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课程思政示范10篇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儿科课程思政示范10篇

2023-07-28 13:18: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篇一:儿科课程思政示范

  

  2021年3月第12期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TEACHINGFORUMMar.2021No.12【教法研究】教学设计课程思政视角下“儿科护理学”张慧文,徐淑芹上海201318)(上海健康医学院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摘疾病防治和疾病护理的护理专业核心课程,要]“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健康保健、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融对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走向职业岗位,具有重合的学科。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进行价值引领,实现课堂育人和立德树人,是“儿科护理学”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要的作用和深远影响。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的融入专业知识教授过程,从“儿科护理学”德育目标的设计、知识点与相对应的思想政治元素以及教学反思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以期为儿科护理教育者提供参考和借鉴。儿科护理[关键词]课程思政;德育;[基金项目]2019年度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重点)项目“课程思政视野下儿科护理学PBL教学案例设计”(ZZJKYX19015)[作者简介]张慧文(1990—),女,上海人,硕士,上海健康医学院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助教,主要从事儿童护理和护理教育研究;(1982—)主要从事儿童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徐淑芹,女,上海人,硕士,上海健康医学院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讲师,理研究。[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1)12-0129-04[收稿日期]2020-09-30“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健康保健、疾病防治和疾病护理的护理专业核心课基本知识和基本程,主要涉及儿科护理基本理论、技能,各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整体护理,其内容具有系统性和应用性特点。由于儿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学生往往更关心自己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忽视职业素养如人际(患儿及家也有些学生认属)沟通交往技巧以及人文关怀等。看到患儿哭闹,为儿科护理工作繁重、琐碎,就产生厌烦情绪,对护理工作热情不高,专业思想不稳固,缺乏以患者及家庭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1]。课程思政要求各门课程都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价值引领,实现课堂育人和立德树人[2]。因此,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知识教授中并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是课程已成为“儿科护理学”思政教学改革的关键,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从课程育人目标设计、知识点与对应思想政治元素以及教学反思三个方面的教学设计进对课程思政视角下的“儿科护理学”行探讨。-129-一、课程育人目标设计(一)家国情怀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培养学生树立强烈的家国情怀,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结合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规划,帮助学生实现政治认同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二)职业素养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耐心、细心和宽容养,敬畏生命、关怀生命,用爱心、慎独、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呵护患者,以科学、严谨、强化“团队一照护患者,以感恩之心传递帮助之手,体”的合作精神,为护理事业奋斗终生的信念。(三)个人素养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个人素灵活应变能力和评质,在强化分析处理问题能力、判性思维的同时,有独立学习和创新意识,以健康体魄和良好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二、知识点与对应思政要素(一)绪论和儿童生长发育对应的思想政治元素提出,到203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2021年3月第12期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TEACHINGFORUMMar.2021No.12婴儿死亡率降低到千分之五,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中国儿童发展纲降低到千分之六。国务院印发的要(2011—2020年)》提出了减少出生缺陷所致残减少儿童伤疾,控制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害所致死亡和残疾,控制儿童常见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等14项发展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广大儿科医护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与实践,培养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从事护理事业的信念和信心。儿童有年龄小、易哭闹、语言表达差且起病急和病情变化快的特点,部分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通过让学生观看照护儿童《延安保育院》的温馨影视作品如《啊,摇篮》《儿科医生》,培养学生慈母般的爱心、细心和耐心。体格测量是儿科护士最常使用的护理技术,可让学生(婴儿、思考和讨论各年龄段幼儿和年长儿)患儿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利体格测量方法的不同,用教具模型指导学生进行体格测量,教师在操作过程中应强调怀抱婴儿的姿势以及测量过程的安全保护措施,当学生在操作过程存在安全隐患时一定要及时提出并给予纠正,培养学生以确保患者安全为首要任务的理念。(二)儿童健康保健对应的思想政治元素我国近4000多种药品制剂中,儿童专用剂型不足2%。《2016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显示:因为用药不当,中国每年有约3万儿童陷入神经系统等损伤的,无声世界,造成肝肾功能、更是难以计数。药物中毒儿童占所有就诊儿童的比例,已从2012年的53%上升到2014年的73%。儿童用药安全一直是临床医护人员密切关注的问题,一组对比鲜明的数字,一个儿童遭受用药损害的纪录片,都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儿童用药安全的重要性,让他们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名人故事也是专业知识教授与思想教育融合的常为更好用切入点。顾方舟是我国著名医学科学家,地研制疫苗,在交通运输困难和物资紧缺等重重困难前,成功研制出我国首批脊髓灰质炎活疫苗,1962年又牵头研制成功闻名于世的糖丸减毒活疫苗,从此,我国脊髓灰质炎年平均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使数十万名儿童免于致残[1]。顾方舟教授的故事可让学生们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提升了如同学们的文化自信。适当引入社会热点问题,“假疫苗事件”,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学生们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学科发展过程展示也是思想政治元素融入的重要切入点,比如静脉用药途径的发展变革,从一次性静脉针→留置针→中心静脉→PICC→输液港;比如儿童静脉留置针敷料更换频率的变革,既减少儿童的痛苦,减少护士工作量,又不增加感染的风险;比如婴儿喂药器的设计等。这些临床真实的发展评判性思维和创变革,是培养学生树立终身学习、新意识的重要素材。(三)儿童营养喂养对应的思想政治元素卫计委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中安全所开展的全国婴幼儿营养健康调查表明,国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有了提高,营养不良发生率逐年降低,然而世界上其他贫穷国家仍然存在营养不良问题。以对比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社会热点信息,让学生认识到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离不开祖国的繁荣富强,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坚持同社会主义道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帮扶更多人实现共同富裕。通过让同学们了解多“公共元社会服务,如“一座母乳库,温暖一座城”母婴室建设”“母乳喂养宣传”等,让学生树立幼吾从内心深处关爱生命,愿意幼以及人之幼的理念,承担社会责任。除此之外,引入前沿的科学研究如早产儿辅助体位、早产儿精细初乳口腔涂抹技术、化管理等,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创新意识。当需要利用婴儿模型演示喂养动作的时候,对待教学模用实型需动作轻柔、爱护模型并积极与模型交流,际行动传递热爱生命和关爱生命的理念。临床案例是最好的“课程思政”元素。母乳喂养无论对婴那么一儿还是母亲都有益处,应该鼓励母乳喂养,位癌症患者母亲正在进行化疗,针对这样的情况是否需要向母亲强调母乳喂养呢?通过真实的案例情境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一个鲜活的生命因为疾病而被父母丢弃在医院门口,在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后痊愈被送至福利院,比这更离奇曲折的故事在临床也时有发生,鼓励学生做有责任感有使命感的人,作更是承担着救死扶伤的使命,更应该为护理人员,热爱和珍视生命。(四)儿童疾病护理对应的思想政治元素在学习新生儿黄疸与新生儿溶血病这一内容,反向案例时,正向案例可取“林巧稚与五胎妈妈”-130-

  2021年3月第12期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TEACHINGFORUMMar.2021No.12要有取“关键的24小时”,由此来引导学生要敬业,暖箱、鸟巢、光爱心、责任心[3]。针对新生儿照护,线遮挡和体位辅助等,这些都是为了给新生儿创造一个像妈妈子宫一样温暖的环境,用科学承接生命,爱学生命。在学习小儿腹泻的过程中引入中医推拿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腹泻,通过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在学“大头娃娃”等社习佝偻病的内容时引入“毒奶粉”会热点问题,帮助学生树立鲜明的是非观、荣辱可以引入真实临床案观。在学习先心病的过程中,例,如“先心病患儿求医艰难路”“弃婴的故事”,激发学生爱心,树立敬畏生命和关怀生命的职业精神。展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黄国英院长确立先心病早期筛查指标并在Nature上发表科研论文(国内儿科首篇)以及云贵藏地区先心病筛查义诊活动的照片,通过积极引导并多用成功的例子使学生信服,增强学生的专业信心[4],也让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学习新生儿疾病的过程中,设置新生儿窒息案例抢救模拟情景演练,让学生分析处理问题能力、灵活在演练中培养关爱生命,应变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在肾脏科住着一些“小胖墩”,这是患儿服用激素后导致外形变化,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小组讨论如何专注患让关爱与科学相结合。儿的心理状态并给予疏导,三、教学反思(一)树立“课程思政”理念,以身作则榜样示范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作为新时代高校专业课教师,要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和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要求自己。长久以来,专任教师更注重传授知识,思想品德方面的培养往往寄希望于思想政治类课程。其实,任何一位教师在任何一堂课上都可以将“课程思道理穿插在专业知识之中传递给学生们。政”因秉持此种理念应运而生,是新时代对所有教师尤其是高校教师的新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在理念的引导下付诸行动。“课程思政”除了用语言传递,还可以用行为传递。通过自己的行为向学生树立榜样,以自己的人格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魅力赢得学生的尊重,人文关怀是护士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专业课的授课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教师在用婴儿模型操作的时候,在整个过程要动作要细致轻柔,中爱护模型,注重和婴儿模型的用行动传递人文关怀的重要性,起到交流与沟通,榜样示范的作用。对学生一些人文关怀精神缺失操作的行为,如随意放置婴儿模型、不爱惜模型、一定要及时纠正和引导。行为时动作粗暴等行为,往往比语言更具有说服力,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不仅将德育付诸言语,更要付诸行为。“课程思政”素材(二)系统的组织和规划其实以往专业课程的授课过程也有育人作用,只是这种育人是无意识的也是随机的,有时候想到了就阐述,时间比较紧的时候就会忽视。“课程思政”的目的就是将无意识的育人课堂转变成有意识的、经过深入思考的并且系统规划的育人课堂。“课程思政”元素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课程思政”元素资系统组织、规划和挖掘丰富的建设的关键[5]。可以从政策源是实施“课程思政”社会热点、影视书籍和文件、名人故事、临床案例、选择合适的“课程思科学前沿等各方面搜集资料,政”元素切入点,并将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融入儿科护理教学活动各个环节,既不影响专业课程内容的环环相扣,又使得“课程思政”内容不唐突多余。作为专业教师,我们一定要多关注国家的比如《“健康中国2030”政策,摸清国家发展方向,规划纲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及《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等等,我们才能将专业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相不断搜集并精选连接,培养祖国需要的优秀人才。社会热点事名人故事,正向和反向临床经典案例、件以及影视作品,在引入和分析过程中加强价值引领,如奉献、敬业、责任意识和辩证思维等内容。同时,专任教师一定要有终身学习的信念,多阅读书籍和科研研究论文等,将科学前沿和发明创造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既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传递终身学习、评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信保留能引起学念。在不断的实践中筛选思政素材,生共鸣的素材,去掉总是遭遇冷场的素材,最终形成“课程思政”素材库。(三)创新和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除了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合适的切入方式也是值得斟酌的。传统教学中,教师一直是课堂主的教学理念,因体,目前我们倡导“以学生为中心”-131-

  2021年3月第12期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TEACHINGFORUMMar.2021No.12此在课堂上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或方法来启发和引导学生,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因此除了传统的讲授,我们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案例以及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引入标准化病人,其他线上学习平台等教学手段和方法。在学习儿“儿童自动输液童用药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小发明,架”让同学们分组自行设计一款小发明并介绍其又引导学功能和作用,既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生思考和创新。在学习高热患儿发生惊厥后如何处理的理论内容后,结合案例的同时引入标准化病人和家属进入课堂,请同学现场演绎惊厥急救处理,其他同学观摩并记录故事发展过程中存在先让参与表演的同学表述自的问题。表演完以后,己的感受,接着让标准化家属表述自己的感受以及对操作护士的感受,然后让观摩的同学表述看强化以学生为到的优点和缺点,最后教师做总结。多给学生表达机会。团队中心,增加学生参与度,学习的方法,可增强每位学生的责任感,使其更加以此来促进学生积极进取,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解决问题能力等沟通表达、信息处理、与人合作、核心职业素养的提升[6]。四、小结“课程思政”要求将思想品德教育润物细无声从无意识育人到的融入“儿科护理学”课程过程,人格的塑造有意识育人,实现对学生心灵的启迪、以及价值的引领,使其积极投身于护理事业的发展建设中。将专业知识与技能、家国情怀、职业素养以及个人素养有机结合,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课程思政”优化改进,形成有组织有规划的素材有效的将知识传库,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授和道德育人融为一体。期待形成全国儿科护理并能持续更新,学“课程思政”教学素材资源库,也期待更多学者分享“课程思政”优秀典型教学案专任教师参考借鉴。例,以供广大“儿科护理学”参考文献舒尔平,等.高职课程思政[1]冯敏华,周国莉,《儿科护理》教育的教学设计与实践路径[J].高教学刊,2019(26):181-183.[2]史瑞芬.论“课程思政”视阈下的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J].中华护理教育,2019,16(8):586-590.[3]季东平.高职院校儿科护理课程思政教学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9,21(24):193.黄波,等《壮医内儿科[4]韦杏,韦乃凤,“三全育人”.视角下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13):306-307.[5]张宏晨,李艳,武佼佼,等.护理伦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护理教育,2020,17(1):45-49.课程提升学生[6]杨丽娜“课程思政”.视角下《儿科护理学》职业素养的研究[J].科技视界,2019(33):171-172.TeachingDesignofPediatricNursingfromthePerspectiveof“Curriculum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ZHANGHui-wen,XUShu-qin(SchoolofNursingandHealthManagement,ShanghaiUniversityofMedicine&HealthSciences,Shanghai201318,China)Abstract:PediatricNursingisacorecourseofnursingmajor,whichstudiesthegrowthanddevelopmentofchildren,healthcare,diseasepreventionandtreatment,anddiseasenursing.Itisasubjectintegratingtheoryandpractice.Teachersshouldnotonlyimpartknowledge,butalsoconductvalueguidance,soastorealizeclassroomprofessionaleducationandthegoalof“buildingmoralityandcultivatingtalents”,whichplaysanimportantandfar-reachingroleinthefuturedevelopmentofnursingstudentsinsocietyandtheirfuturevocationalposts.Howtointegrat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totheteachingprocessofprofessionalknowledgeimperceptiblyisoneoftheimportantproblemstobesolved.ThispaperexpoundsfromtheaspectsofthedesignofmoraleducationgoalofPediatricNursingcourse,thecorrespondingideologicalandpoliticalelementsofknowledgepoints,andtheteachingreflection.Thecontentofthepaperisdetailedandrich,whichcanprovideareferenceforthePediatricNursingeducators.Keywords:“curriculum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moraleducation;PediatricNursing-132-

篇二:儿科课程思政示范

  

  评价《儿科护理技术》课程思政对提高高职助产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效果

  【摘要】目的:评价高职助产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评估应用《儿科护理技术》课程思政的效果。方法:将我校2017级专科助产班级73名学生作为观察组,接受《儿科护理技术》课程思政教学,2016级助产班63例作为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法,展开2组助产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结果:教学前,2组助产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评分区别不显著,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2组助产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有所提高,其中观察组助产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评分最优,(P<0.05)。结论:对于高职助产专业学生展开《儿科护理技术》课程思政,对其人文关怀能力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儿科护理技术;课程思政;高职;助产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humanisticcareabilityofmidwiferystudents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andevaluatetheeffect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theapplicationofPediatricNursingTechnology.Methods:73studentsinthe2017specialmidwiferyclassofourschoolweretakenastheobservationgroup,receiving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thecourseofPediatricNursingTechnology,and63studentsinthe2016midwiferyclassweretakenasthecontrolgroup,receivingtraditionalteachingmethods,andthestudysituationofthetwogroupsofmidwiferystudentswasanalyzed.Results:Beforeteaching,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ofmidwiferystudentsintheirhumanisticcareabilityscores(P>0.05).Afterteaching,thetwogroupsofmidwiferystudentshadimprovedtheirhumanisticcare

  ability,andtheobservationgroupofmidwiferystudentshadthebesthumanisticcareabilityscore(P<0.05).Conclusion:Carryingoutthecourseof"PediatricNursingTechnology"formidwiferystudents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canpromotetheirhumanisticcareability,whichisworthpopularizing.

  [Keywords]Pediatricnursingtechnology;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vocationalschool;Studentsmajoringinmidwifery;Humanisticcareability

  在二胎政策的开放,社会对儿科医疗水平的关注下,其《儿科护理技术》课程地位与重要性逐渐显现【1】,故而对高职助产专业学生进行《儿科护理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利于强化其爱婴观念,从而将其化为行为,付诸在临床工作之中,提高其人文关怀能力。基于此,本文将我校2017级的护理专科生73例与2016级的护理专科生63例进行分组教学,展开以下的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校2017级专科助产班级73名学生作为观察组,接受《儿科护理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学生性别均为女性,年龄在20岁~22岁,平均(21.57±1.19)岁;2016级助产班63例作为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法,学生性别均为女性,年龄在20岁~22岁,平均(21.49±1.11)岁。2组助产专业学生全部自愿加入调查,并分析其年龄、性别等方面资料,区别不大,无统计学意义,可以比较,(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助产专业学生接受传统教学法,课前,助产专业学生自行预习《儿科护理技术》课本知识,课中由教师集中讲解,针对学生预习出现的问题加以解答,并布置课后作业。

  1.2.2观察组护士接受《儿科护理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如下:①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等,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儿科护理技术》中,潜移默化的帮助助产专业学生树立爱婴观念,来提高其人文关怀能力。②教师可将助产专业学生安排到幼儿园、早教园等机构,或者引导其进入社区参与志愿者活动等,帮助婴幼儿测量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促使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在活动中形成人文关怀意识,同时通过亲身体验照护婴幼儿,传儿童保健知识,提高其专业技能,培养其与婴幼儿家属沟通能力【2】。③教师可借助公众号“儿护微课堂”通等线上学习平台,为学生上传相关的学习资料,不定期发布关于《儿科护理技术》的社会时事热点、电影与书籍,让学生利用闲暇时间观看,并深入的思考,相互分享心得与体会,教师给予正向且具有教育意义的指引。

  1.3观察指标

  以CAI关怀能力量表对2组助产专业学生在教学前、教学后的人文关怀能力进行评估,包括勇气、耐心与认知共3个维度,共计37个条目,以7级评分法加以评价,1分为完全不符合、7分为完全符合,分值越高,代表助产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表示计量资料为(±s),对比检验为t,统计学意义差异,以p<0.05为检测标准。

  1.

  结果

  对比2组助产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教学前,2组助产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评分区别不显著,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2组助产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有所提高,其中观察组助产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评分最优,(P<0.05);见下表。

  2组助产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比较[(±s),分]

  组别

  例数(n)

  教学前

  教学后

  观察组(n)

  73178.15±25.2193.39±21.26对照组(n)

  63178.73±24.2180.82±22.5t值

  1.1226.49p值

  1.

  讨论

  >0.05<0.05儿科收治的患者多为婴幼儿,属于弱势群体,需要更多的关爱与呵护【3】。然而,我国当前护理专业的学生,其人文关怀能力较为欠缺,以往所采用的传统教学法,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缺少对学生的人文教育。

  因此,在《儿科护理技术》教学中,将其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以案例导入、情景模拟及社会实践等方式,来强化学生的爱婴观念【4】。加之,课程思政是一种构建全员、全程及全课程育人格局、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的综合教育理念,主张各类课程与思政政治理论课程有机的结合,同向同行发挥协同效应,这不仅极大程度上丰富教学模式,还顺应新时代对儿科护理人员的需求、儿科护理质量的要求,利于助产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得以有效的提升【5】。从文中研究数据上看,教学前,2组助产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评分区别不显著,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2组助产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有所提高,其中观察组助产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评分最优,(P<0.05)。

  由此可见,对高职助产专业学生进行《儿科护理技术》课程思政教学,能够提高其人文关怀能力,为患儿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值得积极推广与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白蔡.全媒体时代下高职护生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思政教学的创新[J].现代职业教育,2021,38:232-233.

  [2]韩美玲,张净雯,尤思淼,王红明.思政教育融入基础护理学实验课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05:128-129.

  [3]马娜,朱竹青,张玉红.微时代下提高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思政实效性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21,36:18-22.

  [4]瞿世文,石蕾,高杨,胡必梅.“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探索[J].教师,2022,03:123-125.

  [5]陈毓卓,王青,姚晨丝雨,季红.课程思政融入护理专业的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3:143-145.

  黑龙江省规划办重点项目课题编号(GZB1320013)

篇三:儿科课程思政示范

  

  《中医儿科学》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经验

  一、课程思政建设概况

  在一年多的课程建设过程中,课题组首先梳理了课程思政的内涵,确定了“立德树人”的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就要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在育人中主渠道作用,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专业课程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同时,针对教学主体为留学生和台港澳学生,前期的校级课题《隐性分层教学在中医儿科教学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以留学生教学为例》研究中,我们发现留学生语言及中医基础差别分层现象明显,学员“差异化”现象比较突出,主体组成部分学习动机明确,有一定的西医学基础,来华目的是有针对性地学习中医或针灸推拿等,以方便回国开展自由职业,开设诊所服务等,因此这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很强,另有部分留学生虽为中医爱好者,但来中国前没有医学基础,感觉中医博大精深,学习困难,加上学习之后在自己国家很难开展,有被动消极情绪,学习散漫、不认真。如何将教书育人内涵落实于教学的主渠道之中,通过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通过“课程思政”建设,触及灵魂、斩获技能、德才兼备,成为有情怀、有温度、有知识的医学专门人才?课程组经过前后几次的反复研讨,总结出针对留学生的《中医儿科学》思政建设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要“因特而行”:教学主体为留学生,因此,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留学生的特点。而留学生中台港澳和中医留学生的差异也比较大。建设过

  程中要注意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再把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到这些资源之中,实现学生对将来所从事职业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精神素养等的学习养成。如在讲述中医儿科发展史部分内容时,可以融入中医儿科人几代孜孜追求,矢志奋斗的典型事例。

  二是要“因时而行”:要充分利用网络和新媒体新技术进行思政课程的建设。2019年末这场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各国治理能力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对各行各业也是一次大考。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医药工作者积极临危不惧,逆行而上,凸显了“救死扶伤,大医精诚”的医者情怀。而全国各地高校“停课不停学”,纷纷开展线上教学活动,非常时期这种特殊的上课方式,更需要借助多种形式的网络平台在展开教学的同学,来实时进行思政的教育,强化学生的使命感。

  三要“因境而行”:《中医儿科学》课程既有理论授课,又有见习学时。在授课过程中,更要根据不同的情境来因地制宜展开思政建设。比如,在见习实习过程中,我们让学生跟诊来体会儿童问诊的特点,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体会“爱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爱伤观念,而在课堂中则在虚拟的情境下来给学生传递正能量,体验“学、思、行”的过程。

  在针对台港澳学生的思政建设中,还增加了“因志而行”。台港澳学生文化课基础比较扎实,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选择在京职业,针对这个群体特点,课程建设中就设定了明确的培养目标,注意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意识,同时将法律法规等基本常识进行“润物无声”地渗透,从而为学生将来的执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重点开展的活动

  1.围绕课程思政建设,教研室集体研讨备课。

  课程建设中,首先要使授课教师有统一的思想认识,因此,我们开展了系列教研室的集体备课。

  (1)围绕教学设计,开展集体备课—将教学设计融入思政灵魂

  教学设计是课堂以及实践教学的指挥棒,也是实施思政教育的关键。课程建设之初,课程组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赵海滨副教授对教学设计进行思政内容的设计和把关。根据专家的建议,课程组梳理了各个章节的“思政元素”,并设计“思政地图”,寻找每个章节知识要点与思想德育教育的“触点”,各个章节思政目标既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又有共同之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了思政地图的指引,授课目标就会更加明确,授课过程就会更加有的放矢。

  (2)结合教学内容,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过程巧妙融入思政教育

  Ⅰ结合教学内容,融入职业素质教育:如在前言部分,讲解《景岳全书●小儿则》:小儿之病,古人谓之哑科,以其言语不能通,病情不易测。故曰“宁治十男子,莫治一妇人;宁治十妇人,莫治一小儿。此甚言小儿之难也……第人谓其难,谓其难辨也。结合儿科医生流失的现状,融入了儿科职业素质教育。

  Ⅱ结合教学内容,融入社会责任意识教育:比如在讲解儿科时邪疾病过程中,比如麻疹,手足口病以及眼下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启发学生作为一名儿科医务工作者,该如何切断并阻止传染病的流行?启发学生作为一名临床医生,一定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

  Ⅲ结合教学内容,融入创新精神、团队精神教育:讲解多发性抽动症辨证论治中,让学生思考哪一类型临床最为多见?跟学生分享脾虚肝旺这一证型的渊源。同时,结合新冠肺炎,融入李兰娟院士团队、钟南山院士团队以及张伯礼院士团队的典型事迹,启发学生要有创新精神,敢于挑战。

  Ⅳ结合教学内容,融入生命教育:讲解小儿感冒夹惊时,讲解临床实际案例,门诊就诊病人突然出现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家长抱着大喊“大夫,大夫”,此时作为一名值班医生我应该怎么办?讲解过程融入对生命的教育,对儿科急危重症的认识。同时也启发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面对困难、挫折,也要珍惜热爱生命。

  2.紧抓师资队伍建设,组织教研室教师积极参加医院、学校组织的各项教学活动。

  组织全教研室人员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学习教育理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以便在教学过程与时俱进的开展思政教育。

  此外,教研室还积极开展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及示范观摩课的学习。本年度,教研室又有2名教师取得教师资格证,另有1名教师取得岗前培训证书,教学师资队伍进一步得到了扩充。为了配合每学年大学的教师竞赛月活动,教研室在推举之前,进行了初步的选拔,让历届获奖的教师进行了示范授课,让新教师及参赛教师进行观摩学习。并邀请老年医学教研室主任罗斌进行了点评。同时,还对参赛教师的思政融入点进行了反复推敲,最终获得临床组一等奖的好成绩。教研室全体获奖教师又对参赛的幻灯以及教学设计,教学展示环节进行了一一点评。通过各种形式的示范课和教

  学经验交流会,不断总结成绩,激励先进,带动教研室青年教师的发展,形成了“人心向学”的良好风气。

  3.借助多种形式来具体实施课程思政的建设

  (1)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体,也是进行思政教育的主要平台。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由于疫情的影响,《中医儿科学》实施了线上教学。课程组崔霞教授在“开学第一课”导论部分的学习中,自行编制了内含思政教育的小视频,巧妙采用以下几个节点融入了思政教育,以期做到“润物细无声”。

  首先,将疫情下儿科门诊真实的场景展现给学生。从医院儿科门诊布局的改变,儿科门诊门可罗雀的状况以及特殊时期医护人员的全副武装的“装备”鲜活地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对疫情下的科室有了直观的感受。医护工作者既是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更是“敬佑生命,甘于奉献,不计生死,大爱无疆”的白衣战士。而危机时刻,作为一线医务工作者,更需要具备沉稳的心理素质和勇敢的职业精神,这一点也是作为医学生所该具备的。学生在观看视频后,纷纷表示感动,也祝福老师们保重,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其次,在小视频中结合导入部分的学习内容,融入“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的相关内容。医学是一门与生死息息相关的学科,医护不可避免要面对死亡,面对救治无力的场面。随着专业的细化,儿科成了多数医学生不愿选择的“冷门”科室。从新生儿的出生,到儿童的健康成长,无不凝聚着儿科医护人员的无私付出。当疫情疯狂蔓延,时间就是生命。儿童更

  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去救治。儿科医护人员既是死亡教育的接受者,也是死亡教育的传播者,死亡教育有助于加强医护自身的心理建设、提高死亡事件应对能力、维护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因此,也要强化学生的“生命教育”和“希望教育”。

  最后,这次新冠疫情下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大,广大医务人员面临着工作任务重、感染风险高、休息时间短、心理压力大等实际困难,而学生居家学习,时间一长,也难免会出现心情焦虑烦躁、生活习惯紊乱、学习自主性差、学习效率降低等问题,因此在《中医儿科学》导入部分的视频中,将《医学心悟》中“思贵专一,学贵沉潜”八个字送给学生,鼓励大家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现实,安心学习,启发学生将医德内涵内化为自我约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医学的誓言,增强中医文化自信。

  (2)将思政教育融入线上线下实践教学

  《中医儿科学》涵盖了理论授课及临床见习教学两部分内容,在临床见习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直观的对儿科医生的诊疗过程进行体验。在临床见习实习过程中,我们根据孩子年龄不同而给予不同的人文关怀,每个年龄阶段孩子关注点是不一样的,在生长发育见习过程中,我们让留学生参与到生长发育的评价。而在涉及儿科外治操作时,很多留学生表现出极高的操作热情,希望学成归国后能将这些实用操作技术尽快应用于临床。针对留学生的心理,我们见习中反复强调儿科的操作要规范、严谨,比如火罐的操作,把临床上出现的一些危险操作展示给同学们,提醒要有爱“伤”观念,熟悉各种操作规范,有效规避医疗冲突。我们还在见实习教

  学过程中,让留学生进行临床门诊跟诊,仔细观察带教老师通过病情询问、动作、行为、语言等方面来和病人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

  受疫情的影响,2019-2020第二学期的临床见习改为线上教学。如何才能保质保量完成见习任务?面对这一新的挑战,课程组人员通过“腾讯会议”反复进行了研讨。比如在带教“临床病例采集”实验室,最终确定采用“角色扮演法”来完成。提前将病例分配下去,由各组同学自行准备,六位带教老师在各自微信群里扮演“标准化病人”,由学生对教师进行问诊,进行病例采集,在问诊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足之处并进行积极引导,病例采集结束后由带队教师进行点评,学生撰写见习报告。同时,在带教过程中反复强调要有“爱伤观念”,尊重并保护病人的隐私。学生参与度很高,也对线上见习教学效果表示满意。

  (3)借助新媒体手段教学手段进行推送——BB平台及微信群

  课程组使用美拍等建立视频素材库,利用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一些思政相关题材的教学辅助材料,比如真实展示儿科医生一天辛苦的工作状态的短视频,启发学生爱岗敬业精神。通过观点精讲、案例分析、问题讨论、观视频学古今、竞赛交流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寓教于乐,运用新媒体使问题得到及时反馈,而且可以及时解答来华留学生的疑问,扩大受众面,将思政内容嵌入教学各个环节。

  (4)以思政建设为基础,带动规培工作以及名老中医传承室的建设

  《中医儿科学》进行思政建设中,教研室对科室规培学生也添加了思政教育的元素。在学生规培轮转过程中,重点强化了对学生专业思想知识,在儿科充分认识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含义,培养学生的爱伤观念。

  四、课程建设取得成果

  《中医儿科学》经过一年多的思政建设,初步取得了以下成果:

  撰写并拟发表课程思政教学论文3篇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组的老师及时对课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思考,积极进行了教学论文的撰写

  完成3个课程思政特色微课单元的拍摄工作。课程组目前已完成了导论部分、麻疹课堂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的微课单元的拍摄。

  五、思政建设过程存在问题和下一步举措

  虽然多少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课程组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没有解决的问题,需要在未来课程建设中进一步探索,比如目前还未对整个思政课程教学的效果进行有效的、客观的评价;思政教学案例库的建设刚刚起步;尚未有较高水平的教学研究课题立项;思政教育与知识教育“貌合神离”;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素养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课程组将在未来的建设中将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完善,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提升专业课教师思政素养:建设具有自觉育德意识和较强育德能力的教师队伍,以行业榜样的力量来激发学生刻苦学习、努力钻研、不断创新,多发掘“课程思政”的内涵,从而实现育人目标。

  2.根据《中医儿科学》课程的特点,对照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内容,挖掘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搜集该专业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明确课程的育人目标,并深入挖掘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其和本专业的专业内容相融合,用真情实感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把思政元素与专业内容相融合,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3.完善《中医儿科学》课程思政教育体系,打造精品思政课程。建立完善考核体系,把“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融入评教考核范围,从形式上提高教师和学生对“课程思政”的重视度;建设完善的思政课程教学案例库。

  4.积极开展思政课程教学研究,申报高水平的教学科研课题。

篇四:儿科课程思政示范

  

  高职《儿科护理》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设计与实践路径(通用多篇)

  儿童护理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保健、疾病防治和护理的学科。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通过专业建设委员会专家共同论证,构建“平台课程+专业岗位方向模块课程+职业素质拓展”课程体系,打破传统基础、临床、实习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生成长发展规律,按“生命周期模式”设计专业核心课程,以医学基础课程如正常人体结构、常用护理技术等为先导,为后期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职业拓展课程打下基础。

  1整体教学设计

  1.1教学分析。1.1.1学情分析。本次授课对象为高职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以女生为主,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手段收集并分析学生非智力因素,结果表明学生对未知内容有强烈求知欲,但碎片化思维明显,人文关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缺[1-2],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其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喜欢多媒体、动画、情境模拟等信息化教学。学生已经学习了医学基础课程以及儿童护理课程中新生儿部分的内容。网络教学平台学习记录显示,学生已经具备新生儿分类、新生儿健康检查评估方法等基础知识。新生儿及早产儿的生理特点比较抽象,传统护理技能操作训练难

  /以模拟,新生儿护理理念、技术、设备日新月异,操作标准与要求更新快,同时很多学生没有接触新生儿的经历,对新生儿出生的概念仅来自影视或文学作品。学生对新生儿基础特点理论知识缺乏学习兴趣,但动手意愿比较强,因新生儿科室环境的特殊性,教师难以带学生进行临床现场观摩。1.1.2教学内容分析。(1)教学内容。依据高职办学宗旨,对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结合“1+X证书”制度,以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为主线,基于儿科护理岗位工作任务,并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将课程内容整合为3个模块,有3个学习单元,14个学习任务。(2)教学目标。基于职业岗位需求、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设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能描述新生儿分类、生理特点和一般护理措施;能描述新生儿即时处理步骤,能叙述足月儿与早产儿的区别;能叙述阿氏评分标准;能说出窒息复苏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能描述新生儿沐浴和抚触的操作前准备,能叙述新生儿沐浴和抚触的注意事项,能叙述窒息复苏的评估内容。②能力目标:会识别足月儿与早产儿,能运用有关知识制订新生儿常规处理计划并为新生儿及其家庭提供整体护理,能根据阿氏评分标准为新生儿正确评分;能准确判断窒息程度并规范操作窒息复苏;能正确进行新生儿沐浴和抚触操作前准备;能独自完整、流利进行新生儿沐浴和抚触操作;能团队合作演练窒息复苏。③情感目标:培养安全意识、信息素养,树立爱婴观念,培养临床思维能力。(3)教学重、难

  /点。①教学重点:早产与足月儿的区别,窒息复苏流程,沐浴抚触操作过程。②教学难点:新生儿即时处理步骤,新生儿窒息复苏操作,具备初步辨识新生儿窒息程度的能力,同时关注社会热点,即新生儿早期保健、人文关怀等。1.2教学策略。1.2.1教学方法。本次课的教学理念运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结合学情特点,以案例为载体,新生儿护理为主线,科学设计课前导学、课中学练、课后拓展教学环节,采用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教室与实训室互相融合的多元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做中教、做中学,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课堂教学依托课程网站、虚拟仿真软件等,突破教学重、难点,运用示范教学、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等方法,将教学过程延伸到课后。1.2.2教学设计思路。课程内容以“家庭为中心”及“儿童发展理论”为主轴,具体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人际沟通技能和心理护理技能三大护理核心能力为主要任务。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合理采用各种教学策略,同时借助儿童护理网络教学平台、微课、动画等信息化资源及手段,提高学生新生儿护理操作技能,引导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构建高效课堂。1.2.3教学资源。授课地点为儿科护理实训中心,中心创建仿真教学环境,配置触控一体机、录播系统、无线网络等。以循序渐进、稳步提高为原则,采取选用、引进和自编相结合的措施进行教材建设。选用教材是“十三五”规划教材《儿科护理学》第三版,将

  /内容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行业标准,“1+X”证书制度和技能大赛相关要求,重新整合原有章节,结合具体临床病例,遵循护士实际工作流程开展项目教学。我校妇儿教研组成员制订配套的实训大纲,编写《实训指导手册》。此手册每一个实训项目附有考核程序标准,同时在每项护理操作中设置了操作场景,要求学生将自己置身于具体情境中进行操作训练。

  2教学实施过程

  2.1课前导学。学生登录超星平台,自主学习本课相关导学资源,明确教学目标,了解学习任务、熟悉操作步骤。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新生儿的特点,并完成在线测试,教师根据学生测试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2.2课中学练。教学中借助超星平台,直播医院助产新生儿工作场景,使学生真正“进入临床”“融入临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并讨论,制订处理流程图,上传超星平台。随机选择一组学生展示本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补充及提出修改意见。接着教师进行示范操作,学生体验即时处理场景,然后学生实操演练,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最后随机抽取小组进行现场模拟演练,教师担任标准化病人,师生共同点评、连线专家点评,归纳要点,同时开展远程职业体验,让学生看到弱小的新生儿独自面对NICU的医疗环境,培养同理心。2.3课后拓展。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对课程内容进行延伸思考。学生领取仿真婴儿(会哭闹、饥饿、夜哺

  /等)回宿舍进行为期一天一夜的连续照护,连续照护过程中学生及时记录感受并在结束后进行座谈,谈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教师聆听并依次指导学生移情和慎独的照护理念,要做到以婴儿为中心,并根据其特点关怀照护对象。儿童节、儿童疾病防控日组织学生举办相应主题的小讲座、制作宣传海报、自制科普宣传资料、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等,把学习延伸到课堂外,并计入考核,真正了解新生儿护理特点,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爱婴观念,将人文关怀渗透到每个护理细节中。2.4教学评价。基于互联网平台,采用“线上+线下”评价、“期末+过程性”评价、“知识+能力”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式。学生使用新生儿高级模拟人进行学习成果展示,案例情景模拟和高仿真外观及生命体征数据显示,让学生体验NICU工作的急迫性和重要性,教师也可通过结局指标获得直观感受、客观评价。此外,综合实训采用OSCE模式,由监考人员从病例库中抽取病例并最大化模拟新生儿病理、生理变化等,并为学生提供操作所需物品,让其自主分析病情并进行护理操作,考核其案例分析、专业操作技术和护理措施实施能力。

  3教学效果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本次教学对象中,80%的学生对“学会知识”“获得技能”“激发兴趣”3个方面的正面评价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学生,主要表现为:(1)学生课堂主动提问和自行开展讨论

  /的学生明显增多。(2)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明显提高,完成作业的正确率和技能考核的熟练度均有所提高。(3)学生独立思考与分析能力增强,能及时发现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可积极探索解决办法。(4)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实践能力得到加强,能在实践中不断自主创新,有很多创意和想法。另外,学生人际沟通技能和心理护理技能均有所提升。

  4特色与创新

  4.1教材重构。教材章节设计中,新生儿内容与常用护理技术进行重新整合,同时为培养学生临床护理思维,将教学设计与临床实际场景任务相结合,如将“新生儿护理内容”设计连续性案例:新生儿出生后的即时处理—常规护理—连续护理,创设教学情景,将教学主线设计为“新生儿降生记”—“准妈妈的担心”—“争分夺秒要他哭”—“从揪心到平安”。4.2融合多种信息手段。以儿童护理网络教学平台、智能互动版小儿急救模拟人及多室合一系统为载体,整合学习资源,以学生为主体,有效实现学生“学中做、做中学”的目标。差异化的教学和多元化的评价更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真正实现学习工具智能化、学习要求差异化、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评价多元化。4.3渗透“以职业为导向”的素质教育。在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播放窒息患儿急救视频,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患儿病情的危急、家属的恐惧和医护人员抢救患儿的紧迫感,培养学生的同情心与责任感。在课

  /后通过儿童节、儿童疾病防控日组织学生举办相应主题的小讲座、制作宣传海报、手绘科普宣传资料、参加社区实践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培养学生爱婴观念。4.4评价方式多元化。教学评价上,构建了课前、课中、课后评价相结合的、注重学习全过程的综合评价体系。教师、学生、临床专家评价共同参与学生专业信念价值、专业知识技能与人文关怀素养能力的实时、多元评价。

  5反思与改进

  5.1不足之处。(1)案例情境及标准化病人模拟欠真实。(2)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缺乏沟通交流,学生应变能力及对新生儿的人文关怀有所欠缺。(3)考核流程不够规范化。(4)同一小组中个别学生存有依赖心理,小组任务参与程度较低。5.2改进思路。(1)鼓励教师积极完善知识结构,主动关注课程新的知识点,从而达到自我完善和提高,为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做好必要的准备。(2)组织教师进行统一标准化病人培训。(3)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监测学生表现,并在教学评价上予以体现。

  /7

篇五:儿科课程思政示范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案例——《临床技能学》

  一、课程简介

  《临床技能学》遵循新时代医学教育目标,课程以学生为中心,聚焦临床思维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初级临床能力的核心培养目标,将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构建成为“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模拟教学平台,转变单一的操作技能教学,开展任务/项目驱动的沉浸体验式模拟教学(project/task-basedsimulatetraining)。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课程深化课程思政教育,强化“医文结合”、“医工结合”。挖掘教学内容蕴含的思政元素,找准教学契合点和融入点,匹配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授技能的同时融入思政教育,培养学生掌握规范的临床操作技能,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职业精神,树立有情怀、敢担当、有温度的优秀医者品质。

  课程教学内容分为操作技能和非操作技能两大类31项,教学团队制作教案、课件、操作视频、虚拟仿真教学项目,编写《临床技能学》课程思政素材集、教学案例集和《临床操作技能SOP》,建立SPOC;引进虚拟病人临床思维训练系统、AR技术模块,结合大学慕课、“实验空间”等公共平台资源,构建了虚实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的多元化教学架构。常态化开展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5+3”一体化、全英班以及儿科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专业的全模块教学,建1立了法医学、康复治疗学、医学检验技术等专业的临床技能教学模块。

  二、思政元素

  1.急救技能培训,锤炼不惧危机、科学施救的健康中国护卫者,树立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2.案例情境模拟,体验敬佑生命、厚实人文底蕴的仁心仁术,培养充满温度的良医素质。

  3.操作技能实训,践悟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磨砺思维严谨、技能精湛的大医“工匠”。

  三、设计思路

  课程属于专业实践类,采用小组教学,以项目或任务的参与体验式学习为特点。按照模拟教学原则和BOPPPS教学设计方法,课程制定统一的教案框架,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建立思政教育素材集,方便教师参考使用。课程学习分为课前、课堂、课后三部分。

  课堂教学包括教学引导、分组练习、练后复盘三个环节。在引导环节组织讨论,引发思考、激发学习动机,巩固基础知识;分组练习中指导学生端正态度、认真训练,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完成项2目和任务;复盘环节引导学生回顾反思,厘清改进方法,感悟和筑牢理念信念和价值观,规范行为和素质。通过理论讲授与实训体验相融合,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统一,思政教育自然融入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学思并重、知行合一。鼓励学生参加课外义诊和公益培训等社会实践,进一步锤炼能力和素质,以达到思政教育发于课内,育人效果向课外及未来发展延伸。

  四、实施案例

  (一)责任担当、敢做善为的课程思政感悟

  在急救技能教学中以临床教师勇于救人的事例导入,以身边人身边事为榜样,激发学生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引用高质量心肺复苏技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科学数据,强化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匠人精神;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对见义勇为的保护条款,引导学生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敢救、会救、能救”的自信和勇气。

  (二)“做中学、学中思”的课程思政体验

  医学人文和沟通技巧的学习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分享、集体讨论的方法,课程精心设计的案例既有源于临床的真实性,又扣准内容相关的思政元素。要求学生在扮演医生、护士、患者或家3属时,要将课前学习的相关知识运用到参与和体验的行动活动中。学生们在课堂规则的指导下主动思考,在活动中表现出同理心、倾听和关爱等职业素养。小组分享和讨论中得到促进和反思,加强了思政教育效果。

  (三)突破惯性思维的课程思政认同

  外科基本操作的“缝合打结”是对学生有相当挑战性的项目,要做到操作有“行云流水”之势,需要比较枯燥的反复练习。训练间歇,教师给学生讲述“难以抹去的疤痕”的问题案例,分析不良事件的经验教训;介绍“刻意练习”与“一万小时定律”学习规律,激励和启发学生调整学习方法,刻苦训练。患者至上、敬佑生命成为学生自发的认同。

篇六:儿科课程思政示范

  

  课程思政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摘要:由于儿科护理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课教师需要在传授儿科护理知识的同时,需要基于课程实际,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更快的适应未来的岗位。在新医科教育背景下,需要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育。基于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挖掘儿科护理教学课程的思政元素,以此来提升课程思政的教育水平。基于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可为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提供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课程思政;儿科护理教学;探索与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41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伴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如果学生缺乏良好的判断力,易受错误思想的影响。传统的儿科护理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创新精神得不到很好的体现。因此,为了提升儿科护理教学效果,需要引入思政元素。在培养学生专业理论的基础上,重视思政教育的开展,思政元素需要立足高质量儿科人才需求,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探索具有儿科教育的思政模式。

  1课程思政对教师的要求

  对儿科护理教师来讲,立德树人是责任。由于儿科护理教师并没有接受过规范的思政教育,所以在开展思政教学中,就需要教师积极提高人文教育能力,并根据多媒体了解时政热点。同时,可邀请思政教师为儿科护理教师进行思政培训,促进教师政治意识的提升,并提高了其对政治的敏锐度。基于课程思政教育,教师承担的责任更多。在实际教学中,需要传授好儿科护理专业知识的同时,把思

  政教育渗透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提高自己专业能力,还要不断的进行自我充实,以此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2教学设计

  在儿科护理教学中,需要做好学情分析。通过学情分析,完成临床专业整合课程学习。教学过程课前需要教师编写课前指南,发布于线上平台。包括学习目标、学习要求、文献查阅方法等。学生完成任务并整理问题,教师进行指导。教师逐层递进,采用情景案例、问题探究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学习。基于教学目标的设定,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融为一体,教学目标应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责任感,建立为儿科奋斗的理想。注重临床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告知学生知识重难点,了解学生的基础能力,聚焦目标适时调整授课的深度。以提问的方式,采用覆盖全员的前测,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参与式学习是主体部分,把专业课的思政元素体现在与积极的互动教学中。同时注重信息化教学,运用在线平台和信息化工具,建设微课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常态化推进。课堂中运用微助教工具,及时获取学生反馈,基于虚拟实验室让学生练习,使教师和学生成为儿科护理教学的共同体。同时,需要让学生了解学科的发展,面对儿科护理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能更加深刻的理解。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理解儿科护理,课前在线上平台布置思维导图作业。各小组选取代表分享,学生进行点评。锻炼学生自学能力,并且提高了学习积极性。采用信息化的工具,提高了儿科护理教学效率。在知识传授思维训练中,融入课程思政,让学生体会前辈的探索精神。在疾病诊治中的感悟分享,并正面引导学生,让学生体会对临床观察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采用病案分析,让学生更有参与感。与学生分析儿科护理,及时检测学习效果,对学生起到正向的引导作用[1]。

  3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教师在讲授儿科护理知识的同时,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让学生给予患儿耐心的护理。基于儿科护理与职业道德相结合,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构建儿科护理思政体系。深化学生对护理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促进学生职业修养的提升,使学生在未来可以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根据儿科护理的需要,邀请专业人员来现场答疑解惑,加强对护理的正确认识,创设出真实的儿科护理情境,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在儿科护理教学中,通过学校护士礼仪,培养儿科护理的责任心,使其充满强烈的使命感,树立热爱儿科护理的情怀,实现课程思政的儿科护理教学效果。在儿科护理教学中,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重点,将思政贯穿在教学全过程。学生如果仅具备护理知识是不够的,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儿科护理工作开展的根本前提。根据儿科护理来看,由于过多的在学生的专业知识点,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养,导致对儿科护理没有强烈的认同感。对此,将课程思政与人文素养相结合,基于角色扮演,考核人文关怀能力。通过师生的交流,考核学生是否具备人文关怀能力,根据考核对学生进行评价,有利于掌握学生人文素养水平。以实训践行人文理念,教师在模拟临床操作中,对操作时人文关怀缺失的行为,要及时纠正,树立正确的人文思想。开设多种选修课,丰富人文素养知识。儿科护理教学更需要加强对儿童心理学的学习,若没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将有可能导致人文关怀不足。对此,让学生通过选修课,帮助学生了解更多人文素养。为了增加教学效果,还可以开设游戏室,按照儿童的爱好创设。作为儿科护理教师,在授课的中融入思政教育,阐述护理人员应具有的人文关怀理念,通过课程思政的深入,增强学生对于儿科护理的自豪感和认同感[2]。

  4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挖掘儿科护理教学思政元素,从职业精神、人文素养维度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并不断强化医者精神。由于儿童表达能力弱,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正确引导学生以大爱精神关爱儿童和家庭。发扬前辈创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理想信念。基于儿科学的发展,增强儿科护理的使命感。立德树人通过身教,向学生传递正向的信念。引导和培养学生甘于奉献的医者精神,把患者的生命放在首位,激发学生对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在学习儿科护理中的创新能力。儿科护理学教师要坚守专业定位,深入思政教育教学,提升儿科护理的职业情感,明确合格护士的自身价值,基于对患儿人文关怀的强大力量,增强学习积极性及认同感[3]。

  5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儿科护理课程思政是有意义的现代化教学模式,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开展有效的评价是更好改革重点。评价是基于学习效果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考核学生在专业知识中所展现出的爱岗敬业美德。教学效果评价是采取问卷调查,包括教师品德和德育能力等,调查学生对教学满意情况。反思研究中的不足之处,不断优化儿科护理教学思政的改革方案。有效的评价对考核学生知识,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提高学生的护理能力[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积极挖掘思政元素,做好儿科护理教学学情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与专业素质。此外,教师需要重视师德教育,基于教育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构建儿科护理教学特色的模式,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重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儿科护理教学的融合,启发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并不断反馈总结。思政教育也须及时反馈,增强课程思政的理论性和针对性,让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思维习惯,把思政核心内化于心。基于儿科护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结合,把思政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使学生更能接受,并且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芳,宫莉,韩利英.课程思政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2(05):113-116.

  [2]张慧文,徐淑芹.课程思政视角下“儿科护理学”教学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21(12):129-132.

  [3]张雪琴,张玮,单炜,李垠垠,陈红梅,高静.基于儿科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根源分析高等院校儿科护理学教学应对策略[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2(04):13-15.

  [4]解源源,孙伟娟,杨赛楠.将“思政”元素融入护理专业儿科护理学教学的实践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21):140-141.

篇七:儿科课程思政示范

  

  《外科护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

  (健康与社会关怀学院

  课程负责人:夏凡林、高仁甫)

  一、课程设置

  《外科护理》是高职护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开设于二年级第二学期。在临床护理岗位群中,外科护理岗位主要面向外科病房、手术室等,要求护生能依据整体护理模式按照护理程序对外科病人进行护理评估、提出护理诊断/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和护理评价等。本课程与《内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专业课一起构成培养临床护理能力的课程,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起重要的支撑作用。通过深入挖掘提炼外科临床和课堂中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和德育功能,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推进,让学生在培养丰富的护理知识和精湛的护理技能的同时,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观念,培养学生“医德高尚、爱岗敬业、慎独自律、团队协作、友善关爱”的职业素养,让课堂真正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阵地,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

  二、教学目标

  《外科护理》课程是提高学生临床护理工作核心能力的重要部分。在学习《外科护理技术》的过程中,还要求护生热爱病人、敬畏生命;在评估患者时,护生应展示与患者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对每项护理技术操作动作应轻、稳、准和连贯,并能通过动作传递情感,表现出优美、关切和高度的责任感。因此,课程思政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在原有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与情感目标相结合的基础上,推动“德融课堂”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创新课程思政,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课程建设中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将家国情怀、国际教育、工匠精神、护理伦理、职业素养等有效渗透,基于“与护理工作结合,培养外科护理学应用能力”的课程目标。

  三、教学内容设计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遵循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原则,根据护士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技能型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调查及外科护理工作任务为依据设置本课程。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护理工作发展需要和完成成人护理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融入国家执业护士资格标准的相关要求;课程内容的组织按照临床外科护理工作流程为线索来进行设计,包括外科常见病症护理、围手术期患者护理、颅脑疾病患者护理、颈部疾病患者护理、乳房疾病患者护理、胸部疾病患者护理、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护理、外周血管疾病患者护理、泌尿系统1患者疾病护理、运动系统患者疾病护理9个学习任务。

  在课堂教学中,围绕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建设目标,充分寻找外科护理课程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有机融入教学中,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典型案例等教学素材的设计运用,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将专业性职业伦理操守和职业道德教育融为一体,将正确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做到专业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共进,给予其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从而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表1课程内容、要求及思政映射与融入点

  序模学习任务

  教学知识点

  技能学习

  与能力培养

  思政映射

  与融入点

  学时

  理论

  实训

  号

  块/项目

  水和钠的代谢紊乱,钾的代谢紊乱,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的健康史、身心状况、护理诊断、护理措施。休克概述。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的健康史、身心状况、护理诊断、护理措施。麻醉前护理、部位麻醉及护理、全身麻醉及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手术室环境与物品准备。手术人员准备、病人护理。手术室的无菌操作原则及手术配合。

  11.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病人的护理

  2.营养支持病人外的护理

  科3.外科休克病人护的护理

  理4.麻醉病人的护基理

  本5.手术室护理工技作

  术

  6.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

  技能学习:

  术前手术区皮肤准备;外科手术护士穿脱手术衣、戴脱无菌手套

  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要表现出严格的无菌观念,工作认真负责,动作灵活敏捷;能在护理过程中有无菌观念;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的团队意识。

  思政映射:

  热爱工作,敬业精神,职业道德

  融入点:

  通过对“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大讨论,开展16辩论赛等形式,增进学生热爱护理的使命感;在实训教学中渗透职业精神。

  2221.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2.损伤病人的护理

  普3.肿瘤病人的护外理

  科4.急性化脓性腹护膜炎与腹部损伤理病人的护理

  技5.胃十二指肠疾术

  病病人的护理

  6.急腹症病人的护理

  7.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外科感染概述。软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全身化脓性感染、特异性感染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创伤的健康史、身心状况、诊断检查、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烧伤的健康史、身心状况、诊断检查、护理诊断、护理措施。蛇咬伤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急救措施及治疗护理。清创术与更换敷料。肿瘤病人的病因、预防及护理措施。常见胃十二指肠良性疾病概述。急腹症常见疾病及特点。下肢静脉曲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健康史、身心状况、诊断检查、护理诊断、术前术后护理措施。

  思政映射:

  严谨的工作态度,爱国(爱人民、爱病人)。

  技能学习:

  融入点:

  外科拆线与换药

  1.通过视频示能力培养:

  范、教师操作能在护理过程中示教,让学生有无菌观念和爱感悟临床护士上观念,具有严谨“严谨”的工求实的工作态度,作态度;

  表现出对病人的2.通过学生操同情、尊重与关作练习时与互爱。

  相充当模拟患者,让学生对患者感同身受,从而自主关爱患者,具有爱伤观念。

  2223甲状腺、乳腺外科护理技术

  1.颈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2.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

  思政映射:

  职业伦理;友善关爱

  融入点:

  1.情景驱动-角技能学习:

  色扮演,让学乳腺癌术后患肢甲状腺肿瘤、甲状腺功能生从伦理、道锻炼

  亢进症的健康史、身心状德、职业素养能力培养:

  况、诊断检查、护理诊断、方面去自主判护理中表现出对护理措施。急性乳房炎、断作为一名护病人的同情、尊重乳癌、的健康史、身心状士如何保护患与关爱;护理中注况、诊断检查、护理诊断、者隐私;

  意保护病人隐私,护理措施。

  2让学生就乳癌表现出对病人的术后功能锻炼同情和关爱。

  排成视频发布朋友圈,扩大宣传,传播“仁爱”精神。

  7134神经外科护理技术

  1.颅内压增高病人护理

  2.颅脑损伤疾病病人的护理

  技能学习:

  脑室引流护理

  颅内压增高、头皮损伤、能力培养:

  颅骨损伤、脑损伤的健康在工作中表现出史、身心状况、诊断检查、爱伤意识,关心体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贴病人。

  思政映射:

  慎独自律;以人为本

  融入点:

  针对颅脑疾病多有意识昏迷症状,如何在病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操作,没有监督还要不要做到规范、严谨等,采用“头脑风暴滚雪球”展开讨论,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课内演讲比赛,将“慎独自律”内化于学生内心。

  515心胸外科护理技术

  1.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2.肺癌病人的护理

  3.食管癌病人的护理

  肋骨骨折及血、气胸、心脏损伤、肺癌、食管癌的健康史、身心状况、诊断检查、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思政映射:

  精益求进;临危不乱的大局意识

  技能学习:

  融入点:

  胸腔闭式引流护营造急救现场理技术

  混乱的场景能力培养:

  (学生课前拍急救现场表现出摄小品、情景良好的应急能力剧),课中一并在护理中表现起观看,提出出对病人的同情、问题引发同学尊重与关爱。

  思考,如何

  “忙而不乱、忙而有序”,进一步引出技术是立身之本。

  6241.肠梗阻病人的肛护理

  肠2.腹外疝病人的外护理

  科3.阑尾炎病人的护护理

  理4.肛管疾病病人技的护理

  术

  5.结直肠癌病人的护理

  思政映射:

  平等关爱;慎技能学习:

  独自律

  腹外疝、腹部损伤、急性胃肠减压护理技融入点:

  化脓性腹膜炎、肠梗阻、术

  通过视频示结直肠癌、急性阑尾炎、能力培养:

  范、课中奉贤肛裂、直肠肛管周围脓进行操作过程中,区中心医院外肿、肛瘘、痔、的健康史、能注重与患者进科见习观看临身心状况、诊断检查、护行有效沟通,善于床操作——虚理诊断、术前术后护理措思考和判断,做到实结合,体会施。

  平等关爱、慎独精临床生活护理神。

  的重要性,在见习中体悟职业精神。

  技能学习:

  T管引流护理技术

  原发性肝癌、门静脉高压能力培养:

  症、胆石病、急性胰腺炎、具有高度责任心胰腺癌的健康史、身心状及良好护患沟通况、诊断检查、护理诊断、能力;关爱患者、术前术后护理措施。

  动作轻稳,确保患者舒适与安全。

  思政映射:

  同理心,友善关爱

  融入点:

  通过护理案例讨论,让学生学会与患者共情,主动关爱患者。

  思政映射:

  文化自信,终身学习。

  融入点:

  通过观看“泌尿外科”机器人手术,增进对我国外科技术的自信,同时引导学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1027肝胆外科护理技术

  1.肝脓肿病人的护理

  2.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

  3.胰疾病病人的护理

  6281.泌尿系统损伤疾病病人的护理

  泌2.尿石症病人的尿护理

  外3.肾结核病人的科护理

  护4.泌尿、男生殖系理统肿瘤病人的护技理

  术

  5.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的护理

  技能学习:

  肾、膀胱、尿道损伤。肾、膀胱冲洗护理技输尿管、膀胱结石、肾结术

  核、前列腺增生症、膀胱能力培养:

  癌、肾移植上述病人的健在工作中表现出康史、身心状况、诊断检爱伤意识,关心体查、护理诊断、术前术后贴病人,尊重病人护理措施。

  保护隐私。

  102591.骨折病人护理

  2.关节脱位病人骨的护理

  科3.骨与关节感染护病人的护理

  理4.颈肩痛与腰腿技痛病人的护理

  术

  5.常见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技能学习:

  骨科概述。四肢骨折、脊小夹板术、牵引柱骨折及脊髓损伤、关节术、石膏绷带固定脱位、腰腿痛、颈椎病、术病人护理

  骨与关节感染、骨肿瘤、能力培养:

  断肢(指)再植的健康史、操作过程中,表现身心状况、诊断检查、护出爱伤意识,关心理诊断、术前术后护理措体贴病人,促进康施。

  复。

  表2教学活动设计参考

  思政映射:

  爱伤观念,爱国(爱人民、爱病人)。

  融入点:

  通过视频观看,引发共鸣,从而自主关爱患者,具有爱伤观念。

  82教学活动名称

  教学活动一:

  “治疗重要?&护理重要?”班级辩论赛

  教学活动设计

  1.教师课中引入活动主题,向学生描述辩题,给定辩论规则等,给出学生两周准备时间;

  2.辩论赛以班级PK形式进行,每班选出6位辩手;正反方深入辩论,其余学生作为评委;辩论结束,同学通过学习通打分平台投票,适时呈现结果;

  3.教师请同学发表参与及观看体会等,深入交流;

  4.教师进行归纳总结,突出思政德育等主题,增进学生热爱护理的使命感,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参考学时

  2教学活动二:

  1.教师通过案例导入主题,引出实训任务;

  胃肠减压病人护理

  2.学生观考“胃肠减压操作”视频,然后讲解操作重点和注意事项;

  3.教师布置实训任务;

  4.学生6人一组,进行病例讨论,明确胃肠减压目的、操作要点,注意事项等,每组选派代表汇报结果并互相交流心得体会。

  5.教师巡回指导,并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最后根据学生操作情况进行归纳总结。

  6.课中见习,学生深入奉贤区中心医院外科见习观看临床操作,体会临床生活护理的重要性,在见习中体悟职业精神。

  2四、教学组织与实施

  (一)教学条件

  1.师资条件

  理论课以自然班为授课单位,由校内专任教师承担,两名教师均为讲师职称,均有医学、护理专业背景;实践课采用模拟教学+实训室团队带教方式进行。团队教师均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与高尚的职业道德,近三年均具备不低于3个月的临床实践、进修经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关系融洽,教师言传身教,强化外科护理理论教学,将课堂主渠道功能发挥最大化,扭转专业课程教学重智轻德现象。

  2.校内实训基地条件

  配套模拟实训室,教师指导学生在进行模拟操作时,将诚信、严谨,友善关爱的职业道德精神隐性渗透给学生;贯彻理论联系实践原则,认真掌握基本技能。

  3.校外实训基地

  外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主干临床课程,分为理论学习、临床见习、毕业实习三个阶段。在学好理论和实践基础上,还通过顶岗实习,在临床优秀带教的指导与身教下,将爱岗敬业、平等待人、团队协作,仁心仁术的职业道德精神内化给学生。

  (二)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教学和教学实践环节相结合,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典型案例等教学素材的设计运用,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将专业性职业伦理操守和职业道德教育融为一体,强调外科护理学的应用,在联系病例中学活知识,突出核心价值观等德育教育。

  1.重视启发式教学,充分运用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提高讲授艺术,注重逻辑性、条理性、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潜能,提高教学质量。

  2.强化课堂讨论,通过案例讨论、医学相关思政热点问题讨论、学生自拍医疗相关视频讨论等方式进行课堂思政教育。通过病例引导和教师指导下的课堂讨论、资料查询、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分析、讨论外科护理学有关问题,学习外科护理学相关知识。讨论中,引导学生思考和发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时点评。

  3.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程讲述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录像机、投影等设施,力求将大量的知识生动形象地传授给学生。扩大教学的知识的容量,增强趣味性。

  4.对接职业岗位,实施学期中医院专题见习,根据课程需要,全面实施学期中医院专题见习,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观察临床护理工作,完成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促进学生护理职业精神的培养。

  (三)教学资源

  1.教学多媒体课件不断完善

  从原来的以教材上的黑白图片文字为主的幻灯片,发展到目前的立体彩色图片以及交互式习题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可视性强、趣味性大,注意搜集整理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先进事迹,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从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3.注重开发辅助教学资源

  视听光盘、教学仪器、多媒体仿真软件、模型、标本等常用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联合开发手机交互网络课堂

  与附属中专护理教学团队联合开发《外科护理学》手机交互课堂,基于外科护理岗位工作任务的优质网络课程,最终形成基于外科护理岗位工作能力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实训指导、教学活动设计、电子课件、综合习题库以及案例展示、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库、参考资源等教学资源,为护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理念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五、考核和评价

  通过课程思政理念的渗透,课程考核围绕核心价值素养、职业能力、知识理论等三位一体;以学习目标为评价标准,采用多元化评价,结合课堂提问、学生表现、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成绩等,强调课程综合能力评价,结合护理个案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关注学生的动态成长和核心价值观的塑造。

  1.基于信息化,通过手机APP记录学生学习的心路历程

  结合医护时事热点、案例情景,要求学生每周进行心得体会记录,通过手机APP记录并上传,生成主题讨论词云,课堂中进行“关键词教”反馈交流。

  2.“德融课堂”,完善和修订《外科护理实训指导》

  围绕外科护理课程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其有机融入实训项目考核中并逐年修订和完善,加入人文关怀、爱伤观念、沟通交流等评分点,将专业性职业伦理操守和职业道德教育融为一体,将正确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做到专业技能和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共进。

  3.立足课程思政内涵,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在原有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与情感目标相结合的基础上,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课程建设中去,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发挥评价的正面鼓励和激励作用。

  六、课程建设成效

  1.积极打造“三全育人”的外科护理教学团队

  外科护理教学团队积极开展教研室活动,专题开展专业课程思政讨论,提高全体教师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使每一位团队教师都承担一定的育人责任,推动“德融课堂”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创新课程思政,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课程建设中去,组建了一支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外科护理教学团队。

  2.丰富、完善了以“课程思政元素”特点的立体化外科教学体系

  围绕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建设目标,充分寻找外科护理课程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整理汇编《南丁格尔获得者的故事集锦》故事集,搜集、完善视频资源库、图片库等,为下一步更好开展课程思政2.0改革提供了丰富素材。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临床新知识、新技术、以及生物医学发展趋势,完善以“课程思政元素”特点的立体化外科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强化学生职业体验,完善职业精神评价

  为配合“课程思政”为引领的外科教学改革,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教学中引入“高龄体验”等职业体验模块,让学生扮演、感受老年人的生活状态,以激发学生的岗位认知;同时在实践考核标准中融入了职业态度评价,,注重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爱伤观念、护理程序等的运用,强化学生整体服务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篇八:儿科课程思政示范

  

  课程思政在《儿科护理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

  儿科护理学是当前临床护理类领域中的重要课程,其中课程思政的运用势必会极大的提高课程的效率,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具体来看,将课程思政引入到《儿科护理学》教学与学习中,它不但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友善,加深对学生学习内容的理解,同时促进学生较好地参与到护理学的教学活动中来,可以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成果。

  首先,课程思政能够有效调节师生关系,构建良好教学氛围,增强教学活动的吸引力。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参考资料和系统性的知识,以此来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足,并增强学生之间的友谊,使学生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能得到真正的营养和感受。

  其次,在《儿科护理学》课堂上,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把课堂上所讲解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运用护理学的相关知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还可以为学生安排一些模拟护理的实践活动,帮助他们掌握和掌握从业技能,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知识。

  此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反馈护理知识的学习成果,据此来更新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_(表一),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定期测试,及时调整护理理论和实践课教学进度,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成果。

  综上所述,将课程思政应用到《儿科护理学》教学与学习中,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使学生能更认真负责地对待课堂学习,激发兴趣,加强实践性学习能力,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成果。在此,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入,护理学的课程思政也有了新的发展,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更好地控制学习进度。

篇九:儿科课程思政示范

  

  高职院校儿科护理课程思政教学探讨

  随着我国医学事业与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儿科护理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高职院校儿科护理课程的思政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手段,这也是提高儿科护理专业人才素质的必修课,需要进行深入探讨。

  一、儿科护理课程思政教育的意义

  1.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与道德素质

  通过思政教育,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思想觉悟,为学生的未来人生指明方向。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实践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提高学生们的道德素养。

  2.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

  在儿科护理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可引导学生注重职业道德意识的养成,强调医疗人员的职业责任和使命感,提高护理工作者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们避免职业道德方面的失误,还能让他们在未来职业生涯中更好地为儿童健康服务。

  3.促进学生与儿童的沟通和交流

  儿科护理课程的开展,除了是一门医学科目,还是一门需要与儿童密切接触的学科。在这一过程中,思政教育的开展可以强调学生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们的敏锐度,提高学生们与儿童的沟通技巧,加强双方之间的交流。

  二、怎样开展儿科护理思政教育?

  1.增加思政教育课程的设置

  高职院校的儿科护理课程的思政教育不应该是零散教育,而是应该有具体的思政教育课程设置。可以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规划和生涯规划》等思政教育课程,纳入到儿科护理课程中进行开设,有效地将思政教育与儿科护理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2.加强职业道德的讲授

  3.促进学生的实践教育

  通过实践教育,在儿科护理过程中,可以增强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理解和认识。通过与儿童的接触和交流,学生们能够更深刻地了解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而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同时,将学生的观察、记录、统计等专业技能,有机地融入到实践教育中,提高职业技能水平,更好地为儿童服务。

  结语

  高职院校的儿科护理课程思政教育是培养优秀儿科护士所必需的,也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意识,学生才能成为合格的医护人员,更好地服务儿童健康。

篇十:儿科课程思政示范

  

  儿科护理思政案例范文

  儿科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对于小儿的护理,其责任至关重大。作为儿科护理师,要掌握护理技能,同时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提高儿科护理的服务水平,为小儿提供更好的护理。

  儿科护理具体思政案例有以下几点:

  一、建立健康文化

  儿科护理应该建立健康文化,充分开发小儿的潜力,宣传预防保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发展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

  二、健全护理体系

  建立儿科护理体系,对婴幼儿的护理、病情评估、护理计划、护理实施、护理效果评价等各个环节进行统一管理,以便更加有效地完成护理任务,使护理更为准确、高效。

  三、完善护理机制

  要完善儿科护理机制,完善护理制度,建立护理模式,完善护理机制让护理更加规范,解决护理过程中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护理的质量,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四、提高护理技能

  儿科护理需要护士具备足够的专业护理技能,不断提高护理技能,在充分了解婴幼儿的生理特点的基础上,掌握正确的护理技巧,以便更好地为宝宝提供护理服务。

  -1-

  五、更新护理理念

  针对护理技术日新月异,不断培养专业化水平,更新护理理念,按照现代护理理念,在护理实施过程中,将尊重小儿自身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作为护理工作的重点,实施人性化护理。

  六、加强教育培训

  定期组织儿科护理师进行专业培训,深入学习、熟悉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加强护理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护理水平,为婴幼儿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以上是儿科护理思政案例范文,儿科护理是为了确保每个小儿都能得到优质的护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要建立健康文化,建立完善的护理体系,完善儿科护理机制,提高护理技能,更新护理理念,加强教育培训,保证宝宝得到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为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尽心竭力。

  -2-


推荐访问:儿科课程思政示范 儿科 示范 课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