会预备和群众自备相结合的办法筹集, 目前已筹集国家防汛物资:编织袋 8200 条、铅丝 4000 公斤、 木材 29 方;社会防汛物资:编织袋 40 万条、铁锨 1.5 万把, 铁丝 23 吨,树木 15 万棵,可有效满足防汛工作需要。工作中, 我们把加快堤防工程及滞洪区安全工程建设作为搞好防汛的前 提和基础。一是完成了 XX4 个乡镇,18 条,长 30.8 公里的围村 堤加固工程。二是完成了澧河 2004 年 9 处决口复堵后的灌浆加 固工程。三是组织沙澧河管理段职工及护堤人员,整修堤面 90 公里,过堤路口 42 处,确保汛期防汛车辆顺利通行。四是完成 了防洪工程数据库整编任务。已组建防汛巡逻队 153 支,2700 人;防汛抢险队 673 支,8500 人;机动抢险队 15 支,2300 人。

  同时,以武装部牵头,从各单位、各企业中抽调以青年民兵为 骨干,由 80 人组成的 XX 县防汛抢险突击队,并进行了抢险技

   术培训, 月 9 日参加了全省在 XX 举行的防汛演习任务。

  6 同时, 搞好了防汛宣传教育,增强了全民防洪意识,整顿河道管理秩 序,严厉打击河道采砂现象。从 5 月 1 日起,我们还实行了 24 小时值班制,确保了信息及时传递。

  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情况 我们始终对饮水安全工程高度重视,将其作为为群众办实 事的具体行动,及时成立了 XX 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小 组,制定了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工 地了解情况,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针对群众认识不足、观 念陈旧等问题,加大宣传力度,把群众关心的问题和具体政策 给受益群众讲透、讲明,营造良好的氛围。在项目运作上,坚 持先易后难,先建制后施工的原则,科学规划,严把施工质量, 完善管理机制。对水源水质,成井后取水进行化验,确保水源 水质符合农村饮用水水质标准。对材料和设备实行政府采购, 并现场由监理人员检验后,方可使用。工程建成后迅速组织指 导受益村建立供水组织和供水、维修、水费收缴等运行管理制 度,坚持“以水养水,自我维护” ,确保工程长期处于一种良性 的运行状态。自去年以来,全县共打配 120 米深井 14 眼,配 200QJ32—80/5 潜水泵机组 14 台套,20T 压力罐 14 套,30T 压 力罐 1 套,埋设管道总长 14 万米,实现了 14 个村内通自来水, 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 15631 人,确保了人畜饮水安全。

  四、沼气工程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们按照“以沼气为抓手,发展循环经济”的思 路,坚持“突出重点,集中连片”的原则,精心组织,扎实推 进沼气工程建设。特别是年初以来,我们将沼气建设与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确定了 42 个沼气建设示范村,强力组 织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加强领导,完善组织。县政府 一是加强领导,完善组织。

  一是加强领导 将其作为 2006 年向全县人民承诺的 10 件实事之一,列入《政 府工作报告》 。成立了主管副县长任组长的沼气建设工作领导小 组,要求各乡镇也都成立了相应机构,明确人员专门负责沼气 建设工作。印发了《沼气建设实施意见》 ,并把沼气建设纳入目 标考评体系,严格奖惩,层层落实,为农村沼气建设提供了强 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扩大宣传,营势造局。一方面,通过层 二是扩大宣传,营势造局。

  二是扩大宣传 层召开动员会、开辟电视宣传专栏、印发宣传材料、张贴标语 口号等多种形式,展开全方位、多角度、大剂量的宣传攻势, 广泛宣传沼气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有关技术知识。另一方面,组 织乡村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户,在与群众算帐对比,使 其看到沼气建设能带来可观效益的基础上,主动为群众搞好服 务,帮助他们搞好规划、设计和物资器材的采购,让群众切身 感受到沼气建设带来的方便和实惠,坚定发展信心。并把沼气 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在 16 个试点村集中开展 以“一池三改”为重点的村容村貌整治活动,实现室内亮化, 室外绿化、生活污水无害化和庭院经济高效化。同时,我们组 织群众到试点村现场观摩,实地感受,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认

   识到建设沼气不仅能增加经济收入,而且能够改善居住环境, 提高生活质量,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建设热情。三是强化培训, 三是强化培训, 三是强化培训 严格监管。

  严格监管。严格实行施工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要求所有参与沼 气建设的工程人员必须取得国家沼气生产工《职业资格证书》 , 并由县农林局统一颁发《上岗证》 。认真落实上级补贴政策,对 每新建一座沼气池补助 200 元,以物化形式实施,即凡沼气建 设示范村,农户每建成一座沼气池,补助一套双灶沼气灶。目 前,已发放沼气灶 1000 多套。坚持实行质量终身负责制,要求 施工人员与农户签订施工合同,承诺建设质量。县、乡分别成 立了工程质量验收组,对建成的沼气池逐一验收,对验收合格 的准予交付,不合格的限期整改,确保建成一座,成功一座, 发挥效益一座。通过量化分解任务,扎实组织推进,截止 5 月 底前共新建沼气池 9205 座,占市定任务的 75.2%。

  五、新农村建设情况 中央和省委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后,我们 高度重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坚持规划先行,突出环境整治,注重 激活主体,狠抓典型带动,迅速在全市率先启动并掀起了新农 村建设热潮,4 月份,XX 市新农村建设现场会在我县召开。

  工作中,我们以扎实开展“好产业、好环境、好风尚、好 制度、好班子”为主要内容的“五好村镇”创建活动为载体, 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指导思想,对首批确定的 44 个市县

   乡试点村,从农民最关心、受益最直接、见效最明显的事情抓 起,全力开展了“五治三通五建三化” (治理残墙危房、治柴草 乱垛、治垃圾乱倒、治污水乱泼、治畜禽乱跑,通联户路、通 有线电视、通宽带网络,建沼气、建文化大院、建卫生所、建 敬老院、建乡村超市) 。目前,全县仅县定 16 个试点村就清除 柴草垃圾 26000 多立方米,拆除残墙危房 27000 多平方米,刷 新墙壁 64000 多平方米,栽植各类绿化树 71820 多株,建绿化 池 412 个,在建和建成街心花园 15 个;硬化村内道路 432 条、 55000 多米, 3040 个农户实现了户户通;

  修建下水道 89 条、 22930 多米,安装路灯 833 盏,新建改建村级卫生室 14 个、乡村超市 22 个,建成和在建休闲广场 28600 多平方米。很多群众都动情 地说,过去多少年想干没能干成的事,短短两三个月就干成干 好了。推进中,我们把机制建设作为着力点,注重建立健全三 种机制。一是激活群众主体的机制。通过层层召开动员会、观 一是激活群众主体的机制。

  一是激活群众主体的机制 摩会和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炒热群众的思想,充分 激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成为新农村 建设的真正主体。目前,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非常高 涨,试点村群众自己筹资,自主管理已成为一种时尚,其他村 群众也纷纷到试点村参观学习,比学赶超。二是多元化的投入 二是多元化的投入 机制。

  机制。在实行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向三农倾斜的同时, 进一步创新投入机制,拓宽筹资渠道。第一,探索村里筹、社 会捐、政府奖、上级拨、单位助的筹资机制。吴城镇英张村采

   取此办法,筹集资金 200 多万元。第二,动员外出创业有成人 员投资,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保和乡二郎村就是动员在平顶 山开办煤炭加工的企业家贾彦宏,一次性出资 260 万元,建设 起了一流的乡村戏楼和文化中心, 新修高标准水泥路 3000 多米。

  第三,对村里的机动地、宜林沟渠、荒地等资源进行竞价拍卖、 承包,筹集资金。第四,发动群众为村里基础设施建设捐资;

  第五,发挥驻村工作队和分包县直单位后盾作用支持等,建立 了“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信贷投入为辅助、农民投入为主体、 社会资本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据初步统计,自新 农村建设启动以来,全县已相继投入资金 1200 多万元,每个试 点村平均投入资金达 70 万元以上。三是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健 三是长效管理机制。

  三是长效管理机制 全完善村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村务、政务、财务“三公开”制度 等,让村里的活儿交给大家商量,让群众参与建设、管理,使 农村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同时,结合先进性教育活 动,教育引导农村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争当新 农村建设的排头兵、领头雁。目前,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各 试点村充分发挥村组干部、群众代表、农村“五老” (老党员、 老干部、老教师、老军人、老模范)和青年积极分子的作用, 组建了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使他们主动参与村庄规划、村规民 约制定、基础设施及公益事业建设、管理、监督等工作,不断 提高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篇二:“三夏”期间农业生产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三农”问题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目前,尽管我国已经被国际组织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列入了世界前十名,甚至有些国际组织从 增长潜力上来看,说将来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会进人世界前三强,但因为中国是个二元结构的 社会,有机会到农村去看的同志都会看到,农村相对还是比较贫困,比较落后的。大多传统 农业区应该说还不能跟上整个国家高速现代化过程。因此,人们越来越多的把目光集中到农 村问题上,尤其是最近几年,人们已经慢慢开始接受这样一个概念,中国的问题不是农业问 题,中国出问题是出在“三农”上。对“三农”问题有个通俗的说法:

  “农民真苦,农村真穷, 农业真危险。

  ”虽然农村的情况在日益好转,中央也加大了对农业的扶持,但“三农”问题还 并未根本改观。本文对“三农”问题尚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一些思考,目的 是让更多的人认清“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与复杂性,也希望能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一 点有益的帮助。

  一、 “三农”问题目前所面临的主要现状 1.人多地少,人地关系高度紧张,劳动力严重过剩。人口多,耕地少是我国的一个突 出矛盾,根据最新调查,我国共有耕地20亿亩,但人均耕地也就1.7亩左右。一些国际 专家认为,在现在的生产力水平下,养活养好一个人不能少于4亩耕地。现在中国用一亩多 的耕地养活了一个人,是一件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中国人均耕地毕竟太少,且今后人均 耕地还要继续缩减。耕地问题直接关系到粮食供给问题,因此能不能保护好耕地也成了一个 令人瞩目的的问题。我们的农业劳动力到现在为止,按国家统计公布的数据是5个亿,即劳 动年龄人口是5个亿,但至少要加30%的半劳动力,下过乡的人都知道在农村60岁以上 的人,十六七岁的半大小子也得干活,这样算下来就有了6个多亿。但按现在的生产力条件 算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仅需要1亿多(粗算一亿五) ,劳动力绝对过剩。

  2.土地资源不断减少。中国有限的耕地以每年上百万亩的速度急剧减少。建工厂、修 公路、盖住宅、发展小城镇、遍地开花的开发区,大量挤占耕地,工业污染、水土流失、生 态破坏、环境恶化、洪涝灾害、过渡放牧和掠夺式耕种,使大量耕地草场越来越趋向贫瘠和 荒漠化。有资料表明全国水土流失的面积目前已增加到160万平方公里以上,占全国土地 总面积的1/6;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1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 7.3%。

  3.农产品商品生产率低。我国农业商品生产率低,常年看平均农业商品率为39%。

  西方发达国家农民生产的粮食全部进仓,然后加工厂买走进一步加工。然后农民买面粉回来 烤面包,商品生产率100%。另外,美国农民不吃自己养的猪,牛,他们自己不宰杀,而 我们则有70%左右自给自足。

  4.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脆弱;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增收基础不稳定。由于政府对农 业投入的资金不足以及农民自身积累少,无投资能力,使一些基础设施或年久失修,使之涝 不能排水,旱不能灌溉,或一些基础设施没有跟上来。

  ,有的农村公路未通,还停留在原始的 肩挑磨阶段,生产工具也未改善,很多地方使用的仍然是锄头和牛,效率低下,不利于农业 的进一步发展。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太少,农业增加中科技的贡献率不到40%,使农 民增收,农业增产的潜力缩水。与此同时,分散的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在短时间难以改变, 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一方面是有限的土地集聚了太多的农业人口,短时间大量的剩余劳动 力难以转出去;另一方面,要使农业形成规模化生产,资金要作为一种要素投入进来,而资 金要流入就必顺至少分享社会平均利润,但我国农业生产目前产生不了社会平均利润,资金 难以流入。

  5.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农民素质的现状不容乐观,有资料表明全国4亿多青壮 年农民中有近1/4是文盲和半文盲。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比较 匮乏。由于目前这一代农民所受的基础教育相对较差,造成了他们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

   能力普遍较低。对市场经济还停留在粗浅、模糊的认识水平上,对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缺乏 必要的思想和物质准备。二是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一些地方宗族、地域、观念根 深蒂固,封建迷信大行其道,一些消极思想和陈规陋习沉渣泛起,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 和社会稳定。

  二、应对策略 1.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资 源的监管, 突破土地资源瓶颈可采取以下措施:

  (1) 落实基本国策, 贯彻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对基本农田的保护要严格贯彻《基本 农田保护条例》 尤其对高产优质农田实行永久性耕地保护, , 严格控制城镇和开发区的用地规 模,尽量鼓励其利用,劣质土地对优质的高产农田划定必要的保护区。

  (2)加大投入进一步 提高耕地利用水平。

  (3)积极稳妥地开发后备耕地资源,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给农民安排必要的生活保障,改变农民依赖土地活命的方式,把土地所承载的对农民的 保障功能剥离,使农民老有所养,促进农村劳动力离开土地,自由流动。国家有目的的上一 些大型工程项目。促进劳动力转移,同时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的作用。放手发展民营中小企业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民营经济是我 们经济中的一个新亮点,它们不需要国家投资,只要政策对头,取消过去对它们的歧视和压 制, 它们就快速发展起来, 而且民营经济发展起来后, 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些问题将得以缓解, 比如失业问题,在民营经济发展快的地方,基本没有失业问题,温州、台州、东莞等地的问 题不是失业,而是劳动力不够。

  2.立足比较优势,因地制宜,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像个“金娃娃” ,只要经营得 当, 从头到脚都有钱赚。

  目前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的加工约占总量的80%, 而我国只有10% -20%,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相当于农业产值的2-3倍,我国还不到1/3。发达国 家农业产前、产后的比例为2:1:7,我国正好相反,为7:1:2。可见,我国农产品 加工转化增值的空间很广阔,潜力很大,因此我们要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可以采取公司+ 农户的模式。

  同时,我们要因地制宜,加强结构调整。避免“一窝蜂”都上, “你调我也调,调来调去 卖不掉” 。遵循地域差异性,促进经济区域化发展。黄淮海地区建设成为小麦产业带,长江流 域建成优质油菜和柑橘产业带,新疆地区建为棉花产业带,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建成玉米—— 大豆产业带。

  立足比较优势,加快农业国际化发展。种植业方面,中国的小麦、玉米、大米等大宗农 产品的国内价格已高出了国际市场价格达 20%--70%,失去了国际市场上价格竞争 优势。而蔬菜、水果、油料、粮料等经济作物在国际上则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特别是中国的 畜牧业, 除禽肉外其他肉类价格均低于国际市价, 羊、 猪、 牛肉价格分别比国际市场低50%、 50%、80%,肉类生产将是中国农民的一个重要优势领域。因此,我们要扬长避短,农 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3.R府要加大对农业的引导与扶持力度,落实多予少取的富民政策。虽然目前政府正 在积极加大农业投入,减免农业税和实行直补政策,但总的来说,政府财政用于农业的公共 投资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还比较低,以致大量农用水利设施年久未修,农村公共用品供给严 重不足。政策的支持与农民收入的关系非常密切,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的弹性系数高达 1.08,换言之,即财政支农资金的增加可以带来农民收入更大幅度的增加,同样农业贷 款与农民收入的弹性系数接近1(0.98) ,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与农民收入的弹性指数为 0.74。因此财政要采取多种有效的扶持方式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一是增加财政支 出中农业生产支出的投入比例,特别是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与引导力度,加强农业科技的研 发、推广和普及力度;二是实行农产品保护价格政策,据国家财力,逐步扩大保护范围,丰

   收年份政府收购,歉收年份政府销售,避免农产品价格随农业产量大起大落;三是建立风险 基金,价格调节基金和农产品的储备制度。

  4.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水平。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水平低下,观念陈旧、技能缺乏和 对新的就业环境不适应等,都是影响其就业的功能性障碍。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农业增 效,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首先农村的基础教育要加强,同时建立和完善多形式的农民培训 体系,使农民尽快掌握农业新技术、新知识,并帮助农民树立市场观念。另外把九年义务教 育中的后半段,即初中段分为升学教育和职业教育,建立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同时建立利益 导向机制,在各类就业、用工制度都体现素质要求,力争到2020年使农民受中等职业教 育率达95%以上,使农民接受系统的中等职业教育。

  

篇三:“三夏”期间农业生产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三夏生产新特点、面临的新问题及建议

  (一)农资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去年以 来,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环保因素等影响,农药、化肥等农 资价格整体呈现持续上涨趋势,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二)小麦秸秆回收效益低,参与积极性不高。小麦秸 秆粉碎还田已经实施了近 10 年时间,秸秆还田率达到 99% 左右,但现在有些地块秸秆还田量大,影响了玉米种子的着 床,对耕地质量和玉米成长产生一定影响。近几年,积极引 导农机合作社对小麦秸秆进行打捆回收,打捆效果较为成 功,但由于麦收期最多只有 10 天的时间,一般一周时间麦 收结束,时间紧,作业时间短,加之秸秆打捆后,需机械和 人工运送到存放场地,成本增加,再加上建设存放场地,费 用较大,合作社打捆作业利润很低,且政府没有相关补贴, 合作社参与秸秆回收的积极性不高,造成推进较为困难。

  (三)农机作业补贴少,成本高。目前国家还没有相关补贴, 农机作业成本负担较重。另外,《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自 2004 年 11 月 1 日开始施行,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国家根据农业 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农业机械的农业生产作业用燃油 安排财政补贴。燃油补贴应当向直接从事农业机械作业的农 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放。”目前全国各地还没有制定农业 机械燃油补贴制度,直接从事农业机械作业的农民和农业生 产经营组织还没有享受到燃油补贴。如果实施农机燃油补 贴,由于农机分散,面广量大,容易弄虚作假,核实工作也

   面临诸多现实操作难题。

  针对以上问题,基层建议:一是建议国家继续加大对粮

  食种植的补贴力度,尤其是加大对种粮大户的扶持,提高补 助标准,提高种粮收益,调动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二是建议 上级财政加大资金投入,适当给予秸秆收购场地及机械作业 补贴,调动农机合作社回收小麦秸秆的积极性。三是实施农 用燃油补贴和减免税,建立和完善农业机械燃油补贴制度, 向直接从事农业机械作业的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放,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篇四:“三夏”期间农业生产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三农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对策

  摘要分析了“三农问题”形成的 原因 ,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 包括加快城 镇化进程、加快享受国民待遇的步伐、减轻 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等 , 以期为“三农 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关键词三农问题 ; 形成原因 ; 对策 “三农问题”即农民、 农村和农业的问 题, “三农问题”由来已久 , 关于“三农问 题”产生的原因 , 学者们争论不已 , 很难形 成一个完整统一的观点。

  但是学者们对“三 农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上却完全一致 , 即所 谓的“三农问题” , 实质上就是农民问题 , 而且中国的问题根本上也是农民问题 [1] 。

  看待“三农问题” , 需要既有时间意识 , 又 有空间意识 , 时间上要看到改革开放 30 年来 中国人民衣食住行发生的巨大变化 , 空间上 , 要看到各地贫富差距还很大。

  1“三农问题”的成因 1 历史原因

   一是工农产品剪刀差。建国初期 , 为了 发展工业 , 政府对农产品实行价格剪刀差 , 以牺牲农业发展为代价 , 发展工业。二是城 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农业和非农业之间、城 市和乡村之间被筑起了一道高墙 , 随着经济 的发展 , 历史上延续下来的传统农业越来越 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 其弊端也日益凸显。三 是重视重工业 , 轻视轻工业。在片面优先发 展重工业思想的指导下 , 多数地方政府重视 重工业发展而轻视轻工业 , 重视生产性建设 而轻视非生产性投入 , 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和服务业发展长期停滞不前。

  政策原因 从发展上看 , 农村经济超常增长后 , 出 现了滑坡。一是农业内部积累机制弱化 , 短 期行为严重。

  二是政策因素也造成了不利于 粮食生产形势 , 农民种粮积极性明显下降。

  三是地方财力增加 , 但地方投资却明显向城 市倾斜。四是全国工业投资大幅增加 , 但为 农业服务的农用工业投资却不断下降。

  五是 在城市工业经济过热增长中 , 投资膨胀和消 费基金膨胀导致持续通货膨胀。

  六是农村基

   本设施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

  七是 税费体制不合理。

  八是农业经济组织形式的 不足日益暴露。

  其他制约因素 一是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以及农业结 构不合理等都是“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

  自 21 世纪以来 , 中国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 了重大变化 , 几乎所有农产品都呈现出阶段 性、结构性和区域性的供过于求现象 , 导致 农产品价格连年下跌。另外 , 农村剩余劳动 力转移困难、 不合理的负担过重以及深层次 的体制等问题都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 农 民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国内外市场 衔接问题仍然亟待解决。

  2 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 “三农问题”是由我国特殊的历史进 程和特殊国情决定的 , 要解决“三农问题”, 必须从战略全局出发 , 必须坚持系统和统筹 的观点 , 必须采取经济、政治、法律、行政 手段以及发挥市场经济作用等 , 既要坚持 “持久战” , 又要保证每个阶段有目标、有 成就 ,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加快城镇化进程 要解决“三农问题” , 最根本的出路在 于实现城镇化 , 最关键就是要提高效益 , 创 造有效的就业岗位 , 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到制造业和服务业上。

  从国外的发展历程来 看, 都是通过实现现代化来带动城市化 , 最 后解决农村问题。

  对于现在各大城市实行放 开城镇户口的户籍改革 , 只是治标不治本的 做法。城镇户口放开以后 , 农民只不过是从 农村潜在的失业人员变成了城市流民 , 反而 对社会造成了更大的危害。

  印度和墨西哥都 有这样的先例。

  加快农民享受国民待遇的步伐 我国农村在义务教育的权利、 社会保险、 医疗等一系列权利的落实上有待完善 , 相对 城市居民而言 , 农民在政治权利和经济待遇 上截然不同。

  我国在实施全民医保以及在实 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的同时 , 要加快制 定成熟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 真正实现 农民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减轻农民负担 目前 , 国家虽然取消了农业税 , 但农民

   的隐形负担依然很大 , 特别是计划生育、宅 基地等问题仍是我国农村发展的主要问题 , 尤其是在一些山区县 , 这些问题仍然很严峻。

  政府应加快各项配套制度的完善 , 因为从根 本上解决农村费改税等问题 , 主要还是靠完 善的制度来保证。另外 , 农民减负涉及的农 村教育、政府经费等问题也要妥善解决。

  增加农民收入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投资。主要表现在 4 个方面 , 即良种基地的建设、农田水利的投 入、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对农民的技术培 养。其次是要发展优势产业 , 如蔬菜、水果、 花卉、中药材、养殖等。可以积极推行“公 司+农户”的模式 , 以增加农民收入。

  3 参考文献 [1] 李艳民 . 三农问题的症结与对策 [J]. 承德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 ,2004(4):24-25. 孟薇 . 新中国三农问题的历史变迁及其 经验教训 [J]. 学理论 ,2009(24):28-30. 衣丽伟 . “三农问题”探析 [J]. 企业技 术进步 ,2010(6):12-13.

  

篇五:“三夏”期间农业生产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某市“三夏“农业生产形势汇报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 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全国粮食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 神,按照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加强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发展这个主题,以提高农业综合 生产能力确保农产品供给为重点,以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 民收入为中心,认真落实中省各项强农惠农的政策和措施, 继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以粮食、畜牧业和中 药材为重点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抓 好以抗旱抗低温保春耕生产为中心的春管春播工作,强化技 术服务,提高科技含量和技术到位率。夏季农业生产形势良 好, 夏粮丰收在望;

  春播物资准备充足, 春播进展顺利;

  “三 夏”工作部署早,安排周密,已全面结束。上半年农业和农 村经济总体运行良好。

  一、夏田作物长势良好,喜获丰收 去年秋播,全市播种小麦 46.1 万亩,油菜 11.16 万亩。

  从今年夏季粮油长势来看,冬前整体苗情不错,品种优良, 布局合理,生长正齐、健壮,但由于去年 11 月中旬至今年 2 月初全市出现长达 90 余天的冬春连旱,导致麦油苗情急剧 逆转,油菜叶片干枯,旱地小麦出现叶片变黄,叶尖干枯。

  2 月份以来,虽然全市抓住几次降雨良机,积极开展人工增

   雨作业,使旱情有所缓解,麦油苗情整体出现明显好转,但 春季以来气温持续偏低,强降温、大风等灾害天气频繁,导 致麦油作物生长发育缓慢,个体发育明显偏弱。针对北方麦 区干旱严重,苗情偏弱的严峻形势,国务院出台了促进粮食 生产的十条措施,下达了旱地小麦弱苗促壮增肥化除项目和 资金,在各级强农惠农政策的有力支持下,各地狠抓以增肥 保墒、“一喷三防”为主的春季管理,加上春季降雨较多, 麦油苗情转化升级加快, 夏田形势出现明显好转。

  据市农业、 统计部门调查分析,今年我市夏粮为丰产年景,预计全市小 麦平均亩产 207 公斤以上,总产 9.53 万吨,单产比上年 200 公斤提高 3.5%,总产高于去年 0.11 万吨。单产比近五年产 量提高 17 公斤,为丰产年景。11.16 万亩油菜,平均亩产 83 公斤左右,亩产较去年 85 公斤增产 2 公斤,减幅 2.3%;

  预计总产 0.93 万吨以上,较上年总产 0.96 万吨减少 0.03 万吨。

  分析今年夏季粮油在大灾之年仍能取得较好收成的原 因,除了政策因素外,更重要的是科技含量的大大提高,抗 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突出的表现在:一是国家加大了强农 惠农政策的扶持力度,提高了广大农民种粮务农的积极性;

  二是夏田作物的科技含量大大提高,为麦油作物稳产丰产打 下了坚实基础。突出的表现在良种大普及、种子包衣化、施 肥有配方、病虫统防治。经过多年的小麦良种统繁统供,使

   我市小麦品种多、乱、杂的局面得到彻底改观,大田小麦生 产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实现了主推品种突出, 搭配品种合理。

  去年秋播全市小麦统供面积达 45.46 万亩,占小麦面积 98.6%,测土配肥面积 42.3 万亩,占麦田面积的 90%,这 些措施极大提高了夏田作物的科技含量,特别是小麦良种统 供工作的开展,不仅优化了品种布局,加快了新品种推广, 而且带动了种子包衣、统测统配、精量半精量播种等技术的 推广, 大大的提高了小麦综合生产水平和抗灾能力, 据调查, 统供田与非统供田相比,一般亩增产在 20-30 公斤,高的可 达 40-60 公斤以上,各级农业部门所抓的良种统供示范田, 高产典型层出不穷,旱地小麦高产田块一般亩产 300-350 公斤,水地小麦高产田块一般亩产 450-500 公斤,水地过 千斤的田块不少。在今年夏粮生产中,小麦良种统繁统供功 不可没。三是春管措施及时到位,促弱转壮各项技术措施落 的实,促进了麦油作物的健壮生长,特别是今春雨水较多, 十分有利于春管各项措施的落实,尤其是旱地麦油作物追肥 工作的开展。

  二、春播物资准备充足,春耕工作进展顺利,春播粮食 播种面积继续扩大,春播作物长势良好 据统计,今年全市春播总面积达 50.8 万亩,比去年扩 大 2.1 万亩,其中:粮食作物 40.5 万亩,比去年增加 2.7 万亩,增长 7.3%,春播玉米面积 35.5 万亩,比去年增加

   2.5 万亩,增长 7.6%;地膜玉米面积 14.5 万亩,比去年增 加 0.5 万亩。春播粮食作物面积、玉米面积均超额完成春播 计划,创近年最好水平。特别是**县的地膜玉米种植、旱作 技术推广和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由于安排扎实,各项技术措 施落实到位,先后接待财政部、农业部和陕甘宁晋四省区领 导和专家观摩和学习,受到各方的普遍称赞,被誉为**地膜 玉米第一县。

  三、 “三夏”工作部署早,动手快,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目前已全面结束 针对今年“三夏”推后,夏收夏种争时争劳矛盾突出, 三夏气候极其异常,情况复杂的特点,我们及早动手,对三 夏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以市政府的名义印发 “三夏”工 作通知,对全市三夏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同时,市局 6 月 3 日召开全市 “三夏”工作会议,对全市 “三夏”农机化作 业、“三夏”整个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同时要求各级 农业部门,组织农技、农机、种子、植保等单位技术人员, 深入生产一线,指导群众搞好 “三夏”,并为“三夏”农 业生产搞好服务。目前,全市 “三夏”工作已全面结束。

  从今年“三夏”情况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夏收推迟,比 往年推迟 3-5 天。二是夏收时间更加集中,全市大面积的 收获在 6 月 10-20 日进行。三是由于机械的大量使用,使 各地夏收、夏种时间更短,一般在 3-5 天“三夏”就结束。

   四是“三夏”期间气候正常,以晴好天气为主,十分有利夏 收。但由于“三夏“期间全市仅有 2-3 次降雨,且强度不 大,降雨的偏少,对夏播及夏管带来一定影响,尤其对夏播 影响较大。导致夏播作物面积减少,出苗困难。目前,全市 夏播已基本结束,据统计,今年夏播,全市播种粮食作物 13 万亩,其中,玉米 4.5 万亩,豆类 8.5 万亩,夏播面积比往 年减少 2 万亩左右。

  

篇六:“三夏”期间农业生产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三夏”期间农业生产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五篇

  【篇 1】“三夏”期间农业生产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三 夏”指夏种、夏收和夏管,是农业一年中第一个大忙,对于一年的收 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影响“三夏”生产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有:

  一是劳动力资源不足。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涉农区域 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留守人员劳动力比较薄弱,无法高强度 适应“三夏”期间劳作强度和跟进生产进度。另一方面,部分农业工 作专业性较强且需要大型机械操作,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社区及镇街 人手有限,不足以指导、监管涉农人员开展“三夏”期间的农业。

  二是农机资源不足。进一步提质农业生产,机械化是一个必然 选择。目前,由于产业的逐步调整,对农作物耕、种、管、收、储、 加工全过程机械作业要求更高,但市面上符合上述要求的农机产品种 类较少,价格较高,无法满足普通农业工作者生产需求。

  三是资金资源不足。目前,国内金融机构对种植业的资金扶持 相当薄弱,就智慧农业而言,其基础设施成本高,一套完整系统约 10 万左右,金融机构支持力度不足,导致农业发展缺乏资金支持。

  针对以上困难问题,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一是充分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吸引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就业、 创业;

  二是组织专家、志愿者到农村区域指导、协助开展“三夏”期 间农业生产工作,保障农业生产;

  三是在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同时,积极加大对农业机械新

  第 1 页 共 15 页

   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等的补贴,鼓励农业机械企业积极创新。

  四是积极调整财政支农结构,把财政支农资本的重点放在“三

  夏”期间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增加投资的领域。

  【篇 2】“三夏”期间农业生产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根据

  8 月 21 日李克强总理在重庆考察时强调西部地区要担负起承接东部 地区产业转移的重任的重要批示,按照《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立足资源特点和产业基础,着力承 接和引进一批精深加工,高端制造业,建设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围绕 承接产业转移,有序的在西宁市,海东市,格尔木市建立省级对外开 放经济合作区,争取建设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要求,海东 市着力承接和引进西宁市等地区。

  一、海东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进展情况 (一)区位优势。海东市“公铁空”的立体化交通格局和干线 公路网体系为提升海东门户枢纽地位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新时代推进 西部大开发中,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区位交 通优势转化为强大的发展动力。2016 年我市建成青海曹家堡保税物 流中心,该物流中心总占地面积 501 亩、总投资 19 亿元、总建筑面 积 65 万平方税物流国际商务区、昆仑国际酒店、保税商品直销中心、 陆港口岸服务中心等,为海东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平台支撑。

  (二)产业优势。海东市设立“一区五园”,河湟新区重点发展 先进制造业、信息技术、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四大产业;乐都工业园 着力打造装备制造、新型建材、房屋制造及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民和

  第 2 页 共 15 页

   工业园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力度,发展以铝精深加工、镍基合金、 镁基合金等为主的新材料产业,着力构建以铝精深加工为主的新材料 产业基地;互助绿色产业园以青稞酒酿造、高原农畜产品精深加工、 生物制药、民族文化工艺品、高端装备制造业及新型电子信息为主导 产业;化隆巴燕·加合市级经济园打造铝型材加工、高端复合材料等 改良型加工制造、高原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绿色建材、房 地产开发等为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循化清真食品(民族用品)产业园 规划建设清真食品、民族用品、农畜产品、文化与旅游用品、现代物 流与信息产业、小微企业创业园六个功能区。

  二、承接产业现状 全市土地总面积 1.32 万平方公里,2019 年总人口 149.32 万人, 人口密度大,土地面积小,工业环境容量较小,西部地区要担负起承 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重任还处于探索规划阶段,相关准入条件、政 策、标准、指标容量需进一步调查研究。截至目前,全市共有规模以 上工业企业 93 户,规模以下工业企业 434 户。规上工业企业主要涉 及九大行业,其中:铁合金行业共有企业 18 户,产能 88.8 万吨;碳 化硅行业共有企业 4 户,产能 11 万吨;有色金属行业共有企业 5 户, 其中:电解铝企业有 2 户,产能 51.5 万吨;铝加工企业有 3 户,产 能 70 万吨;建材行业共有企业 22 户,其中:水泥企业有 7 户,产能 720 万吨;玻璃企业有 1 户,产能 360 万重量箱;商砼企业有 10 户, 产能 402 万方;其余 4 户为砂石、标砖、混凝土构件等建材生产企业;

  能源行业共有企业 19 户,其中:供电企业有 1 户,水力发电企业有

  第 3 页 共 15 页

   7 户、光伏发电企业有 5 户,年发电量约 133 亿千瓦时;天然气企业 有 5 户,年供气约 14 亿方;洗煤企业有 1 户,产能 30 万吨;化工行 业共有 5 户,主要产品有电极糊、炭素、乳化炸药、磷酸铁锂等;装 备制造行业共有企业 6 户,主要产品有轨枕、波纹钢板、网围栏、下 支臂模锻件等;采矿行业共有企业 2 户,主要产品为砂石、铁精粉、 金精粉等;农副产品加工行业共有企业 12 户,其中:白酒企业有 1 户,产能 5 万吨,植物油企业 3 户,产能 21.6 万吨,其余 8 户为牛 羊肉、辣酱、饲料等加工企业。

  三、海东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存在的堵点、难点和问题 (一)依靠海东市减量化无法解决新建项目指标的需求,需要 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总量增减平衡和排污权交易,且企业在排污权交易 前需落实减量指标,项目污染物排放指标无法落实,影响项目开工建 设。

  (二)土地供给制约因素工业项目建设,各县(区)工业项目 建设用地紧缺,土地占补平衡指标和农转建土地指标落实难度大、建 设用地指标紧张,各园区可利用土地资源非常有限。

  (三)全市市级财政财力薄弱,对企业、项目扶持力度不大, 引进新兴产业企业和项目难。周边地区交通、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 建设步伐加快,制约发展的交通运输、人才集聚、要素资源配置等方 面的因素得到快速改善,海东的区位优势减弱,招商项目要素配置不 足,招商引资工作的竞争压力持续加大。

  (四)对内贸易发展质量效益不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第 4 页 共 15 页

   比较突出。消费需求与兄弟市州乃至省外其他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与基础建设水平、服务保障能力还不相适应。现 代流通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全市商贸流通企业仍处于规模小、管理手 段落后、经济实力不强、市场竞争力弱的状况,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不强。缺少集购物、餐饮、娱乐、健身等各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商业 综合体,跨区域消费(“两头吸”现象)和网购影响了全市的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物流基础设施薄弱,尤 其缺乏具有规模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及重要物资的储备、保鲜、 冷链等设施。

  (五)对外贸易结构布局不合理、发展动能转换不合拍,外贸 主体少、总量小、品种单一、竞争力弱的现状尚未根本改观。外贸企 业培育有待进一步加强,全市现有进出口资质的企业 58 家,但有业 绩仅 11 家,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全市进出口支柱企业--平安高精 铝有限公司向美国等国家的铝板带出口量严重下降。另外,因劳动力、 原材料等各项成本上升,国际市场需求减弱以及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等 因素,传统外贸订单量依旧走下坡路,订单碎片化目前仍然是企业的 运营方式。

  (六)电子商务发展缓慢,专业服务人才缺乏。大量的信息资 源无法有效开发,基层电子商务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农村电子商 务基础设施薄弱,平台构建资金来源比较单一,主要依靠企业投入, 新的通讯信息技术、信息效据资源库、设备等得不到及时更新和普及。

  (七)招商引资工作有待加强。招商引资、对外开放交流等工

  第 5 页 共 15 页

   作还处在探索新模式阶段,在谈项目多,签约落地项目不多,重大项 目落地也不多。宣传方法单一,信息渠道不广,包装、推介项目的意 识不强、针对性不够,招商引商氛围不浓,还需认真研究推动。

  四、政策措施建议、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建议省上相关部门在承接并布局新能源、新材料、有色 金属精深加工、特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信息技术、高端 装备制造等重大项目方面向海东倾斜,并在重大项目规划、前期工作 深度上加大支持力度,促进大项目、好项目在海东落户并建成投产, 扩大海东工业经济总量,促进海东产业结构调整。

  (二)承接与被承接并举。一是加快优势产业被承接,积极推 进拉面、青稞酒、青绣、富硒四大产业发展,充分发挥“高原牌”“河 湟硒谷”等品牌优势,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拓展国内国际市 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头作用,推动形成走出青海、面向国内、 走向国际的发展模式;二是因势利导承接产业项目落地生根,根据各 园区自身资源禀赋、区位特点、产业基础、市场结构、特色优势产业 发展态势和主体功能区定位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实际,科学规划, 优化空间布局,深度融合产业集聚模式,培育形成完整产业链。深化 青藏高原牦牛产业示范园项目、深圳森光、灿鸿等基础电子材料科技 企业产业转移探索,强化无锡市对口帮扶海东协作关系,承接无锡工 业园区产业项目。

  (三)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一是在承接产业准入条件、配套政 策、相关标准、指标容量等方面适当倾斜,充分发挥财政、税收、项

  第 6 页 共 15 页

   目建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措施,统筹推进水、电、气等生产要素直接 交易,强化要素保障;二是严格执行清理规范涉企收费政策,全面落 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篇 3】“三夏”期间农业生产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0 年全县目标任务完成水稻种植 7.5 万亩、高粱 2.5 万亩、薏仁米 6 万 亩、蔬菜 14 万亩,养殖畜类 22 万头、禽类 10000 万羽,全面做好“夏 收、夏种、夏管”工作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我局立足工作实 际,抢抓水稻、高粱、薏仁米、蔬菜等的种植和畜牧业的养殖,为保 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奠定坚实基础。

  一、面临的困难问题:

  一是农村劳动力不足。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普遍外出务工,在家 的多半是老人、妇女和孩子,大部分留守人员劳动力比较薄弱,地里 的农活都是老人、妇女在管理,而且沿用的是传统的农耕方式,机械 化水平低,无法有效利用耕地发展高效农业,无法实现土地效益最大 化。以者相镇旗上村为例,耕地面积 3990 亩,农村总人口 5292 人, 劳动力人口 2016 人,外出务工 1207 人,留守老人、妇女 1700 余人, 从事农业劳动生产劳动力 2300 余人(其中,青壮年劳动力 600 余人, 留守老人和妇女 1700 余人)。

  二是农户对粮食生产积极性不够高。粮食生产与外出务工相比, 粮食生产效益较低,农户获利较少,并且受市场影响,农资价格上涨, 粮食生产成本持续上升。以鲁贡镇者冗村为例,主要以黄豆花生等种

  第 7 页 共 15 页

   植为主,每亩收入 1050 元,肥料投资折算为 150 元,每亩可赚 900 元,1 人种 10 亩,一年下来可赚 9000 元左右;若外出广东中山等沿 海城市务工,每月保守的按照基本工资 1720 元计算,一年务工 11 个 月收入 18920 元,除去路费等 2000 元,可赚 16920 元。据者冗村部 分务工人员介绍,平均每月工资在 3000 元左右,务工 10 个月下来也 有个 30000 元的毛收入,比在家里务工强得多。相比下来,农户对粮 食生产的积极性大大降低。

  三是粮食生产设施薄弱。地块零星,基础设施较落后,机械化 种植普及率低;基地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弱,遇 干旱、洪涝灾害等极端天气容易成灾。据农机补贴办理人员反馈,我 县每年申报农机具补贴人员在 350 台左右,根本达不到机械化要求。

  据悉,贞丰县每年都不同程度遭受干旱、洪涝等灾害。2018 年,小 屯、长田、鲁贡等 6 个乡镇洪涝受灾面积 1.27 万亩,成灾面积 0.03 万亩,绝收面积 0.02 万亩,造成经济损失 300 余万元;2019 年,珉 谷、挽澜等 5 个乡镇洪涝受灾面积 0.43,成灾面积 0.02 万亩,绝收 面积 0.02 万亩,造成经济损失 170 余万元。

  四是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实力不强,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

  近年来,全县注册农业企业生产经营主体近 500 余家,目前在实际经 营的不足 100 家。经营者缺乏有效、及时的信息支撑,出现了蔬菜品 种结构性趋同,蔬菜生产的现代化水平较低,多为粗放型的经营,规 模化商品化蔬菜基地面积比重较小。全县蔬菜基地不足 10 个,大部 分为农户自产自食结余自销,优质品牌、特色的蔬菜品种比较缺乏。

  第 8 页 共 15 页

   五是高温高湿等恶劣气候适宜各种病源微生物繁殖、生长,致 使疫病发生、流行的风险升高,加上洪水灾害极易造成多种动物传染 病、寄生虫病流行。如: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和牛羊炭疽病、耕牛血吸虫病、猪丹毒、肺疫、链球菌病、鸡法氏囊 病、球虫病、以及中毒病、胃肠道传染病等疫病容易发生和蔓延,这 些疫病一但发生和蔓延,将会给养殖业带来致命的打击,对食品安全 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体健康构成很大威胁。在今年全县生猪补栏 任务较重的情况下,还加大了非洲猪瘟等高传染性疫病的防控难度。

  部分乡(镇、街道)工作重心放在了脱贫攻坚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上, 存在对动物疫病防控重视不够的问题,部分乡镇仅有 1 名兽医技术干 部,还被抽去干其他工作,在抓疫病防控上没有技术支撑;还有频繁 调运也给防控工作增加了难度。

  二、对策及建议:

  一是加强土地流转力度。充分村社合一或以村为单位将不愿种、 不想种、没有能力和劳力种的农户手中将土地流转,转包给有实力的 大户去经营,打造农业生产规模化、特色化,切实解决劳动力不足, 农户生产积极性不高问题,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

  二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引进大户或有实力的企业等到我县发 展农业产业,利用他们的科学新技术和生产方式示范带动当地农民发 展高效、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依托他们的技术团队和力量 培育大户和致富能手;加强农资市场执法,加大打击制假售假、哄抬 物价等违法犯罪力度,稳定农资价格,保证农资质量,保障农户种粮

  第 9 页 共 15 页

   积极性。

  三是加强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整合涉农资金,向农田水利建

  设方面倾斜,列支专款,用于农田水利等设施建设,结合项目建设, 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有效推广新农机具应用,提高农业机械化 水平,实现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有效解决生产设施薄弱问题,确 保粮食丰收。

  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有实力、善经营、留得下的企业, 共谋贞丰产业长远大计,并努力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解决农业 产业经营主体实力不强等问题。

  五是加强财政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补贴政 策,稳定农民基本收益,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划拨专项资金, 用于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完善以机耕道、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 坝区标准,为经营主体提供高标准的生产基地;创新政策性农业保险、 农调扶贫险,做好产业抵御自然灾害、价格波动的保险屏障。最大限 度减小在产业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干旱、冰雹、水灾、雪灾以及病 虫害等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给群众带来的损失。

  六是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意识;加强 基层兽医体系的机构设置,加大兽医技术干部队伍的建设力度,合理 调配编内人员;加强检疫监督,防止疫情传入;加强业务培训,做好 技术指导;按照职能职责,抓好常发病预防治疗。一要抓好禽流感、 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牛羊炭疽等病免疫;二要抓好场 地清理,切实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三要加强环境消毒,全面做好

  第 10 页 共 15 页

   消毒灭源工作;四要加强疫情监测,紧急开展疫病综合防治。

  【篇 4】“三夏”期间农业生产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2007

  年以来,国家对加工贸易政策做出重大调整,我市紧紧抓住这一历史 机遇,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但如何优化经济环境,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优化环境对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作用 首先,优化环境是推动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础。经济发展环 境是一个地区思想解放程度、市场发育程度和政府执政水平的具体体 现。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从某种意义上就是“环境经济”,哪里的 经济环境好,哪里的经济就会充满活力,就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 和人才等生产要素。发展环境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城市、 一个地区的发展前景和发展后劲。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就必须把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放在首位,做到以环境促开放、以环境促承接、以 环境促发展。

  其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推动承接产业转移的客观需要。去 年 9 月,市委张硕辅书记在中共 XX 市第四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未 来五年将 XX 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五年内引进外资 36 亿美 元,引进内资 1200 亿元,承接对接全方位推进,成为全省对外开放 排头兵、产业承接样板区、对接东盟桥头堡。按照这一奋斗目标,今 后五年,承接产业转移将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要实现第四 次党代会的既定目标,就必须将优化经济环境摆在党委、政府的重要 议事日程,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和措施,全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第 11 页 共 15 页

   第三,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推动承接产业转移的必然要求。近 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 逐步向内地转移的有利时机,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不断优化经济发 展环境,降低企业营运成本,吸引了 300 家珠三角规模企业向我市转 移。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一些矛盾和问题也随之显现,特别是在经济 发展环境方面的问题不容忽视,如不及时和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加速 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实现既定目标任务将会大打折扣。

  二、我市承接产业转移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思想观念比较滞后。个别部门和单位对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在思想上存在误区,没有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和“人人是环境, 事事是环境”的观念,不能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抓环境建设,服 务意识淡薄,服务职能弱化,服务质量和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是本位主义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个别单位和部门考虑部 门利益多,考虑整体利益少,有的甚至为了部门利益不惜损害社会公 众利益。一些地方性、条块性行政法规成为有关职能部门之间争行政 权、审批权、处罚权的焦点,老百姓戏称为“执罚权打架”。

  三是政务环境有待优化。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时有发生, 行政乱作为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有的部门执行政策过死、过 硬、过高。有的部门服务意识不强,行政执法中轻宣传、重处罚,轻 服务、重收费的现象较为突出,对发现的不规范行为不是及时制止, 而是等待行政相对人发生违法行为时进行处罚,存在“以罚代管”、 “只罚不管”的问题。

  第 12 页 共 15 页

   四是服务能力有待提高。个别部门存在重承诺、轻兑现,喊得 多、干得少,上热下冷现象,服务态度呈“金字塔”型(即领导重视、 小鬼难缠)。有的单位工作人员把“限时办结制”的最高时限当作最 低时限来执行,限时办结不能提速。有些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言 行粗鲁,态度冷、横、硬、冲。

  三、在推进承接产业转移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建议 发展环境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优化 XX 经济发展环境,推 进 XX 承接产业转移,着重要营造好四个“环境”。

  一要营造健全有力的组织环境。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 政齐抓共管、纪检监察机关和优化办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广大 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优化经济环境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强 化主体责任,切实落实优化经济环境工作行政首长责任制。各级各部 门要层层签订责任状,每项工作、每个环节都要有明确任务、具体要 求,确保落到实处。

  二要营造宽松灵活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加大政策的研究和创新 力度,用足用活国家和省里给予的各类优惠政策。借鉴广东和周边地 区的好做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出台财政扶持、规费减免、金融支持、 要素保障、“飞地工业”等方面的具体扶持政策,打造最具有竞争力、 最具有吸引力的“投资洼地”,真正适应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

  三要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确保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对现有行政审批项目削减 20%以上。按照“一 门受理、并联审批、封闭运行、限时办结”的要求,把与承接产业转

  第 13 页 共 15 页

   移密切相关的行政审批部门,全部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 审批、“全程代办制”服务。对产业承接园区实行封闭式管理,未经 园区管委会同意,任何部门、任何个人都不得擅自进入园区检查。

  四要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明确监督重点,创新监 督方式,充分发挥各级政府行政效能投诉中心的作用,突出一线暗访 和随机抽查,主动挖掘线索,查找经济环境和效能建设工作中的深层 次问题,做到重拳出击不手软、彻查到底不姑息、追责到位不袒护、 公开曝光不留情,达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规范一方的效果。要完 善测评方法,建立测评库,深入开展“满意不满意”测评活动。要加 强政府绩效考核,充实、完善具体指标体系,提高优化经济环境和机 关效能建设工作在绩效评估中的分值,形成优环境、提效能、促落实 的强大合力。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增强外来投资者的安全 感。

  【篇 5】“三夏”期间农业生产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三 夏”(夏收、夏种、夏管)大忙时节就要来到,家住那楼镇屯了村脱 贫户,年近七旬的黄永革有点烦,往年家里主要劳动力的儿子,疫情 好转后,到广东打工,今年几亩早稻的收割和晚稻种植,不知咋办, 黄永革这几天一直闷闷不乐。

  黄永革的苦闷,不是个别。在我国不少农村,三夏期间农业生 产也面临着各种困难,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劳动力不足,三夏又是 高温多雨季节,稻谷、玉米、花生等作物收晒不及时,容易腐烂造成 损失。

  第 14 页 共 15 页

   建议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农户购买农机给予更多的财政补贴,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为缺少劳动力农户服务。

  同时村委可组织引导劳动力互帮互助,加快夏收进度,提高夏种的种 植效益,遇到易旱易涝的天气,及时做好灌溉和排水。城区和乡镇可 组织农业技术员深入田间地头,给农户们进行专业技术指导,提高作 物管理水平。那楼镇屯了村贫困户黄厉才说:“经过指导,我才知道 种植作物需要这么精细技术,才能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第 15 页 共 15 页

  

推荐访问:农业生产 对策 困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