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学社会学(6篇)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浅谈文学社会学(6篇)

2023-07-20 18:27:01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篇一:浅谈文学社会学

  

  关于文学理论建设的思考

  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建设有了空前的繁荣。在改革开放以前的30年,成系统的文学理论着作在50年代有十余种,60年代只有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然而,近二十几年来,仅教材就出版了二三百种。文学理论建设的繁荣,还体现在出版了各个分支理论的研究和着述,如文学本质特征论、文学创作论、文学发展论、文学鉴赏论、文学作品论和文学批评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等等取得了可喜的实绩。

  当然,文学理论的研究和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和发展,这就要重视各个层次的文学理论建设。根据目前我国文艺学的状况,可以大概分为三个层次:普通文艺学,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以及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它们之间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普通文艺学,或者称为一般文艺学,应该是人类社会中所具有共同性的一切文学现象

  的总结和概括。这些概括应该能适用于所有时代、所有民族、所有国家和地域、所有文化的文学,能够解释这些不同文学的具体的现象。这是第一个层次的文学理论,也是抽象程度最高的、最概括的文学理论。

  文艺学的基本问题首先是回答“文学是什么”的问题。虽然近年来文学理论领域“反本质主义”一派自有其产生的理由和基础,但一个学科如不解决其研究对象的本质问题,则这一学科在实际上就不能确立。童庆炳先生在一次对话中说:“陶东风说我的教材定义太多,是有‘本质主义’的倾向认为只要介绍几种观念,无须概括;只要描述性,不需判断。但是陶东风自己在编写教材时,认为最后还是要给文学下定义。”①这件事很有趣也很能说明问题。就文艺学来说,只有确定了文学的本质,才能确定文学的边界,并确定由本质所决定的文学的价值评价体系。

  凡事物都是有本质的,但事物也都是历史的、活动的,因此事物的本质不是僵死的、不变的东西,总是在不断的演变中。文学也是如

  此。另一方面,文艺学是研究一切文学现象的规律的学科,是人类对文学现象的理性的认识,这种认识也同样不是僵死的、不变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认识,因此,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理论。同时,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认识的能力、局限和模式,因此,人类的认识总是在不断超越时代的局限发展着。文学理论也总是在发展着。人们对于文学本质的认识,在某一个历史阶段是相对固定的,而在学术史上,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则是变动的。我们现在建立的普通文艺学,应该在现阶段对于文学认识的最高水平上。

  至于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学术界关于文学的定义,应该属于第二个层次的文学理论。在1985年以前,文学被定义为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在1985年以后,学界基本上达成了共识,都将文学定义为“审美的反映”或“审美意识形态”。其实,后者只是对前者的修补,其理论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仍然

  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本质特征问题。那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本质特征呢,就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的,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不能动摇和不能迁就的。主要是历史唯物主义中的意识形态理论、社会形态理论,以及阶级斗争理论。有学者指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是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这一判断,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来说就是一条颠覆不了的带普遍性的规律。因为这一结论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存在与意识关系的理论前提是一致的,尽管认知反映与艺术反映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它们都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不同意这一点或是反对这一点,认为文艺是‘意志’的外化,是生命盲目冲动的结果,是满足欲念的‘白日梦’,是‘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等,都不能归属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之列。”②

  但是文学反映论的问题,在当代中国文学的实践与理论中,也有诸多问题和弊端。重建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就是针对以前几十年来所通行的文学反映论体系的不足才提出的,否则完全没必要重建。审美意识形态就是审美反映论,因为意识形态就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根本的实质还是反映,并没有跳出反映论的模式。

  也有学者提出生产论,但生产论只是一个基础或出发点,难以涵盖各种纷纭复杂的文学现象,如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的具体的细微的特性及规律。

  同时还有一部分学者提出把文艺学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基础上。但也有人认为所谓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是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根据的,是年轻马克思的作品,还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而且所谓的人学,也同样过于抽象,与文学创作、文学鉴赏等规律以及具体细微的文学现象少有直接的关系。

  建立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首先要确定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哪部分理论的基础上。上述几个不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分别成为几种不同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基础和

  出发点。

  然而,不管怎样,建立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和指导的。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科学实践观。

  ③因而,做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有几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这就是:一、唯物主义的;二、文艺学的理论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形态

  理论、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理论、阶级斗争理论上;三、实践性,指导文学艺术的创作实践,并把文艺与革命斗争、政治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

  建立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第二个问题,是理论资源的鉴别和使用。

  一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革”结束后,理论界提出“回到马克思”的口号。其深层的涵义是,经典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本人的理论都是正确的,但在我国多年来的理解、阐释和执行中被歪曲了。回到马克思,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很多学者指出,并不是马克思本人的论着或言论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如“青年马克思”和“成熟马克

  思”的问题。把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做为建立文学理论、美学以及人道主义、异化等问题的理论依据,是否具有合法性,这在学界是有分歧的。在此之前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是否属于马克主义呢?具体说,马克思的哪些言论是属于马克思主义的,而哪些不是?这些问题都有必要在学术界经过讨论得到统一认识。

  二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所谓西马,只是一个以中国为出发点的地域性的概念,即在地理位置处于中国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其实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现代西方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或笼统的马克思主义。在所谓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有很多学派,各派的观点不同,方法各异,笼统地称为西马,既没有科学性,也缺乏规定性。当然,西马各派也有一定程度的共同性。

  简括地说,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单纯注重吸收当代最新文化意识,抛弃了马克思主义某些基本原理与传统,主要是抛弃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基础,继承了传统的资产阶级文艺学的唯心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的各种唯心主义杂糅起来。如结构主义学派完全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社会结构原理,不承认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决定与被决定、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认为人类社会是由各不相同的社会实践领域即经济实践、政治实践、意识形态实践和科学实践所构成的社会整体结构。其次是实践性问题,在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上是脱离革命斗争和政治实践的;在文学方面,也仅仅是在理论研究与批评方面,基本上没有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的文学创作实践。这些都是背离马克思主义原则的③。因此,我国在建立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时,对于西马理论资源的鉴别和使用,应该格外慎重。

  第三个层次的文学理论是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其实,1942年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可以说就是中国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以

  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和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就是60年代的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但是,这些文学理论中的中国特色,是偏重与当时中国社会的革命、政治、制度的特色,而对于中国文学的艺术、文化特色,则少有总结。因此,以那个时代的文学理论来观照中国文学中的很多艺术现象,就难有自圆其说的解释。同时,由此产生的中国文学研究和文学史叙述的模式,也与中国文学的特点和规律有隔膜之感。如过多地强调政治性而忽视艺术性,强调文学在社会活动层面的作用而忽视个人精神层面的作用,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套用,研究和撰写文学史的时代背景、作家生平、思想性、艺术性及作家作品影响的“五段式”的写作等等。

  如果重视各个层次的文学理论的建设,那么,这些属于社会的、政治的、制度的内容,应该在第二个层次的文学理论中解决,也就是由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来解决。因此,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建设,更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应该是中国文学的艺术特色、民族特色、文

  化特色、以及语言文字的特色。以前的文学理论,在艺术性方面,虽然有些用中国文学和中国古代文论来举例说明,还不能说是有中国特色的,只能说是用中国文学中的现象来解释。现代理论的观念,例子是不能说明问题的,因为任何立论都可以找到例子来支持,不管是多么特殊的现象。

  中国文学的特色是什么,与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学相比较,中国文学的所独有的本质特征是什么?这个问题在一般的文学理论着作中,在高校文学概论教材中,很少论及。实际上,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文学理论恰恰是在中国文学的特色方面,研究得非常不足。虽然常说中国文学有写意的传统和意境理论,但用来作为中国文学的本质,似乎中间还缺少不止一个层次。一首仅有几十个字的小诗,就能世代流传成为千古绝唱,为什么?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能给人以如此强烈的冲击力?这些在以往的文学理论中,都没有能做出解释。如此丰富的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应该有相对应的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总结和概括出规律来。中国古代文论是非常

  宝贵的资源,但是古代文论现在无法直接利用,其概念、范畴基本上已经死亡,不能在现实的文学理论和批评中使用。钱中文先生提出需要进行“现代转换”④,是有真知灼见的。应该说这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但是如何进行“现代转换”,尚在探索之中,还没有被广泛应用的实例。

  以上所论述的三个层次的文学理论,几十年来,第二个层次的建设相对更多,而第一个层次的普通文艺学和第三个层次的有中国特色的文艺学则显得极为薄弱。回顾以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和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为代表的成系统的文学理论着作,基本上是属于第二个层次的,但同时也试图担负起第一个层次的作用,并且试图对第三个层次的问题给予解释。然而,实际上与愿望相违。方法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理论的建设和发展,因此,现在应该重视各个层次的文学理论建设。

  注释

  ①童庆炳、王先霈:《面向未来的思考——

  文艺学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二人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②曾庆元:《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文艺学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③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萧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版。

  ④钱中文提出“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论》,钱中文、杜书瀛、畅广元主编《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篇二:浅谈文学社会学

  

  鲁迅诗歌与乡恋情结

  曹克;王平生

  【期刊名称】《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1996(000)003【摘

  要】无

  【总页数】4页(P47-50)

  【作

  者】曹克;王平生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

  文

  【相关文献】

  1.迟子建小说的乡恋情结2.浅谈“乡恋情结”在莫言作品中的诠释3.现代诗人的传统情结变奏——论郑愁予思乡恋国诗4.乡恋情结的困惑与超越——鲁迅小说《故乡》的文化解读5.诗意的栖居,知识分子的百年乡恋情结——《秦腔》的文学社会学解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三:浅谈文学社会学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论?浅谈风景园林学与?态?明建设摘要:建设?态?明,是关系?民福祉和民族前途的长远?计。党的???报告提出努?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推进?态?明、建设美丽中国,成为我们新的社会发展?标。?在?态?明建设中,风景园林学是其中重要的建设发展内容,是将?与?然、?态紧密联系的桥梁,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本?简要分析了风景园林学的学科内涵,探讨了风景园林学与?态?明建设的关系以及发展现代风景园林学科,积极建设?态?明的重要意义。关键词:风景园林学;?态?明建设;美丽中国;?居环境党的???创造性地提出了推进?态?明建设的新模式:“把?态?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化建设、社会建设各??和全过程”,形成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五位?体”总体布局。?前,进?步探索?态?明建设实现学科“融?”的具体路径,在学科“融?”中加强?态?明建设,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作为协调?与?然关系的主要学科,风景园林学是与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具有同等学科地位的?居环境建设“三位?体”学科之?,是改善?居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和?段。我国风景园林学从创?之初,就秉承“天?合?”的设计理念,把尊重?然放在?分重要的位置,?与?然和谐相处,?居环境优美健康,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成都的都江堰?程和川西林盘。前者是?利景观,后者是居住景观,但都反映出古?在改造?然、利??然中所表现的?度智慧,是古代美丽中国建设的典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代风景园林学也与时俱进,尤其将?态学作为学科发展的重要?撑系统,对于改善?居环境、保护?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尤其是在?态?明建设这?政策?针提出之后,风景园林学更受到政府、社会和百姓的重视,成为?态?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探讨风景园林学与?态?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对于更好地使风景园林学为建设美丽中国服务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1风景园林学学科内涵风景园林学是?门古??年轻的学科。现代风景园林学英?名为LandscapeArchitecture,起源于美国,可追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中?译名?今存在争议,在我国农林院校?般译为“风景园林学”,建筑院校?般译为“景观建筑学”,综合类院校?般译为“景观设计学”等。2011年风景园林学成为110个?级学科之?,2012年全国具有风景园林学?级学科博?点的19所院校正式招收博??。风景园林学是规划、设计、保护、建设和管理户外?然和??场所的学科。其核?内容是?地的规划设计,根本使命是协调?和?然之间的关系。2010年出版的《风景园林学科发展报告2009-2010》给风景园林的定义是:保护、规划、设计和可持续地管理??与?然环境的应?型学科和?业。它综合运?科学、技术和艺术?段来保护、利?和再造?然,创造功能健全、?态友好、景观优美、?化丰富、具有防灾避险功能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从?在物质和精神两??,满??对?然的需要,并协调?与?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风景园林学与?态?明建设的关系查阅有关“?态?明”的资料得知,?态?明是指?类遵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客观规律?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与?然、?与?、?与社会和谐共?、良性循环、全?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明形态。作为?种?明形态,?态?明也有着实体、精神、?为等若?层?的特征和要求。从概念上看,尤其是为?类提供?存、?活和居住环境,协调?与?然关系的?度来看,风景园林是?态?明建设的基础和重要载体。风景园林是有?命的绿?基础设施,同时?在不同尺度上为?民提供美丽、?态、健康的?产、?活场所,保障?民的健康、安全、?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且还体现出?态?明的精神意识,这都与?态?明的实体、精神、?为等??相契合。?态是风景园林学的重要特征和外在属性。在长达2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古典园林受到佛教、道教、哲学等影响,但始终具有朴素的?态思想,包括天?合?、因地制宜、尊重?然等,对?然进?合理开发利?,这些观念和思想都影响了造园理论和实践。如川西林盘指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川西的农村地区形成了星罗棋布的乡村院落,这些院落和周边??乔?、?林、河流及外围耕地等?然环境有机融合,形成?个个优美和谐、形如?间绿岛的农村居住环境形态,是具有?千年历史川西农居?活的实例,也是古代美丽家园和?态?明建设的实例。?如现代风景园林学积极吸收了西??业?命后?对?业?明所导致的众多环境和?态问题所采取的?系列经验和教训,如“设计结合?然”、“?态系统设计”等,?如区域性?态规划、河湖环境治理、?业废弃地?态修复、采矿区?态修复等经验,是新时期探求?与?然和谐共存,促使?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可以说,?态已经是现代风景园林学的?条重要脉络和内在特征。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发展风景园林学就是推动?态?明建设的内在需求,对于提??们的?态保护思想也有重要作?。3发展现代风景园林学科,积极建设?态?明的重要意义3.1促进学科发展,发挥学科的优势根据以上分析,风景园林学作为有?命的绿?基础设施,是?态?明空间的重要载体。通过风景园林师的努?,给我们提供了不同尺度的?态、美观、宜居的各种?产、?活场所。风景园林师既是?个引领者,也是美丽家园的建设者。风景园林师从规划设计、组织施?再到后期管理维护都是在认真履?建设美丽中国的使命。但是?态?明建设内涵丰富,与其他专业也有很?的密切关系,如环境保护?业、林业等,这就必然形成了激烈的竞争,从?客观上也为风景园林学科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动?。

  3.2改善?居环境,全?建设美丽中国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现代风景园林学科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很?的发展。学科理论基础上将?态学、景观美学、社会?理学作为学科的三??撑系统,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和?众需要,实现?与?然的和谐发展。实践范围上,更是从?尺度的花园、街头绿地到中尺度的公园、居住区绿地、滨河绿地再到?尺度的国?绿化、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等,?乎涵盖所有的城乡建设环境。很显然,只要认真科学的发展风景园林学科,对于全?建设美丽中国,在这个意义上说是完全必要?且可?的。3.3间接促进其他学科和?业发展,从?实现协同发展现代风景园林学科是?个边缘和交叉学科,包括?理学、?态学、美学、?地学、环境学、?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其学科发展的好坏在很?程度上也和其他学科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因此发展好风景园林学科,也会客观上促进对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从?实现各学科之间协同发展,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良好局?。?这些相关学科和建设美丽中国,都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4结语总之,正如陈其兵?师所说,风景园林师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引领者和实践者。我们应勇于承担和勇于开拓,建设绿?基础设施,增强?态产品,提??态承载?,给?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净的美好家园。?态?明建设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更好地建设美丽中国,做好?态?明建设需要全社会、各?各业的共同努?。本?仅从风景园林学科?度探讨了其与?态?明建设的密切联系,对于如何更好地将风景园林学学科融?到美丽中国建设实践中,在融?中促进?态?明建设,还需要进?步开展更多的风景园林理论和实践研究。参考?献[1]吴良镛.?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2001.[2]杨锐.风景园林学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园林,2011(5).[3]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学出版社,2008.[4]陈其兵等.川西林盘景观资源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5]王向荣,林箐.?然的含义[J].中国园林,2007(01).[6]王向荣,林箐.西?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7]苏征耀.中国特?社会主义与?态?明建设[J].世纪?,2008(01).[8]荣开明.论?态?明建设的三个基本问题[J].武汉学刊,2010(06).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论?姓名:xx专业:风景园林学学号:学院:xx?学风景园林学院指导?师:教授等

篇四:浅谈文学社会学

  

  网络文学利与弊论文范文怎么写

  网络文学论文范文篇一:《浅谈网络文学对思想政治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上开始流行起一种新兴文化,即网络文学。它主要是指创作者依靠网络平台来发表一些自身的故事,通过网络的开放性来获得其他网友的参与和评论,这种文学形式不具有功利性,它主要是创作者的一种自我表达方式。网络文学的快速发展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

  一、网络文学的特点

  (一)网络文学作品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

  传统的文学作品主要依靠纸质出版物进行传播的,传播速度较慢,受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信息开始依靠网络进行传播,网民在电脑前就可以了解各类信息,而且伴随着网民网络阅读习惯的形成,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作品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广泛网民的阅读,从而很容易红遍整个网络。如著名网络作家痞子蔡就是依靠网络文学而一举成为网络当红作家的,他在1998年通过网络连载的形式将《激情才是他们的创作动机,很多是率性之作,是一种非功利的创作,后期也不排除其赚钱的动机。读者本着自己的审美倾向,带着自己的情感需要去阅读,这种有着生命体验和情感共鸣的阅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审美阅读,是非功利化的。我手写我心,我心读我文,展示的正是美学迷人的一面。针对网络环境下,网络文学带来的这些新变化,当代美学应寻找一种合适的方式对此进行审美观照。网络文学所表现出的美虽然简单粗糙,但却是对传统美学的有益补充,也是当代美学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对美育的启示

  美育是美学的重要组织部分,也就是审美或美感教育,它的任务是提高培养人们对现实世界的创造能力,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使人们变得更高尚、更积极,在思想感情上得到健康成长。当下部分网络作家为追求经济利益,出现了一些粗制滥造,少有文学价值和社会担当的作品,引起了人们的极大的关注,这也反映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对向往传统美学的回归。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理性认识,并且采取一些适当的方式,对其可能形成的美学效果进行有益的引导,而这个适当的方式除了美育,别无选择。德国美学家席勒也曾经说过:想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以外,再没有其他途径。因为审美活动是一种不带有任何功利性的自由活动,感性的善只能使一个人部分地快乐,只有理性的美才会使全世界人都快乐。所以要通过美育来呼唤人的理性和道德的回归。只有在美的魅力之下,才能构建一个大众的审美世界。

  网络文学范文篇三:《试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

  摘

  要:网络文学是互联网与文学结合的产物,不同于传统文学,网络文学并不是从纸质到网络的简单复制,它具有题材新潮另类、语体风格简单直白、问题结构灵活松散等不同于传统文学的特点。这使得很多读者对网络文学的阅读热情高涨,使得纸质小说市场出现低迷的状态。本文将就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的差异、联系等内容进行探讨。

  关键词:网络文学;传统文学

  一、引言:

  在对网络文学进行界定前,先必须了解网络文学的概念。网络文学就是在互联网上发布的、由网民参与创作、供网民欣赏的原创文学。自网络文学诞生的那一天起,其发展势头就呈现出蔚为壮观的景象。影视文学、诗歌、散文、小说等新媒介文学逐渐升温,成为当代文坛中的一股新生力量。例如:由于网络小说在形式、篇幅上具有的独特优势,在众多的网络文学行驶中,成为主要的发展形式。

  二、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

  现,并受到广大读者的喜欢。与传统的文学相比,网络文学能够吸引不同年龄段读者的眼球,这与当前纸质书籍市场低迷形成了巨大反差。其基本特征如下:

  3.1题材新潮、另类

  传统的文学作品受到很多创作形式的限制,例如:社会意识形态、编辑的层层把关等。而网络文学的创作与参与的大众性逐渐丰富了网络文学的创作题材。在网络世界中,文学的创作者们放下了思想负担,通过匿名、自由、随意的形式,在摒弃了意识形态、伦理道德、习俗观念等方面的制约后,其创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表现自我、满足自己内心的愿望。因此,网络文学的创作者们在没有顾虑和思想负担的情况下拥有更多的自由空间。只要不违反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就能够创作网络文学作品。随着网络文学作品的不断发展,其题材类型也在不断丰富,青春爱情、传统武侠、穿越题材、网恋等,这些题材的网络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迎合了大量创作者和读者的口味。

  3.2语体风格简单直白

  在传统的文学作品中,通常使用的长句较多,并且句式结构比较完整。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人们阅读速度的加快,网络的诞生催生了一种全新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更加简单、鄙视传统、有着张扬的个性特征。作为网络语言的创作者和参与者,网络文学写手都能够理解这些用简便、直白的语言来描述的情感世界和语言的表达形式。

  3.3问题结构更加灵活、松散

  文学作品的主要内部组织构造、外在表现形式是问题结构,是作品中对人物、事件、故事情节等的合理安排过程。在传统的文学作品中,最讲究的就是作品的整体性,传统的文学作品更加注重小说前后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段落之间的逻辑性更加明显。网络小说则由于作者的即兴创作、读者的碎片化阅读而呈现出一种松散的结构。在网络作品中结构出现片段化表达、段与段之间并没有严密的逻辑关系。其实,网络文学的作家并非专业作家,很多网络小说创作者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而是利用业余时间在网络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因此,也就出现了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并没有大块的实践花费在对文章叙事结构的周密安排上。

  四、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产生的影响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相比,在写作、传播、阅读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另外,网络文学也对传统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讲:网络文学是文学史上的以此革命和创新。

  4.1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积极影响

  首先,阅读方式、存在方式、传播方式的改变。网络文学作品不爱收到白纸黑字的方式限制,不再依靠出版发行、印刷才能得到传播,不再通过伏案阅读才能实现阅读的过程。信息化的发展、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文学的存在方式。信息的数字化方式拓展了文学信息的存储空间和传播的范围,提高了文学信息的传递与反馈的速度,彻底打破了文学出版行业一直以来的垄断现象。自由的写作、自由的传播、自由的阅读、自由的批评,这种自由度更加符合文学艺术的本质――艺术属于人民群众。文学作品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得原本处于静态的文本转化为动态的文本,人们不仅仅通过眼睛看来阅读文学作品,还可以通过听、思等方式来接受文学信息的传播,能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来自文学的魅力。其次,创作主题思维方式的转变。传统的文学创作需要作者用笔书写,这种方式又慢又容易是创作思维中断,拉长创作的时间。而在电脑上书写能够是创作者更加接近创作的最佳状态,这就使得创作者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都发生了变化,很容易帮助作者形成思维上的发散性、跳跃性,从而跳跃出创作的火花。另外,网络文学传播方式、题材范围的转变也使得网络文学得到了迅速发展。

  4.2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负面影响

  首先,低俗的文学作品对文学的深度和广度产生了冲击。在网络作品中充斥着大量的低俗作品,例如:色情、暴力作品纷纷亮相,一些文学作品粗制滥造、文笔庸俗,这是网络文学最大的硬伤。其次,具象化写作堵塞了文学的想象空间。在阅读传统媒介的文学作品时,由于文字的抽象性,给读者的想象力、情感体验提供了极大地空间,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者对产生: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林黛玉的特殊艺术感觉。由于网络多媒体文本的表现形式过于形象具体化,这就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读者的想象空间,人们很难对作品进行想象和理解。第三,便捷的传播方式挤占了传统文学的出版市场。网络文学不需要读者看书、看报就能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也不需要出版发行就能向传统文学提出挑战。随着网络文学的不断发展,很多网络作者并不满足于将自己的作品在网络上发表,而坏死更加渴望得到传统文学的肯定,于是乎,很多网络文学作品开始向传统文学作品回归,他们开始找出版社出版发行自己的作品。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网络文学作品的影响力,并得到了公众的认可,但是,另一方面却使得出版市场出现了风流,这对原本就不景气的传统文学无疑是雪上加霜。

  总之,文学发展到网络文学阶段,对广大民众的影响已经进入到空前广泛和空前深入的新阶段。正视网络文学、面对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我们坚信,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在文学领域中的牵手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它们相互携手将为文学发展走向辉煌的乐章。

  参考文献:

  [1]陈定家.超文本的兴起与网络时代的文学[J].中国社会科学,20__(03).[2]邓时忠.追求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和谐发展――新世纪网络文学现状简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__(04).[3]陈献兰.网络文学:传统文学的泛化和异化[J].学术论坛,20__(07).[4]齐燕铭.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比较[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__(09).

篇五:浅谈文学社会学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浅谈文学社会学

  作者:丛婷婷

  来源:《智富时代》2017年第03期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200000)

  【摘

  要】19世纪实证主义文学研究盛极一时,社会学的发展势不可挡,文学本身与社会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这使得从社会学的视角来进行文学研究成为一种必然而又必要的趋势。为了更好地进行文学研究,人们不再局限于文学内部,而是将关注的重点转向文学外部,积极探索文学从创作,到传播、流通,直至最终消费的全过程中社会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本文笔者试从文学社会学的诞生背景,其主要流派、研究对象及其发展与演绎对文学社会学进行归纳,并试从文学社会学的研究重点出发,指出其研究方法的缺陷和弊端。

  【关键词】文学研究;文学社会学;经验实证主义

  关于什么是文学社会学,恐怕连文学社会学家们也无法给出一个完美的定义,而文学与社会又是个大得无边的话题。只能说,文学社会学关注的是文学的批评与研究,即从社会学的角度或利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评价文学。i从这一点来看,文学社会学的诞生无疑是为文学研究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

  一、文学社会学的诞生背景

  谈到文学社会学则不得不提到19世纪兴起的实证主义文学研究方法。19世纪,自然科学蓬勃发展,科学严谨的研究手段和探索方式也在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实证主义哲学应运而生。文学领域也开拓了新的研究视野,有了新的研究手段。

  文学作品是历史的产物,正如布莱希特所说的那样“艺术是独立而不孤立的领域。”一部作品应当是作者所生活的那个大环境的综合产物。要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自然少不了对作品外部环境的探究,如果仅仅是作品内部分析那么对于作品的整体理解便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实证主义文学研究便着眼于从历史的角度来研究文学作品。

  赫尔德认为,要了解一部文学作品,就必须了解作品产生的民族、国家、历史、语言以及世界观,唯有如此才有可能真的理解作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要了解果实,就必须先认识果实生长的大树。此后,孔德,泰纳,舍雷尔等人又将实证主义文学研究进一步推进,各自提出了自己关于文学研究的看法和观点。其中泰纳在其著作《英国文学史·序言》(1864)中主要阐述了他的“文学发展三要素”学说,即:种族、环境和时代。泰纳认为它们分别代表了文学发展的“内部主源”、“外部压力”和“后天动量”,而作为德国实证主义文学研究集大成者的舍雷尔则更加强调“历史学的标准是一切文学研究工作的基础。”纵观实证主义文学研究的发展可以看

篇六:浅谈文学社会学

  

  语言浅谈庞德译作《华夏集》中的创造性叛逆陈玉洁?安徽外国语学院摘要:目前,学界从比较文学译介学角度研究《华夏集》的成果很少,对照中国古诗原作,庞德译作中存在大量的创造性叛逆。庞德用英文对中国古诗进行了一次个性化改造,为西方文坛带去了一阵异域文化的春风。本文以译者为主体,取误译、编译、转译三方面举例对《华夏集》中的创造性叛逆现象进行研究。其文本中东西文化的合璧和古今诗文的融合,是《华夏集》在西方引起轰动的秘密。关键词:埃兹拉?庞德;《华夏集》;比较文学;译介学;创造性叛逆埃兹拉?庞德(EzraPound,1885-1972),美国现代主义诗人、文学家。同时,作为一名译者,庞德在很大程度上重新定义了20世纪诗歌的翻译性质和翻译理想,他的中文古诗翻译作品《华夏集》一经出版便取得成功。庞德的汉诗英译之所以蜚声文坛,主要因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叛逆”。“创造性叛逆”(creativetreason)一词是1961年法国社会文学家罗伯特?埃斯卡皮在其《文学的关键问题——“创造性叛逆”》(“CreativeTreason”asakeytoLiterature)一文中首次提出的。他在《文学社会学》一书中说,“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的叛逆。”“说翻译是叛逆,那是因为它把作品置于一个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参照体系里;说是创造性,那是因为它赋予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使之能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一次崭新的文学交流;还因为它不仅延长[2]了作品的生命,而且又赋予它第二次生命。”谢天振在《译介学导论》一书中探讨了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7]他将创造性叛逆的主体分为三部分:译者、接受者和接受环境。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又分为有意识型和无意识型。具体表现在个性化翻译、误译和漏译、节译和编译、转译和改译四方面。本文,笔者依据原本,以译者为主体,取误译、编译、转译三方面举例对《华夏集》中的创造性叛逆现象进行研究。一、误译误译是翻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日本学者河盛好藏说:“没有误译的译文是根本不存在的。”[5]在比较文学看来,“误译有时候却有着非同一般的研究价值,因为误译反映了译者对另一种文化的误解与误释,是文化或文学交流中的阻滞点。误译特别鲜明、突出地反映了不同[2]文化之间的碰撞、扭曲与变形。”误译在庞德的《华夏集》中俯拾皆是,其中也隐含着大量的文化内涵。第一种误译是由于译者外语语言水平有限而产生的语言层面错误,属无意误译的范畴。例如《长干行》的后几句:“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被庞德译为:“Andyouhavebeengone?vemonths.Themonkeysmakesorrowful[1]noiseoverhead.”李白本意是五月春意阑珊、令人伤感,而庞德显然没有理解诗中的“五月”是指中国传统阴历中的“五月份”,而不是“五个月”的意思。第二种误译是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为无意误译,属于无意识的创造性叛逆。由于庞德与李白所处的时代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庞德在翻译的过程中很难考虑全面。如,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庞德把“烟花三月下扬州”译为“Thesmoke?owersareblurredovertheriver”,直接略去“扬州”未译,又把“烟花三月”翻译成“Thesmoke?owers”。三月的扬州春光旖旎,美不胜收,而看这句英文,却让西方读者不知所云。庞德很可能以为“扬州”只不过是个中国普通地名罢了,略去不会影响太大,也可能是考虑韵律等原因。但不管怎样,“扬州”一词省去,整首诗的意境就大打折扣。《旧唐书》赞扬州[3]“江淮之间,广陵大镇。富甲天下。”这一花柳繁华之地在古代中国文化中绝不仅仅是个风景地,而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文化意象。二、编译编译属于有意识型的创造性叛逆。造成编译的原因有多种:“为与接受国的习惯、风俗相一致,为迎合接受国读者的趣味,为便于传播、或处于道德、政治等因素[4]的考虑,等等。”庞德为便于西方读者理解中国古诗,所以在翻译过程中改变了大量难懂的诗句,试图揭示隐含意义。《华夏集》主要是诗歌内容上的编译。如,《黄河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庞德把标题翻译成“SeparationontheRiverKiang”。而对于西方读者来说,李白原标题中出现那么多异国人名、地名是很难理解的,所以庞德索性把原标题里的人物、地点全部省略了,改成了“在长江边分别”,仅突出了诗文的中心“Separation”,离别。《华夏集》于1915年在伦敦出版,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捕捉当时读者的内心世界,庞德诗歌编译时的选题有:征战诗,如李白的《忆旧游谯郡元参军》(Exile’sletter);离别诗,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FourPoemsofDeparture);宫怨诗,如《玉阶怨》(TheJewelStair’sGrievance)等。另外,庞德将古诗标题进行了个性化的英文改造,如《诗经,采薇》译为“SongoftheBowmenofShu”,中文意为“蜀国弓箭手之歌”,这种创造性叛逆是译者对所处时代的考虑,也是为便于传播、迎合读者并引起读者共鸣所做的努力。101


推荐访问:浅谈文学社会学 浅谈 社会学 文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