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9篇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脱贫攻坚 > 文章内容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9篇

2022-02-22 19:53:18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9篇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篇1

假如今年的你39岁,丈夫病故、父母离世、无儿无女、身处异乡,你是选择庸庸碌碌虚度剩下的人生,还是在奋斗之中书写新的人生华章?39岁的张桂梅选择了化悲痛为力量,扎根小城华坪20余载,把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通过爱心倾注到当地的教育事业之中,带领1600多名贫困女学生走出大山,撒播下希望,用责任和担当书写了新时代的“小城大爱”故事。

爱心。“我要用有限的生命、有限的力量为孩子们多做点事。”朴实无华的语言下,蕴含着张桂梅对山区贫困学生最深沉的爱。她把家访当常态,10余万公里的山路被踩在脚下,成为1500多户家庭走访的“垫脚石”,为的就是减轻“山里人出趟门不容易”的负担,了解到每一个学生最真实的情况,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就是要把一颗爱心融化在群众的心田,尤其是对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要通过日常生活、交往,和他们建立友情,从心底打破隔阂,详细了解掌握他们的真实意愿,在千方百计解决实际困难中,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坚定。“党员在,女高就有办下去的希望。”刚刚成立之初的华坪女高,师资紧缺、学生家底薄,被认为是一所“绝对办不下去的学校”。但张桂梅却不信这个“邪”,带着8名教师,其中6名党员,佩戴党徽上课,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把党员教师们内心的澎湃激情转化为坚定信念,造就了独特的丽江华坪“女高精神”,华坪女高也逐渐成为当地学生、家长向往的学校,教育教学成绩日渐显著。张桂梅和学校的党员教师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成功需要无比坚定的信念,我们要从她身上汲取精神养分,对于选准了的方向、认准了的事,要敢抓敢管、敢作敢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奉献。面对接踵而至的各项荣誉,张桂梅始终保持着入党之初的那份初心,把自己微薄的工资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和收养孤儿,把70多万元的奖金全部捐献给贫困山区,一条洗得褪了色的牛仔裤、一件很老气的花衬衫、一双旧旧的黑皮鞋、一副厚厚的近视眼镜,是伴随她多年的“行头”,生活十分清苦。她所有的心思都奉献给了自己最热爱的教育事业。对她来说,“让最底层的百姓看到希望,让所有的孩子享受教育的公平”,奉献理所应当。面对“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华民族谋幸福”的历史使命,我们要以张桂梅这样的榜样为标杆,对标对表,学习她们身上无私奉献的品德与情怀,立足本职岗位,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劲,不讲条件、不计得失,一心一意干好每件工作,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做出我们的贡献。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篇2

战疫斗贫,人才为要。赢取“双场”作战全面胜利、有序有力推动复工复产、促进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在战疫斗贫中,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组织和集聚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技术硬的人才队伍,释放人才技术、智力、资源等优势,为战疫斗贫提供坚实人才保证。

强化政治引领育人才。在战疫斗贫的斗争实践中,一大批院士、专家等优秀人才无畏前行、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矢志报国的家国情怀、砥砺了务实奋斗的时代精神、展现了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优秀人才在“双场”作战中的感人事迹,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成为感召人们奋进前行的力量。坚持在人才队伍中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开展学习典型人才的宣传与学习,教育引导人才树立家国情怀,自觉对标先进典型,汲取成长前行的精神力量。坚持发展所需、事业所要,有针对性地结合医疗事业、乡村振兴等方面的人才需求,制定个性化“培养菜单”,加大人才培育投入,为保障事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输送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

强化担当作为用人才。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无论是夺取抗击疫情胜利,还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都需要更多优秀人才担当作为、发挥作用。改进完善集聚人才的体制机制,完善人才培养、使用和评价和管理等全方位的配套机制,做到以事业留人、环境留人、机制励人,凝聚战胜疫情、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与合力。要树立旗帜鲜明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发现、识别和使用人才的导向,通过把人才放在疫情防控一线、脱贫攻坚前沿进行锤炼,及时把政治过硬、敢于斗争、成绩突出的人才发现出来、使用起来,引导人才涵养想干事、敢干事的自觉,增强会干事、干成事的本领,为“双场”作战筑牢人才基石,凝聚获胜力量。

强化关爱激励聚人才。“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只有关心人才、珍惜人才、爱护人才,才能让更多优秀人才集聚,在“双场”作战中更好发光发热。注重挖掘、总结和宣扬优秀人才先进事迹,营造尊重人才、崇尚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增强他们的职业荣誉感、自豪感、获得感。更加关心关爱投身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一线的人才,及时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解决他们的问题困难,解决日常生活、待遇补贴、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从而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双场”作战前沿,凝聚起战“疫”斗贫的强劲人才力量。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篇3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作为“小木耳大产业”的领路人,国内“南菇北移”“北耳南扩”等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的首倡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探索出了“科技专家+示范基地+农业技术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的食用菌科技扶贫模式。2012年以来,李玉率团队深入全国40多个深度贫困地区,每年280余天奔走在河北、山西、安徽、贵州、云南、陕西等地传授种植技术。推动建立31个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扶持食用菌龙头企业22个,帮扶800余个村、3.5万余贫困户实现彻底脱贫,年产值达350多亿元。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等荣誉。

李玉,现年76岁,是我国食用菌领域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菌物科学和工程产业化研究,是国际药用菌学会主席、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首席科学家、国家援助赞比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首席科学家、全国高校黄大年式食用菌教师团队负责人,吉林省科技志愿服务总队长,2020年“全国最美科技工程者”,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全国农业植物保护先进个人”。他所在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中心团队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食用菌教师团队”“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2019年度先进团队”“全国专业技术先进集体”“全国农业植物保护先进个人”等称号。

初心不变,心系农民。“哪里农民需要,我就出现在哪里”,2012年以来,他不顾70多岁高龄,率队深入全国40多个深度贫困县市进行科技扶贫,每年有280余天奔走在河北阜平、山西临县、安徽金寨等革命老区,云南澜沧、贵州铜仁、新疆阿尔泰等边陲一线,走在崎岖山路、冒着严寒酷暑、克服高原反应,日行颠簸近千公里,“流点鼻血算什么,边疆是他们用血捍卫的”,成为帮助贫困地区、困难群众在蘑菇地里捡钢镚的“财神爷”。面对农村无资金、无技术的窘境,他慷慨捐款480万元,帮助农民从零起步发展香菇产业扶贫。

投身科研,矢志战贫。他在国内首倡“南菇北移”“北耳南扩”等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探索出以“科技专家+示范基地+农业技术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的“五位一体”食用菌科技扶贫模式,打通科技扶贫最后一公里,引领食用菌栽培成为95%的贫困县主导性扶贫产业。2017年,当他得知柞水扶贫出现瓶颈之时,在科技部的组织和协调下,吉林农业大学与柞水县建立了校地合作关系,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不顾“红眼”飞机的辛劳,经过多次调研,针对柞水区域不宜、技术落后、品种不良等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在柞水实施“1153”木耳推进战略,充分发挥李玉院士团队在食用菌产业化方面的科研优势,全面助力柞水县食用菌产业脱贫攻坚。3年多来,李玉院士团队积极开展秦巴山木耳种质资源发育与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深入柞水县全境进行产业调研,对木耳产业把脉问诊,精准对接柞水产业扶贫,全面启动“柞水木耳”品牌打造计划。在深入考察柞水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的基础上,按照“一区一馆五库”的食用菌资源保育与利用的技术体系,为柞水选育出5个宜栽品种(4个黑木耳菌种、1个玉木耳菌种),并实现大面积推广,辐射带动全县9个镇办42个村发展木耳产业,帮助当地建成木耳研发中心1个、木耳菌种生产加工基地1个、木耳博物馆1座,还建成了独具特色的“木耳小镇”,年产木耳菌包可达1亿袋,年栽培规模维持在7500万袋左右,年产干木耳3750吨,实现产值近3亿元,已有3138户贫困户依靠木耳产业稳定脱贫。柞水木耳已入选央视“国家品牌计划”特色产品向全球推介。为了延伸木耳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李玉院士团队先后指导当地建设了木耳深加工产品研发基地,全面开展木耳深加工产品研发,已开发出木耳片、木耳冰激凌、木耳超微粉、木耳菌草茶等多种产品,全面提升柞水木耳产品附加值和市场核心竞争力。此外,李玉院士团队还帮助构建了柞水木耳等食用菌生产加工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识别检测技术体系、质量安全追溯技术体系、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体系和质量安全云数据平台,率先集成应用于柞水木耳产业。截至目前,李玉院士团队已经帮助柞水县编制了柞水木耳生产标准,制定了黑木耳菌包生产、玉木耳菌包生产、黑木耳大棚吊袋栽培、玉木耳大棚吊袋栽培等4项技术规程,为木耳工厂化生产、科学化大田管理、等级划分提供了技术支持;先后派遣科研骨干人员30余人次,开展木耳产业管理和菌包生产等人员技术培训。2019年柞水木耳产业扶贫入选全国10大产业扶贫典型案例。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李玉院士团队加大对柞水木耳产业的科技扶贫力度,继续推广黑木耳、玉木耳轻简化栽培技术,引入先进的栽培模式和栽培机械,扩大木耳栽培技术培训规模,引入为柞水选育的木耳杂交品种,改良传统栽培基质,推动当地农林废弃物循环发展。为柞水木耳产业向智能化、轻简化、机械化发展,提高柞水木耳产业发展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强化科技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努力为柞水木耳科技扶贫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真正把把总书记所提出的‘小木耳大产业’,真正做大、做强、做精、做优,更好地满足对人民美好生活的追求。

带动全国,走向世界。在吉林省,作为食用菌产业技术总负责人,李玉深入到白山黑水开展食用菌科技指导,开启科学家扶持栽培户合作模式,在汪清、珲春等地建起百公里蘑菇科技扶贫长廊,历时30余年打造了黄松甸镇黑木耳产业。他和农民一起摸爬滚打,培育新品种,探索地面摆放全光栽培,推广微孔出耳技术……几年下来,黄松甸镇成为中国知名的黑木耳之乡,如今镇里全部村屯都从事食用菌生产。李玉被当地干部群众称为“木耳院士”“农民的财神爷”。学校定点扶贫洮南好田村,依靠种植玉木耳脱贫摘帽,团队获“感动吉林”称号。

承担中国工程院定点扶贫云南会泽、澜沧任务,与当地政府逐村制定食用菌科技扶贫方案,建立“院士食用菌扶贫课堂”,手把手将“良种良法”送到田间菇棚,有效建立云贵、川藏高原不同生境食用菌栽培模式。对中国工程院帮扶的云南省会泽县开展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400余人次,开展林下食用菌种植,目前已建成菌种厂4家,年可生产菌袋200万袋,可独立生产羊肚菌、大球盖菇、冬荪、灵芝、平菇、猴头菇等菌种;成功推广林下种植大球盖菇、羊肚菌、冬荪面积达1000余亩,共带动20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

浙江省院士工作站建站几年来,在李玉院士的战略决策、指导、推动下,“浙江庆元香菇文化系统”申报成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吴三公被正式追奉为“香菇始祖”,“庆元香菇”商标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香菇始祖朝圣地建设积极推进。李玉院士工作站还在推进百山祖野生菌资源调查与鉴定及驯化栽培,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开展科技攻关、学术交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合作与整合,有力推进了庆元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受中科协、中菌协等邀请,连续12次深入到河北阜平、山西临县,贵州铜仁、遵义等革命老区,冒着严寒酷暑和高原反应,从零起步指导建立食用菌现代产业园;在安徽金寨建立大别山药用菌资源保育区,规划培育百亿级药用菌产业助力扶贫。建立贵州丰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院士专家工作站,贵州铜仁市食用菌种植从2016年的1亿棒,飞跃到2019年的2亿棒,全市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乡镇有60余个,累计带动22万贫困人口增收,促进5万群众就业。截至2020年5月底,铜仁食用菌产量5万多吨,产值达5亿元。在全国,他和他的团队共建立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31个,扶持食用菌龙头企业22个,年产值达到350多亿元,成为“小木耳大产业”的领路人。

他响应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布置,应吉林省和商务部邀请,担任国家援赞比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首席科学家,承担国家援赞比亚农技示范中心建设项目。针对赞比亚高原热带气候,首次集成创新出适宜当地种植的食用菌品种8个和配套生产技术体系。

返回目录>>>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篇4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当地干部表示,守初心、担使命,要向张小娟等人学习,做“胸中有大爱、心中有信念、业务有专长、肩上有担当”的新时代藏区干部。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干部职工张小娟、陈文燕、王彦辉、闵江为在扶贫下乡返程途中,因车辆坠入白龙江不幸遇难。他们的事迹广为流传:他们常年以战士的姿态,冲锋在脱贫攻坚和抢险救灾第一线;他们爬雪山、钻山沟,把党的温暖送进各族群众的心田。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现在还有那么多贫困人口愁吃、愁穿,基本的教育权利、基本的医疗、可靠安全的住房得不到保障。这不符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要求。让贫困群众更多更充分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都能丰衣足食,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与全国人民一道奔小康,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主题教育中,作为基层党员,要把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作为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行动,作为检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试金石,以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一心为民的赤子情怀、攻坚拔寨的拼搏精神,高质量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充分彰显基层共产党人对初心的坚守、对使命的担当。

脱贫攻坚一线是主题教育的阵地和课堂。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真挚的家国情怀和为民情怀,以抓铁有痕、水滴石穿的韧劲和决心,撸起袖子加油干,带领全体贫困群众早日走出困境,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篇5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脱贫攻坚,要处理好“鱼”与“渔”、“总”与“分”、“退”与“进”、“缓”与“急”之间的关系,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处理好“鱼”与“渔”的关系。“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经过多年的扶贫工作,贫困人口总量减少,但都是贫中贫、困中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目前已脱贫的地区和人口中,有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有的家庭收入基础比较薄弱,致贫返贫风险还很高。因此,要进一步摸清底数,逐户逐人进行分析研判,找准致贫“症结”,开好治贫“药方”。同时,结合地方和个人的特点,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多样化举措,施之以策、授之以渔,增强脱贫动能,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处理好“总”和“分”的关系。“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处理好抓总与协同合作的关系。一方面,要深入推进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基层党组织要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挂好图”、“点好将”,越到最后,越要走好每一步,用好每一人,确定好怎么扶、扶什么、什么时候退、如何退,实现全过程精准。另一方面,贫有百样、困有千种,脱贫攻坚从来都不是一场独角戏,要充分发动各方面的力量,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人施策、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做到有的放矢,让社会组织、金融机构、贫困家庭等都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找准角色,打好配合战、围合战,打赢打好这场“非常”时期的“非常”战役。

处理好“退”和“进”的关系。“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退”,不等于扶上马就松手,而是要送一程,行更远。要加快建立防止返贫检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加强监测,帮扶干部、驻村工作队多走村入户,多倾听声音,多询问意见,掌握他们的所需所盼,及时解民忧、纾民困,让群众在奔小康的康庄大道上走得更远。贫困户的“退”是为了更好的“进”,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进的起点,要接续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促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处理好“缓”和“急”的关系。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又遇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而至。战疫既是战贫的“附加题”,更是“必答题”,要始终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线作战”。疫情严重的地区,在重点搞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推进脱贫攻坚;疫情较轻的地区,集中精力加快推进脱贫攻坚,抓好贫困人口的复工复耕,尽可能减少疫情带来的影响。惊涛骇浪从容渡,越是艰险越向前。疫情防控是特殊考验,脱贫攻坚是时代使命,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下,打赢脱贫攻坚战曙光就在眼前。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篇6

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十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中,有一位来自江苏,他就是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研究员赵亚夫。今年80岁的赵亚夫,扎根茅山革命老区六十年,带领当地农民走出了一条科技兴农、以农富农的共同富裕之路。对于获得的殊荣,赵亚夫向现代快报记者表示:“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

被农村的穷苦深深震撼,下决心为农民服务

春风和煦,在句容市多个乡镇的草莓大棚里,一个个又红又大的草莓可爱诱人。每年这个时候,赵亚夫都感到特别开心。“今年的草莓收成很好,市场供不应求,乡亲们的收益也会提高。”赵亚夫高兴地说。

2月22日,赵亚夫还在句容市戴庄村的田间地头工作;2月23日,他去了北京;2月25日上午接受表彰。当天下午,他又要赶回镇江,很多工作在等着他做。

1941年,赵亚夫出生在江苏常州,小学中学都是在城里上的,“不过两头跑,周末就回农村。”他从小就对农村很亲切,而真正了解农村是读大学的时候。1958年,赵亚夫就读于宜兴农林学院的农学专业。学校搞教育改革,整体“搬”到了农村,赵亚夫切身感受到,“农村太苦,农民太穷,农业太重要了!”从那以后,赵亚夫便下定决心,希望通过自己所学帮助农民摆脱贫困。

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镇江农科所工作。工作的前20年,赵亚夫不断地向老专家学习,潜心研究稻麦高产问题,曾先后在武进、丹阳、宜兴等地蹲点7年,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创造过南方稻麦单产的最高纪录。

到日本学习,带回13箱农业书籍和20株草莓苗

1982年,赵亚夫前往日本学习进修,在日本农村生活了近一年。“我认识到传统农业生产率低,只能解决温饱,现代农业能够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于是他拼命地学习草莓、葡萄、无花果等种植技术,每天工作、学习12个小时以上,农忙期间一忙就是16个小时。

回国时,赵亚夫没有带当时国内稀罕的家电,带了13箱农业书籍和复印的技术资料,还有20株原种草莓苗。1984年,他创造性提出“水田保粮、岗坡致富”的工作思路,希望通过种植经济植物,比如草莓、葡萄、桃子等,增加茅山革命老区农民的收入。

一开始农民并不接受种植草莓的做法。“只有做给农民看,有了好的收成,乡亲们才会相信。”赵亚夫带着科技人员走村串户,动员村干部带头试种。第二年草莓收获时,亩产1000多斤,效益500—600元,超出了常规农作物的两倍。

“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这是赵亚夫一直说的,也是他一直坚持做的。有了收益,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种植草莓的队伍中来,出现了大批万元户。大家盖起了楼房,农民称它们为“草莓楼”。至今,以白兔镇、茅山镇为核心,连同句容东部、南部及邻近的丹徒、丹阳乡镇,形成了江苏著名的优质果树种植区。

帮助上百万农民脱贫致富,没收过农民一分钱

赵亚夫的农业科技项目推广到哪儿,富裕就跟到哪儿。他20多次远赴日本,引进示范了100多项新技术,推广运用科研成果30多项,编写农民科技读物多达百万字,每年免费为农民上辅导课100多场,累计培训农民达30万人次。

他多次带领农民和科技人员去国外学习先进农业技术,手把手培养出10多名全国、省、市劳模,组建了省内一流的农业科技服务团队。草莓、葡萄、无花果、有机米等一个个品种相继被引进、消化、转化,茅山老区农民的增收渠道越来越宽。

在提升农技水平的同时,赵亚夫还与时俱进学起了农业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他先是以种植大户为龙头,牵头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以方继生草莓专业合作社、丁庄葡萄、黄梅桃子为代表的400多个农业合作社在茅山老区开花。

近年来,他还提出了农产品“理解式销售”的方法与路子,帮助建起了农民特产信息销售网站。“要致富,找亚夫”在茅山老区广为流传。他帮助上百万农民脱贫致富,却坚持不收指导费用、不搞技术入股、不当技术顾问的“三不”原则,从没收过农民一分钱。

绿色发展、科技兴农,探索推广"戴庄经验"

一部分农民富了,但贫困户仍然不少。2001年从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岗位退休后,他坚持到镇江最偏远落后的句容市戴庄村,以一名普通志愿者的身份蹲点帮扶。

交通不便、土地贫瘠、岗坡地多、人口密度低,当时的戴庄村,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在赵亚夫的带领下,2006年,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理事长。合作社统一生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加工销售,从产前、产中到产后为农户做好全套"嫁衣",所得利润的80%返给农户,绝大部分农民都加入了合作社,是村民也是社员。借助合作社平台做生态农业,戴庄村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有山有水有森林。在戴庄村,8500亩农林用地采用了生物多样性农业技术,全村林木覆盖率已经超过50%,稻田湿地占20%……加上发展多元化种植、养殖,为培育生物多样性,修复、改善、繁荣农业生态系统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数据显示,戴庄村水田连续5年有机栽培较常规栽培土壤有机质增加了24.4%,土壤氮、磷、钾也有9-16%的增加。赵亚夫表示,将继续坚持“做给农民看”,推广生物多样性农业,走绿色发展道路。大力培育生物多样性,丰富生物物种种类,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和稳定性,建设生态型高标准现代化农田。

戴庄村专门生产优质放心生态农产品,符合现阶段中高端农产品消费者的需求,销路也很广。2020年丁庄葡萄合作联社帮助社员销售葡萄合计达到1950多万元,比2019年增加近一倍。未来,赵亚夫将继续坚持“帮助农民销”,开拓中高端市场,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采取“地产地销、就近直销”的销售策略,大力提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周边村庄通过筹建合作社联社帮助农民销售。

赵亚夫头发白了许多,但戴庄村更美了,戴庄人富裕了。2019年,合作社帮助农民获得的收益合计达到了250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已从负债80万元提高到了年收入400多万元。"从2001年到2008年,村民年人均收入就增长到10000元以上,2020年已经达到34000元。"赵亚夫说,接下来继续推广“戴庄经验”,继续坚持“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办好合作社,走共同富裕道路。

"戴庄经验"目前正在江苏31个村推广。"希望未来能辐射300个村、3000个村。让农业得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真正走上现代化农业的道路。"

活到老,学到老。赵亚夫40岁学日语,50岁学营销,60岁学电脑,70岁学种有机蔬菜。"未来还要学可持续发展,这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民!"

2013年以来,他和团队积极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走进陕西、贵州、新疆等地。2018年5月,亚夫团队工作室挂牌成立,培育农村科技人才1200名。他曾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奖"等荣誉。赵亚夫说,这是团队、农民、各级政府等共同努力的结果。

谈及未来,80岁的赵亚夫表示,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还要一直干下去。"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推行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的工作还有许多。"赵亚夫说,希望农业发展后继有人,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三农"实践。"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发展市场欢迎的农业,提高农业收益,让农民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的日子。"

对话:

现代快报:60年都奋战在“三农一线”,您看到了哪些变化?

赵亚夫: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我经历过几个阶段:最开始帮农民解决温饱问题。七八十年代,有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加上科技的进步,江苏的水稻大面积发展,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第二个阶段是八十年代后,通过科技兴农,从日本引进了很多水果、蔬菜的新品种和新技术,帮助农民大幅度提高收入;第三个阶段是进入21世纪,很多农民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主要是发展合作社,发展有机农业,让农村留住农民,实现共同富裕。从全国来讲,脱贫攻坚已取得决定性胜利,目前正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茅山老区,乡村振兴也已经初见端倪,未来还有大有可为的空间。

现代快报:这么多年来,支撑您的动力是什么?

赵亚夫:为农民服务。现在每年我有200多天在田间,我热爱农民、农村、农业。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将为农民一直服务下去。

现代快报:您如何看待此次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

赵亚夫:帮助农民脱贫攻坚,不是一个人的工作,是无数人共同努力的成果,包括我们的农民朋友、团队、专家,以及各级政府的支持。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的称号,也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

现代快报:您今年80岁,未来有什么打算?

赵亚夫:趁自己还能干,继续干下去。全面推行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还面临着许多挑战。争取让戴庄农民的人均年收入再提高,将“戴庄经验”推广到更多地方。通过学习和探索,让农业更加高效,种田收益更高,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返回目录>>>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篇7

生命诠释共产党人不忘初心

引领脱贫,时不我待

新华社贵州分社记者李春惠作题为“提灯行一路,照亮身后人”报告说,姜书记是今年4月12日出差时,突发心脏病旧疾走的,实在太匆忙,她与同事随姜仕坤身边工作人员收拾他在晴隆工作所在地遗物时,发现他的桌上除了药就是书。姜书记身边人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是他生前最爱看的一本书。他折过的书页上有这样一句话——“可以遗憾,但不要后悔。我们留在这里,从来不是身不由己。而是选择在这里经历生活。”李春惠记者动情地指出,姜书记曾四次调研位于海拔1800米高山上的大田乡兰蛇坡村,这里是黔西南州最后一个通电的村,路左侧是石壁,右侧是悬崖,车窗外是万丈深渊,车上坐的人分秒感到绝望,是姜书记给这个小山村带来了现代化的能量。面对全村800人是苗族同胞、常年种苞谷,贫困发生率超过80%的村庄,姜书记不仅冒着生命危险上兰蛇坡,还到地里、猪圈、羊圈了解真实情况,苦口婆心动员村民改种,掰着手指头给老百姓算帐。如今的兰蛇坡有近一半的土地种上了经济作物烤烟,许多农户靠养殖翻修了旧居,还有不少人家盖了新房。

晴隆县委办公室副主任贺伯果详细介绍了姜仕坤在晴隆的6年时光。虽然县里贫困程度远超出想象,但姜书记还是强调脱贫致富不能等靠要,只能闯干拼!初到晴隆时,为了解决用水难,他跑了一个多月到全县56个贫困村考察。6年来,他车辆行程几十万公里,平均每天要在车上颠簸100-200公里,而每次下乡都特别关心养羊情况,进村入户总是先钻进农民羊圈里查看。他常说:“想让百姓养羊,自己先得懂羊”,一本养羊的书紧随其身,无论再忙都要和养殖专家探讨改进饲养方法,最终才想出以吊脚楼结构做成“羊宿舍”,终于治好了潮湿导致的羊腐蹄病。

贺伯果说,只要有一点时间,姜书记都在看书,出差最喜欢逛书店,常向大家推荐一些好书,他的办公室、寝室、车上到处都是书,宿舍书籍就整整装满7个编织袋,还时常对大家说,“要多看一些伟人专著和历史书,多看一些经济管理方面的书,要多学习、多看书、多思考,对工作大有益处。”同事们劝他好好休息下,去医院看看不舒服的身体,他总说“等忙完这阵再说,现在遇上国家好政策好机遇,晴隆脱贫正当时啊!”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做领导工作本来就是“苦差事”,很多时候要“五加二”、“白加黑”,想舒舒服服的就不要当领导干部。姜仕坤就是这样一位吃苦耐劳、鞠躬尽瘁的好干部。

小爱存于心,言传又身教

报告会上,姜仕坤书记在读大学的女儿田姗灵泪光闪闪,脸庞稚嫩,却举止成熟坚强。她说道:从初中开始,她就读寄宿学校,大约一个月才能见上父亲一面。晚上10:55,是下晚自习回到寝室的时间,也是姜仕坤和她约定每晚通电话的时间,6年来从不间断。自己有时会跟父亲抱怨学业繁重困难,父亲总是语重心长地说:“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难免,迎难而上才能活得精彩!”

2016年4月的一天,来广州出差的姜仕坤和女儿约好通电话或来大学看她,但她的手机再未响起。她在收拾父亲出差遗物时,姜仕坤的手机响了,闹钟显示“10:55”。“他还留着闹钟,说明他一直在惦记我!”田姗灵感慨道。她充满遗憾地说,爸爸妈妈聚少离多,爸爸工作地点一有变动,妈妈就不得不跟着变换工作,但结婚20多年,他们在一起时间却太少,爸爸也只能在妈妈生病时抽空来看一下,我们一家才能欢聚,爸爸将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前年,爷爷急发胆囊炎需立即在昆明做手术,否则有生命危险,但爷爷任谁都劝不动,只能把远在晴隆凌晨两点多会议才结束的爸爸叫来,爷爷在爸爸劝说了一个多时后才同意做手术,父亲没来得及休息就被工作电话催促回晴隆。爷爷看到爸爸走路一瘸一拐问他是怎么了?他笑着说,“在上楼时不小心把脚崴了,没事儿。爹,您一定要听医生的话,好好养病!”后来才知道那天晚上,他痛风发作,疼得脚不能落地,开会时只能斜靠在沙发上,怕爷爷看出他病了,硬撑着走进病房。

谈到这里,她深情地说:“我的手机屏幕是我爸爸调研小学生免费营养午餐时的照片,他微弓着背,一脸和蔼地望着眼前的孩子。每次打开手机,仿佛觉得爸爸正慈爱地看着我。我会努力振作坚毅,照顾好妈妈和爷爷奶奶!做一个像你一样脚踏实地、负责任、有爱心的好姑娘!”

大爱见于行,廉洁奉公,为贫困百姓谋幸福

女儿田姗灵的报告,让现场的人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父亲、丈夫、儿子姜仕坤的隐忍坚硬铮汉子性情,更令在场的人感受到姜书记对贵州这片土地人民的浓烈热切之爱:爸爸每年过年都带我和妈妈回册亨老家、苗族寨子走马村去看望爷爷奶奶,进寨子的泥巴路太难走,发展滞后的老家让我了解到爸爸拼命工作的原因——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爸爸发现老家自然环境和晴隆相似,乘着回老家时便把晴隆脱贫经验介绍给老家乡亲们,乡亲们在父亲回老家时都会围着爸爸问很多关于发展产业的问题,爸爸每次都耐心解答,看到老家百姓们生活越来越好,他每次回去都开心不已。老家人说:“爸爸跟农民一个样,没有架子、不讲究吃、不讲究穿,大家说话都愿意跟他掏心窝子,他是一个不会忘本的人!

晴隆县委副书记王琴在报告会上深情介绍了这位“不忘本”的姜书记,对晴隆更是“知之深,爱之切,脱真贫”。晴隆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区,山高、水低、谷深、土瘠,石漠化情况严重,人均耕地仅0.77亩,全县181个行政村有122个是扶贫开发重点村,多项指标名列全国592个贫困县的倒数第一,是全国最贫穷的地方之一,也是贵州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贫困发生率52.2%,这就是说几乎每两个晴隆人就有一个生活在贫困线以下!2010年,姜仕坤任代理县长时,1.7平方公里县城,人口不足3万,狭窄的街道是泥巴路,水电供应也没有保障;通乡公路既破损又危险,70%的村不通公路;许多乡村百姓靠种粮难以维持温饱,年轻人都得外出打工。姜书记刚来晴隆春节走访时,看到一位老乡家里除了一口显眼半边锅外,再没有像样东西,他含着眼泪从兜里摸出两百元钱递给老乡说:“买口锅回来,先把年过了,过完年我们一起想办法”。这幅光景令初来晴隆、农家出生的姜书记痛心,今后工作无论多艰苦或取得小进展,他常说:“可以承认落后,但不能甘于落后;消除贫困,任重道远!”

自此后,姜书记带着大伙开始了6年艰苦卓绝斗争:结束用水难、用电难历史;跋山涉水筹集资金贷款修路,新建市政道路20公里,改造、建设通乡、通村、通组公路1800公里,许多边远村寨还通了车;县城人口、面积都翻了一倍,城镇化率提高16个百分点;全产权升级“晴隆模式”,为羊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系列“晴隆羊”肉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远销北上广,带动2.5万人脱贫;深入调研茶产业,建茶青交易市场、发布信息、引导市场、提高茶青收购价,维护茶农利益,种茶积极性高涨,茶叶成为晴隆脱贫又一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羊、茶、果、蔬、烟、薏”六大产业,老百姓收益大幅增长,2012年初至2015年底,全县贫困人口减少8.28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27.1个百分点;姜书记提出旅游脱贫,排除万难将“抗战生命线——二十四道拐”这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留给晴隆的珍贵遗产打造成知名景点,招商引资、改造县城、建设安南古城、打造史迪威小镇,建成了一个具有民国建筑风格人文景区,央视热播《二十四道拐》电视连续剧后,晴隆成旅游热点。

晴隆县委办公室副主任贺伯果说,姜书记是县里出了名的“老抠”,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号召干部节约工作资金用在刀刃上,为贫苦户买猪、买牛很是舍得。2014年,姜书记来到董箐村走访,了解到村民陶金翠一家5口人,丈夫患有重病,两个孩子上学,还有一个智障的孩子,只有陶金翠一个人苦苦支撑,他就赶来安慰她说:“困难是暂时的,日子会慢慢好起来的。你说,你想干什么,我们会帮助你的。”陶金翠说:“想养牛。”姜书记回去即协调资金买了一头牛送给陶金翠家。2015年春节前夕,姜书记再次来到这户,发现陶金翠还在帮人养猪贴补生计,姜书记很感动,立马表示送她们家一头猪,还叮嘱我选一头肚里有崽、马上就能见效益的母猪。姜书记对当地百姓亲切,另一方面对身边的工作人员严格,还因我阻拦十多年上访户郭永茂见他而严厉批评过我,郭永茂在与姜书记长谈征地事后心平气和离开了。在得知姜书记噩耗时,郭永茂叹息万分:太可惜了!姜书记是个好人、是个好官!

习近平总书记《摆脱贫困》一书中写到,中国共产党人的“民心”就是“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县委书记是“芝麻官”千钧担,全国三千多个县犹如全国这张网上的“纽结”,关系国家的兴衰安危。2015年6月3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强调,郡县治,天下安。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也是干部干事创业、锻炼成长的基本功训练基地。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是我们党在县域治国理政的重要骨干力量;广大县委书记要做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和班子的带头人。姜仕坤书记用生命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话,现场的人们都真切感受到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品味他短暂生命的真实写照:作为一个有精神的人、纯粹的人、高尚的人,忠诚为民,不忘初心!

返回目录>>>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篇8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于2月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张桂梅颁奖。日前,云南网记者对张桂梅进行了独家专访。

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巩固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已成为我们下步的工作重点。

赴北京领奖前夕,张桂梅在昆明接受了云南网记者的采访。作为一名扎根云南贫困山区40多年的乡村老师,她经历和见证了中国教育的整个变迁史。面对山区教育的"锥心之痛",张桂梅始终坚定地认为,山区孩子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只有读书才能断贫困的根。

"作为一名山里的老师,我能去北京领奖,说明国家确实是关心到最基层、认可到最基层了,也说明国家已经注意到了教师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张桂梅在采访中表示,不管是脱贫攻坚或乡村振兴,都要注重教育、尊重教育,要充分发挥"教育兴邦"的作用。

在充分表达国家对乡村教师的关心关爱外,张桂梅也向记者讲述了山区老师的艰辛与不易。"说实话,山里的老师真不容易,以前有些地区,学生说不读就不读了,然后老师背着行李去撵、挨家挨户去请,一次不行还要去好多次。没有老师,真会返贫的。"张桂梅说。

"现在我们做的这些还不够!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国家应该把教育振兴放在重要位置。只有把教育搞好了,做到百分之百、不少一人,那乡村才算真正的振兴。"张桂梅说,如今脱贫攻坚虽已取得全面胜利,但脱贫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衔接,仍然任重而道远。她呼吁,希望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能给乡村教师多一点照顾、多一些奖励。

面对私情与大爱、利己与利人,张桂梅分得很清,教师本分,她也守得很牢。"老师真的不容易,但使命不能忘,不能把它当作一份职业来对待。"张桂梅还呼吁,希望能有更多的优秀老师能够走出城市、走进山区,主动投身偏远艰苦地区的建设和发展,扎根到最基层。

返回目录>>>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篇9

消除贫困依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性挑战。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为促进全球减贫事业,2000年联合国制定了千年发展目标,2015年联合国发展峰会制定了2015后发展议程。但环顾全球,实现全球减贫目标依然任重道远。当今世界仍然有七亿多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每年近六百万孩子在五岁前夭折,近六千万儿童未能接受教育。贫困及其衍生出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等一系列难题依然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对很多家庭而言,拥有温暖住房、充足食物、稳定工作还是一种奢望。中国坚定不移支持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使七亿多人摆脱贫困,占全球减贫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历来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历来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同各国人民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始终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力所能及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

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减贫交流合作关系,是消除贫困的重要保障。

坚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今天的世界,物质技术水平已经发展到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南北发展差距依然巨大,贫困和饥饿依然严重,新的数字鸿沟正在形成。全球最富有的百分之一人口拥有的财富量超过其余百分之九十九人口财富的总和,收入分配不平等、发展空间不平衡令人担忧。

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为发展中国家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是消除贫困的重要条件。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就是要支持发展中国家开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帮助他们增强自身发展能力,更好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为国际减贫事业注入新活力。

党的十九大把精准脱贫明确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推荐访问:脱贫 先进事迹 攻坚 全国脱贫攻坚获奖者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 脱贫攻坚的先进事迹 脱贫攻坚的事迹感人 脱贫攻坚典型事迹 脱贫攻坚中的事迹和故事 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感悟 脱贫攻坚主要先进事迹 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典型有哪些 脱贫攻坚个人先进事迹简介 脱贫攻坚人物事迹感动中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