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党内主题教育综述【五篇】
位置: 首页 >主题教育 > 文章内容

关于党内主题教育综述【五篇】

2023-08-21 17:45:06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党内主题教育综述【五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关于党内主题教育综述【五篇】

党内主题教育综述5篇

第一篇: 党内主题教育综述

党员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党员教育的内容,是根据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中心工作,以及党员目标和党员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而确定的,它服从和服务于党员教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新时期,需要对党员进行教育的内容很多,其基本内容是:

  一、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所谓理想,就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有科学根据的向往和追求。换句话说,就是人们所向往、所追求并为之而奋斗的目标。理想是有阶级性的,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不同,理想也就不一样:有的崇高、有的卑微;有的正确,有的错误。不同的理想,指引人们走不同的道路,对人们的行动起不同的作用。崇高的理想,对一个人来讲,可以培养高尚的情操,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在残酷的革命战争年代,许许多多的革命战士和共产党员,能够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和极端困难的环境里坚持斗争,前赴后继;无数革命先烈能在枪林弹雨中,在敌人的刑场上,无所畏惧,视死如归,就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崇高的信念:黑暗的旧社会一定要灭亡,光明的新中国一定要诞生,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就不可能懂得人生的伟大意义,要么碰到某些挫折,就灰心丧气、悲观失望,从而消沉下去;要么只能在生活的大海里随波逐流,庸碌无为地度过一生,甚至”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随时都有失足落水的危险。我们要教育党员做一个高尚人,纯粹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就必须首先教育他们做一个有崇高理想的人。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就是为这个伟大事业而奋斗的坚定信念和目标。这个伟大理想有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和将来的远大奋斗目标。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规定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党的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和理想,也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集中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所谓理想教育,对全国人民来说,主要是进行共同理想的教育。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这是党的远大奋斗目标,即我们党的最高理想。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个最高理想都是我们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我们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共同理想奋斗的时候,绝不能忘记这个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理想教育,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主要是进行共产主义理想的教育。现在,有一些共产党员,把自己降低到普通群众的水平,只讲共同理想,不讲共产主义理想,甚至说共产主义理想是空的,看不见,摸不着,做不到。这些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全忘记了入党时的誓言,忘记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

  为共产主义而奋斗,既包括为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也包括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那么,在党章上为什么要把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作为自己的远大理想呢?这是因为,在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全体人民的共产主义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水平,都得到极大的提高,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产品极大丰富,劳动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从而消除了社会主义存在的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不仅消除了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而且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本质差别也消失了,再也不会产生人剥削人、压迫人的现象。这是多么无限美好的社会制度啊!我们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奔向共产主义开创了新天地,争得了幸福的今天,难道我们不应该继承革命先烈的事业,艰苦奋斗、勇于拼搏,为实现共产主义,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吗?想一想为革命捐躯的先烈,看一看各条战线的英雄模范,如果我们胸无大志,碌碌无为,还在那里一味追求个人私欲,只是在个人小天地里兜圈子,难道不感到有愧吗?我们应该树雄心、立壮志,把实现壮丽的共产主义社会,作为最终奋斗目标,并且要真正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去。

  二、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育

  (一)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一个政党理论上的成熟与否是党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全党理论政策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领导水平的高低。我们要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就必须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把全党武装起来,并用以分析新情况,研究解决新问题,才能使党在复杂的形势、新任务面前,经得起考验。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乎理论武装全党,这是党员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我党几十年来开展党员教育工作的经验总结。首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提高全党全国人民思想政治觉悟的指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正确反映了人类历史和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人类智慧和正确思想的结晶,是最科学的世界观。列宁说:”马克思的学说所以万能,就是因为它正确。它十分完备而严整,它给予人们一个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辩护相妥协的世界观。”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个完整的世界观作指导,我们才会对世界和我国社会的发展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才能在极其复杂的斗争实践中坚持正确的立场和观点,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强的毅力和工作热情。

  其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提高全党全国人民认识能力的锐利武器。它不但为人们提供了改造思想认识、提高政治觉悟的科学世界观,而且为人们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我们的眼力不够,应该借助于望远镜和显微镜。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就是政治上军事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是提高我们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最有效的理论武器。我们只有掌握了它,才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培养和造就出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一代又一代新人。

  再次,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新发展的邓小平理论,为我们正确地认识和解决当前所面临的一系列实际问题提供了最直接、最有用的思想指导和工作范例。邓小平理论是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以及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我们学习邓小平理论,不仅能够掌握正确认识和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各种现实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且能够从中学习和领会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提高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水平。江泽民同志指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有了邓小平理论,也是我们党最大的思想政治优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就是靠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以十五大为标志,我们进入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纪发展的关键时期。全面完成十五大确定的历史任务,最根本的仍然是要靠邓小平理论的指导。”认真领会江泽民同志所讲的四个”最根本”的深刻含义,真正把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的任务落在实处,就能保证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健康顺利地发展。

  能否精通并熟练运用邓小平理论,是衡量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无论对党还是对党的干部来说,理论上成熟都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邓小平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这是我们党政治上成熟的根本标志。在当代中国,衡量党的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否成熟,首先就要看他是否真正掌握了邓小平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原则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并加速我们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工作。”这里,毛泽东同志对学习马列主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那就是要系统地理解,把握其要义,掌握其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与实际密切结合起来。怎样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首先是一个自觉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自觉性对能否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要学给别人看,也不是要专门讲给别人听,而是要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像毛泽东同志所说,要是把它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再好的理论也是没有意义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伟大,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对指导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具有别的任何理论所不具有的强大威力。

  但是,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威力,并不是仅凭读几本书,背一些条条,再拿到工作中去硬套就能显示出来的。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读过一些马克思主义的书,但只从书本上的一些条条中去套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并且还指手画脚地批评别人的人,结果给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严重损失,毛泽东同志称这些人为教条主义者。这些教条主义者虽然学习一些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条条,却丢掉了它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丢掉了它活的灵魂,特别是他们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做出一副貌似懂得马克思主义的架式来吓人,所以危害尤其大。

  端正学风,在当前特别注意的是要防止形式主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个非常丰富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很多,要求一般干部群众把这些书都读完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必要的。要把学习真正落到实处就需要贯彻”学习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这是邓小平同志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他说:”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要精、要管用,就是要密切联系实际,根据时间可能去选学最具代表性的经典著作,掌握基本现象和精神实质。邓小平同志还举例说,他的入门老师就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这也给从事党员教育的同志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安排好学习,把最精、最有用的东西教给党员和群众,而不是不切实际地要党员群众读许多大部头的著作,搞一些形式主义。

  (三)教育广大党员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历来主张,要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用以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指我们学习、研究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所应有的基本态度。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针对我们党当时所面临的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复杂局面和抗日战争的艰巨任务,号召全党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同时,又总结历史的教训,特别指出:不应当把马列主义理论当做教条看待,而应当看做行动的指南。”不应当只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词句,而应当把它当成革命的科学来学习。不但应当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他们研究广泛的真实生活和革命经验所得出的关于一般规律的结论,而且应当学习他们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

  认识和解决当前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使之不断丰富和发展。

  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行动的指南,就是说它能够为我们的行动提供一种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使我们明确应该怎样去做,从而保证我们行动的正确和有效性。而不是说它能够给我们每一步行动都提供一种现成的模式,只要我们按图索骥就可以了。所以,我们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关键是要学会他们观察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也就使我们掌握了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

  进行党的教育,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入地进行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使广大干部、党员和群众对党的基本路线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从而提高贯彻执行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全面理解和把握基本路线的内容和精神实质

  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十分丰富,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要点:

  第一,规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这就是基本路线最后一句话所说的:”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很清楚,这个奋斗目标,是推动我国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包含着富强、民主、文明三个方面的基本目标。”富强”,是社会经济领域的基本目标和要求。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必须是富裕的,而不是贫困的;社会主义理应具有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效率和经济实力。党的基本路线把”富强”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上的奋斗目标,这是对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根本要求,也是极大的鼓舞。”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领域的基本目标和要求。社会主义社会是高度民主的社会,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当然,民主和法制是结合在一起的,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证,没有社会主义法制,就不会有社会主义民主。”文明”,主要是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仅要重视科学文化建设,而且要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只有这两方面都搞好了,才算搞好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述情况说明,党的基本路线包含着三个奋斗目标:一是以现代化建设为标准的物质文明建设;二是以民主法制为内容的政权建设;三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精神文明建设。这三个方面三位一体,缺一不可。只有明确了这个奋斗目标,才能明确前进的大方向,从而自觉地沿着这个大方向前进。

  第二,规定了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这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也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的基本路线规定的奋斗目标,指出了前进的大方向和基本要求,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和要求,就必须规定其行动路线,确定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政治原则和总政策。经济建设是这个阶段的中心任务;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就是这个阶段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对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其他领域进行改革,坚持对外对内实行全面开放,就是这个阶段的总政策。很显然,”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关键环节,是基本路线的核心部分。正因为这样,我们通常把基本路线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要全面理解和掌握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对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的关系以及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科学的理解。”一个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能把经济建设作为党的重点工作,任何离开这个中心任务而另立其他中心的做法,都是不符合基本路线精神的。但中心任务的实现,既需要可靠的政治原则作保证,又需要正确的政策作保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政策,就是实现中心的可靠保证。所以,”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坚持”一个中心”,绝不是鼓吹”单纯经济观点”;
坚持”两个基本点”,绝不能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另搞一套”,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处理”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关系上的基本经验。仅仅处理好”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的关系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正确处理好”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这两个基本点是相互依存的。之所以能相互依存,是因为两者都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如果说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立国之本”的话,那么,改革开放则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国之路”。它们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实践证明,只有正确处理好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才能很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保证中心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三,规定了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这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方针。要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任务,不仅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政策,而且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基本方针。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政策,但又必须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基础上。毛泽东同志在讲到中国和外国的关系时,就明确提出我们的方针是: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包括学习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一切真正好的东西。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习,不能盲目地学,不能照抄、机械照搬。后来,他又进一步提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强调要”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批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认真学习外国的好经验,也一定要研究外国的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路线”。他还提出要自力更生,就要艰苦奋斗,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目标。我们党在新时期把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这一基本方针写入党的基本路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正在强劲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正在进一步扩大,加入世贸组织也即将临近。在这种大气候下,我们贯彻基本路线时切不可忘记和丢掉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投身于改革和建设的洪流中去,自觉地为实现基本路线规定的奋斗目标而做出新的贡献。

  第四,规定了实现党的基本路线的基本力量,这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的”全国各族人民”。党的基本路线不仅规定了社会主义阶段的奋斗目标、核心内容、基本方针,而且还规定了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基本力量。这就是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力量,全国各族人民是依靠力量,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实现的。这是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根本保证,如果不坚持党的领导,或者不依靠全国各族人民,那么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就成了一句空话。有一个时期,曾经出现了一种淡化党的领导的错误倾向。淡化党的领导,必然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出现轻视人民群众作用的错误倾向。如果这种思想和行为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那就不可能真正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毛泽东同志有段名言:”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如果怀疑这两条原理,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这段名言至今仍有普遍意义。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牢牢记住这两条真理,并付诸实践,真正做到依靠党和群众来实现党的基本路线所规定的任务和目标。

  (二)树立”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的思想

  实践证明,党的基本路线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好这条基本路线。这也就是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所说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所谓”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是指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要长期坚持不动摇。”一百年不变”,意思是讲坚持基本路线的长期性。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不但这一届领导人要坚持,下一届,再下一届都要坚持,一直坚持下去。”邓小平同志这里就讲明了坚持基本路线是要管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历史时期。初级阶段是由我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将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这是因为:第一,我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我国从党的八大以后已经进行了4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在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总体看,许多方面仍未摆脱落后状态,与世界发达国家比,还有很大差距。生产社会化程度仍然很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也不发达,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排位很低。因此,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经济上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国家,还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第二,我国的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还很艰巨,要实现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奋斗目标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但民主与法制相结合的上层建筑还不够完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必需的一系列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还远不充分。比如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就必须使人民群众真正享有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必须使广大干部真正成为社会的公仆,真正成为人民的勤务员。而要做到这些,并使其形成制度和习惯,那就需要相当历史过程才能解决。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我们要达到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在整体上的极大提高,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的极大提高;要使两个文明建设全面发展,使我国成为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切都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才能达到。

  四、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都给党员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党员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邓小平同志指出:”在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面前,我们党总是要学,我们产党人总是要学,我们中国人民总是要学,谁也不能安于落后,落后就不能生存。”这就是说,党员教育必须对党员进行基本知识的教育,使党员成为学习的模范。

  (一)加强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重要性

  党的基本知识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学说的基本原理和原则,是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起码的知识。它包括:党的性质,党的纲领,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宗旨,党的组织原则,党的作风,党的纪律,党员的基本条件,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党的各级组织机构,党的领导,党的干部,党的生活准则等,不懂得这些道理,就不懂得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党的基本知识是党员提高觉悟,增强党性,成长为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必修课。党纲党章是党赖以建立和存在的基础。党员严格遵守党纲党章,是党在组织上的一致的前提,对党员进行包括党纲党章在内的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是增强党的凝聚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提高党的战斗力的有效措施。

  党的组织要通过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使每个党员弄清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明确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坚信马列主义,并用它指导自己的行动;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明确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明确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自觉遵守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原则和制度;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统一,提高党的战斗力;明确党的干部的作用和条件,使党的每个干部自觉地成为人民的公仆;明确党员的基本条件和党员的权利与义务,认真履行义务,正确行使权利,做合格党员;明确党风问题是关系到执政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自觉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决抵制和纠正一切不正之风,反对各种腐败现象。总之,通过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切实加强广大党员做合格党员的自觉性。

  对党员进行基本知识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任务。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层出不穷,许多党员在新的形势面前显得手足无措,缺乏带头建设市场经济的本领。有的在是非面前不能保持清醒头脑,甚至经不起金钱的腐蚀,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也把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问题提到了重要位置。发展市场经济,进行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会不断充实新内容,对党员也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这也决定了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将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任务。

  (二)把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结合起来

  党的基本知识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学说和基本原则,是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起码的知识,它不是闭门造车的结果,而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吸收了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包括当时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后创造出来的。党的基本知识与科学文化知识是分不开的,因此,党员教育必须把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结合起来。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列宁曾经说过:”只有用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朝着知识化、专业化方面迈进了一大步,特别是县以上领导干部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较以前大大增多。但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更新异常迅速,广大党员必须努力学习现代科技知识,不断吸取新知识。因此,党员教育必须拓宽内容,把现代科学文化技术知识的教育作为党员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共产党员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一定的业务技能技术,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改革和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因此,只有把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结合起来,才能使党员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党的基本知识,巩固自己的科学的世界观,培养自己洞悉未来事变的能力,信心百倍地迎接未来的挑战;只有把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结合起来,才能使党员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也只有把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结合起来,才能使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由于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党员要成为经济建设中的内行和骨干,就必须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三)把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与市场经济理论教育结合起来

  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党员的素质,增强他们做合格党员的自觉性,使之在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近200年来,世界上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实行市场经济,它们的实践证明,市场经济能够促进国内国外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始倡导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手段,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改革开放15年后,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要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提了出来。可见,搞市场经济是我党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提出来的,建设市场经济也将由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去实现。游泳要习水性,领导市场经济的建设必须了解市场经济本身的特点、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及发展规律等,这就要求全党都必须学习市场经济理论,这样才能更好地领导和驾驭市场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对我们全党来说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才能正确认识市场经济。一方面,从根本上说,搞市场经济将有利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建立起合理的社会经济发展机制,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迅速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其消极影响也不能忽视,如市场经济的求利原则,容易诱使一些人见利忘义,铤而走险;市场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决策主体相对的分散化,容易产生本位主义,或各个地方各自为政,削弱中央权威,产生地方主义,等等。

  (四)把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与法律知识教育结合起来

  以法治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国家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逐步走卡在勤.常重申以法治国原则.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党员做合格党员就必须把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与法律知识教育结合起来。

  第一,党员要带头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就必须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从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的关系看,我国法律是在党的领导下,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出来的,是由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党和国家的政策的具体化、法律化。也就是说,党的政策是法律的灵魂,而法律是政策的具体化。因此,一方面,只有掌握政策才能更准确、更全面地执行法律;另一方面,只有严格地依法办事,才能更好地贯彻党的政策。这样,党员要模范地贯彻执行党的政策,就不但要学习好党的基本知识,掌握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而且要学法知法。

  第二,党员坚持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必须学习法律。共产党及其成员,在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整个过程中,除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而在党的领导下制定的国家法律,体现了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党员只有学法知法,才能用自己的行动自觉体现和维护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利益。

  第三,党员带头遵纪守法必须学法知法,否则,不懂法或对法律知之甚少,那就没法判断自己的活动是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还是超越了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尤其是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初期,法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认真学习法律,增强法制观念,才能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反对腐败。

  第四,党员要学会使用法律武器就必须学习法律知识。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时期,如何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同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作斗争,是执政党必须考虑的问题。然而,靠过去那种搞政治运动的方式进行这种斗争,实践证明有许多弊端,新时期必须寻求新的方式,那就是”要遵循社会主义法制原则”,党员只有学法知法,才能正确使用法律手段,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捍卫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执政地位。

  第五,党员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有所作为必须学习法律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讲,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我们是在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情况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这就是说,一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二是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决不能走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老路,一方面是极少数人暴富,另一方面是大多数人处于贫困境地,历史也不允许我们搞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要比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运转得更好,就不能靠自我发展,而是靠政府的”培育”和”推动”,这就更需要法制的导向和保障。只有不断总结经验,将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的有效配置逐步纳入法制轨道,才能有良好的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党员带头学好法律,这是法制建设的重要一环,将有利于增强全国人民的法律意识,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五、党的纪律教育

  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保持党的团结和统一,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生命和力量所在,是战胜任何强大敌人的法宝之一。无论是党自身的巩固和发展,还是党的奋斗目标和具体任务的实现,都必须有全党的坚强团结和必要的集中统一,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条基本经验。而要保持党的团结和统一,那就离不开严格地执行党的纪律。没有党的纪律来维护,没有党的纪律来制约,党的团结和统一将成为一句空话。党的纪律是党维护组织上团结统一,向一切破坏党的团结和统一的行为进行坚决斗争的有力武器。1859年,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现在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也反复证明,没有一支铁的纪律的党员队伍,是完不成革命任务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的中心任务不同,党的纪律的具体内容也随党的事业的发展,随着党的中心任务的变化而变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已经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党的纪律作为这一时期约束党组织和党员行为的规则,自然也要转到为实现新时期党的工作目标服务的轨道上来,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根据党章和《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规定,新时期党的纪律的具体内容可分为组织纪律、政治纪律、宣传纪律、群众纪律、人事纪律、保密纪律、外事纪律等等。这里着重讲讲党的组织纪律、政治纪律和宣传纪律的问题。

  党的组织纪律,是维护党在组织上团结统一的原则和规矩。党章规定: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党章还规定了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这既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又是党的组织纪律。党的政治纪律是维护党在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政治路线上行动一致的原则和规矩。政治纪律的重要性是由政治问题的重要性决定的。我们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是党的根本政治任务。因此,必须有严格的政治纪律保证党的政治路线和任务的实现。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为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党中央重申党的政治纪律的基本要求,就是党的每一级组织和每一个党员必须在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基础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党员或党的组织对于关系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和全局的重大政治性的理论和政策问题如有不同意见,可以经过一定的组织程序提出,但是绝对不允许你唱你的调,我吹我的号。

  党的宣传纪律,是指党对从事报刊、新闻、广播、电视、出版等宣传工作的党组织和党员制定的工作准则和党对宣传工作的要求。党的各级组织的报刊和其他宣传工具,必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党的宣传工作必须接受和服从党的领导,凡是涉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重大政治性理论问题,对外必须统一于党中央的决定和口径,与党中央步调一致。党的宣传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是由宣传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宣传工作的特点是它的公开性和广泛性。党的许多决议是通过新闻媒介传达的,党的许多政策是通过新闻渠道向广大群众宣传和解释的,党的许多工作是通过宣传工作进行指导的。因此宣传工作必须和党中央保持政治上的高度一致,认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

  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要求全党齐心协力,有组织、有秩序、分步骤地进行,这就必须加强党的纪律。否则,如果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纪律松弛,那么,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就会出现混乱和无序状态。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国家乱哄哄,我们就什么也干不成。所以经济建设的任务越是繁重,党的纪律就越是不能松弛。任何时候,只要党所担负的使命还没完成,就不存在党的纪律要松绑的问题。

  党的纪律对全党都有强制约束力,是铁的纪律,具有严肃性,但它又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皮鞭加饥饿的铁的法则,而是建立在广大党员自觉的基础上的。对于违反党的纪律的人,党章规定了处分办法,但是党的纪律主要不是靠处置党员来维持的,它主要是依靠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依靠党对党员进行纪律教育,依靠大多数党员遵守纪律的自觉性来维持的。因而,我们应不断地对党员进行党的纪律教育,提高党员遵守党的纪律的自觉性。

[党员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第二篇: 党内主题教育综述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摘 要】本文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并从四个方面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综述,希望本文能够为进一步研究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启迪。

  【关键词】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研究综述

  近几年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的文章不是很多,一些研究大都是散落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之中,很少有人把爱国主义教育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尤其是出版的专著微乎其微。通过查阅和学习相关资料,对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单的梳理,从国内的研究成果来看,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一、关于爱国主义科学内涵的研究

  关于爱国主义科学内涵的研究,国内外学者的论述很多。如列宁指出的:“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情感上、意识上、行为上的热爱及其实践。”[1]他还指出:“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2]根据列宁对爱国主义的定义,国内的学者对爱国主义的含义进行了探讨。清华大学吴潜涛教授在《全面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中提出,“爱国主义是反映个人对祖国依赖关系的感情系统;
爱国主义是调整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体系;
爱国主义是支撑民族繁荣发展的民族精神的核心。”[3]并且吴潜涛教授对其中的各个部分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朱桂莲在其所著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一书中分析和总结了国内学者关于爱国主义内涵的相关论述,朱桂莲认为,对爱国主义内涵的界定,至少应涵盖以下两个大的层面:“一是爱国主义与祖国关系的层面,二是爱国主义与世界关系的层面。”[4]并且提出了对爱国主义内涵的进一步界定,“爱国主义不仅是人们千百年来形成的对自己的祖国和民族的深切热爱之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人们深层的政治和道德品质,而且是一种能胸怀世界、兼顾国际利益并能超越狭隘民族主义的爱国情感、行为、思想观念和精神。”[5]

  二、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研究

  卢书欣在《论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中提出,“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的高涨与爱国情怀的淡化共存;
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选择出现矛盾;
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存在着盲目性与不成熟。”[6]孙祥军在《新形势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中提出,“大学生对待爱国主义教育在态度和心理上存在偏差;
爱国主义教育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上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缺乏连续性、长期性和针对性。”[7]上述学者从大学生自身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角度,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主要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三、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研究

  冯?丛凇度?球化视阈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中提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却从未放弃过,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更给了他们可乘之机。“在全球化的浪潮里,它的开放性使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说和思潮不断地传播,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战中,各种思想的混战产生激烈的火花。”[8]从全球化角度来分析了全球化进程中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出的各种挑战。郑胜水在《新媒体环境下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的路径研究》中提出,新媒体的信息传播特征决定了新媒体既没有对“时间的倚重”,也没有对“空间的倚重”,表现出“超时空性”。这种“超时空性”的信息传播方式使得掌握高端信息传媒技术的西方国家在现存的国际信息传播秩序中,更容易地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传递给处于信息技术低端的发展中国家的人们。”[9]而且从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的影响的角度,分析了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爱国情感产生的影响,对大学生爱国思想意识形成的影响以及对大学生理性爱国行为的影响。上述学者主要是从社会环境因素作为出发点,探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四、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途径的研究

  王恩春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途径的探索》中提出,“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利用好互联网,建设好网上爱国主义教育阵地;
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爱国主义氛围。”[10]张莉在《论社会视阈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提出,“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发挥社会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积极作用;
从小处着手,营造爱国主义教育的宏观情境。”[11]周传和在《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特色》中提出应该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体系,“特别是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体系要始终注意突出国家和民族利益于一切这个灵魂,进行国家观念和民族精神的教育,使大学生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12]上述学者从不同方面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五、结语

  从上面论述的内容可以看出,学者们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有一些尚需探索的问题,如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还不够系统,不够深入,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途径等方面还存在不完善,缺乏实际的操作性,缺乏时代特点。因此,现阶段要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任重而道远,这就需要从事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的学者们和热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们不断地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切实推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与时俱进和实践的稳步落实。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08.

  [2]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9~580.

  [3]吴潜涛,杨峻岭.全面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J].高校理论战线,2011(10):9~11.

  [4]朱桂莲著.爱国主义教育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

  [5]朱桂莲著.爱国主义教育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7.

  [6]卢书欣.论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J].安顺学院学报,2011(3):39~40.

  [7]孙祥军.新形势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71~73.

  [8]冯??.全球化视阈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12~13.

  [9]郑胜水.新媒体环境下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的路径研究[D].南昌大学,2013:22.

  [10]王恩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途径的探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5):117~118.

  [11]张莉.论社会视阈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8(5):100~103.

  [12]周传和.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特色[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24.

第三篇: 党内主题教育综述

国内青春期教育的文献综述

关 京 (7900)

青春期是人的成长和成熟的重要阶段,一个人的身体素质、思想品德、理想情操、知识才能等都是在青春期基本形成。加强青春期教育引导青少年平安、健康度过人生的敏感阶段,可以使他们拥有幸福美满的一生。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展青春期教育是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同时它关系到家庭、更关系到社会问题。青春期教育普及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素质高低和进步程度。因此青春期教育成为国际社会优先关注目标之一,许多国家和政府把青春期教育作为实现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

我国近20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多元文化的进入,青少年的视野在逐步扩大,他们处在一个多元化的大背景下,这无疑增加了他们抵抗各种诱惑的难度。青少年成长之迅速,社会发展之快,令原本有限的青春期教育面临更大的挑战。我国青春期教育虽取得一些成绩,但对于青春期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还远未能充分满足青少年成长的实际需要。充分挖掘青春期教育的丰富内涵,探索适合青少年成长的有效的青春期教育是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文对国内近年青春期教育资料进行整理,从青春期教育的研究、教育实践以及加强青春期教育的思考三个方面,对我国青春期教育的状况进行综述,以期对今后的研究与实践有所借鉴。

“青春期”即青春发育期,是指由儿童逐渐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是个体生理和心理不断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青春期的年龄界定为10——19岁。青春期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狭义上讲,就是指中学阶段,大学阶段前期是青春期的后期。目前来看,由于性文化的开放、后天营养的补充,青少年青春期阶段都已普遍提前到小学高年级。随着身体的变化,青少年的性别意识逐渐加强,心理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因此青春期不仅是一个生理概念,而且是一个现代文化概念。这一概念是伴随20世纪全球性的性早熟趋势、家庭模式的变化和都市化进程,不断得到认同和强化的。

青春期教育是根据学生在青春期这一特定阶段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与需要所进行的针对性教育。吴阶平教授对此有过精辟的阐述:“青春期教育是针对青少年进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进行的,从总体上说是人格教育、人生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遵纪守法教育、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等方面的综合性教育。

从广义上说,青春期教育包括人格教育、人生观、思想品德、爱国主义、遵纪守法教育和性教育,是一个综合性教育。狭义上特指对学生进行性的科学知识教育。因此在很多地方青春期教育和性教育及青春期性教育表达的都是同一概念。[1]

一.我国青春期教育研究概况

青春期教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我国直到八十年代初才有人开始对它进行专门研究。综合近年来的有关资料,可以从中概况出如下一些情况。

(一)对青春期教育的内涵的认识还存在分歧

一种观点认为:青春期教育是针对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进行的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及相关知识的教育,即对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进行的人生教育。其核心是针对青春期这一特殊的时期而进行的符合青春期特点的性教育。青春期教育的最终目的就

关 京:西城教育研修学院德育心理室教研员。邮编100034

是要教育学生建立健康的性爱观、性情感、性意识和性行为,追求性健康。[1]
另一种观点认为:青春期教育绝对不能等同于性教育。青春期教育是人生观教育、人格教育、理想前途教育、道德法纪教育以及性教育等多方面的综合教育。它的内涵远非性教育所能穷尽。因为这一年龄段学生伴随着生理上迅速发育而产生的,还有一系列重要、深刻、微妙的心理变化:自我意识的觉醒、个性心理的逐渐成熟、社会性兴趣的激增与成人关系的变化、感情世界的丰富……所有这些,其含义的重要性都丝毫不逊于性成熟。如果青春期教育对所有这一切视而不见,只诉诸性教育,必然会导致青少年学生在青春期心理发展上的损失。青春期教育应以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为直接目标[3]。

有研究者进一步阐述了性教育与青春期教育的关系。首先,性教育与青春期教育不可分割。因为:从逻辑上看,性教育是青春期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性教育,青春期教育就不成其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从理论上看,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许多特点都与性生理有关。从现实生活中看,性既是青少年自身生理发展的需要,也是他们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但由于缺乏正确的性意识、性观念,在这方面出问题的人不少。其次,性教育又不能代替青春期教育,二者在逻辑上只是一种隶属关系。更重要的是,青少年的成长发展是多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企图依赖于性教育这颗“灵丹妙药”,是解决不了所有问题的。上述二者关系表明,一方面性教育在青春期教育中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不把性教育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则其他方面的教育亦难于取得应有的效果。另一方面,性教育不能也不可能代替整个青春期教育。如果对后一点缺乏认识,就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4]。

(二)关于研究内容

从现有研究资料来看,我国对青春期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青春期生理特征研究。主要研究中学生的形体特征和体内机能特征。

二是青春期心理特征研究。主要研究中学生情绪变化特征(“闭锁性”与“开放

性”并存、“依赖性”与“独立性”同在、“过渡性”和“可塑性”均有)和性意识特征(渴望了解性知识及两性关系、对异性的亲疏、性意识的表现等)并力图探索其产生的原因。

三是青春期性道德研究。主要研究中学生应如何正确认识男女性别和性别角色,如何正确对待异性,与异性交往相处时应遵循哪些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

四是青春期性罪错研究。主要研究中学生犯性罪错的动机、表现、原因、后果以及性罪错的预防与矫治等。

五是青春期“早恋”研究。中学生“早恋”问题已成为近年来教师家长深感棘手的问题,因此它成为青春期教育研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主要研究内容有:“早恋”的动机、表现、原因及后果;
如何看待“早恋”;
如何针对“早恋”现象采取适当的教育原则与方法;
如何划清中学生性朦胧与性觉醒、友谊与爱情、怀春与早恋这三对不同层次概念间的界限等。

六是国内青春期性教育研究。主要研究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当前青少年性心理生理及性知识状况;
青春期性教育原则和内容;
青春期性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国内青春期教育现状及反思等。

七是国际青春期教育研究。主要研究世界各国青春期性教育的内容、模式、经验。[8][9]

八是青春期教育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教育功能、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途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及教师角色的发展趋势。[7]

(三)关于研究规模

我国对青春期教育的研究虽已起步,但尚未很好开展,虽然不少地区、单位和个人在此方面进行了种种实践性的尝试,探索有关青春期教育的内容、措施,编写有关教育资料。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做了“青春期教育”的调查研究,出版了《青春期教育》的相关书籍。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信息中心专家组编写并出版了《青春期性健康教育丛书》,包括对初高中学生及家长的青春期性健康教育读本。

于我国教育领域一直没有给青春期教育以应有的地位,更谈不上在普通教育中再设系统而科学的青春期教育课程,或者将青春期教育作为一门专门课程列入学校教育大刚,以致研究尚处于“零敲碎打”阶段,还未形成体系,缺乏全国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的引导。缺乏众多的专业研究人员,缺乏系统而科学的《青春期教育学》教材。

(四)我国青春期教育研究的缺陷[2]

目前我国青春期教育研究还未形成完整而科学的理论体系,研究成果还处于非常贫乏的状态。概括说来我国青春期教育的主要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指导思想狭隘。青春期教育要求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健全健康的人格。只有从这个意义上来指导青春期教育研究,才能视野开阔,成效显著。

二是研究内容狭窄。局限于从“性”的角度来研究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及与“性”有关的各种“青春期问题”,缺乏从整体上揭示青少年青春期人格全貌及其复杂的因果关系,使“青春期教育”因与“性教育”相提并论而显得概念不清、含义不明。这一方面与指导思想的狭隘不无关系,另一方面是迫于青春期青少年严酷的“性”现实:种种令人担忧的性意识、性言行,社会上种种怵目惊心的性腐蚀、性教唆,促使青春期教育研究者把研究焦距更多地对准了“性”。

三是以静止的观点来研究青少年。没有把青春期与人生发展的过程结合起来考察研究,局限于就中学生研究中学生,有“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益”的趋向。

四是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脱节,缺乏对一线实际问题的具体指导。目前很多关于青春期教育特别是青春期性教育方面的理论研究内容较为丰富,但停留在理论层面,对学校层面的具体教育实践缺乏具体、实际的指导作用。更缺少对学校青春期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的研究。

二.我国青春期教育实践状况

(一)青春期教育进展状况

从1987年开始,我国青春期教育进入推广阶段。1988年国家教委和国家计生委联合发出《关于在中学开展青春期教育的通知》,提出了具体实施的步骤与方案。1991年国家教委决定在初中全面开展青春期教育。1996年,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专门发出通知,要求教育行政部门提高认识,采取切实措施,逐步普及和提高青春期教育工作。至此,我国青春期教育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近年来,全国各地不少中学都开设了青春期的教育课程,结合实际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青春期教育,取得可喜的收获。

北京市在颁布的《北京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开展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明确了小学高年级至高中各学段段青春期教育的内容及要点。中学为性健康教育课列出固定课时。

上海市从1980年起在中学开展青春期教育,上海市教委从1997年起对上海市1200所学校进行青春期教育试点项目,设计了教师讲课指导手册、教育片、学生教材、教学挂图等教学用具,并对教师进行了培训,将青春期教育列入了课堂教学之中。学校青春期教育在教材内容选择和教学方法上都作了有益的探索,基本形成了系统化、科学化和规模化。

鞍山市的青春期教育从1990年起步。2004年鞍山市地方性教材《性健康教育》进入中小学课堂,目前全市已有90%的中小学开展了青春期教育。已将青春期教育作为专题教育正式纳入课表,同时有步骤地将青春期教育向全市小学和高中延伸,使青春期教育形成了以初中为主,向小学和高中拓展的整体框架。

深圳在中小学校开设了性教育选修课,出版《深圳市中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

2005年宁夏首个青少年青春期教育基地在银川市成立。其主要目的是加强对青少年青春期的生殖健康教育,使其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绿色教育课堂”。

与此同时,各地开展了不同层次青春期教育的课题研究,以科研推动青春期教育向纵深发展。1987年起,“青春期教育研究”课题被列为教育科研的国家教委级重点研究项目。同时,全国各地也纷纷开展课题研究,“十五”期间深圳开展了《中小学性健康教育研究》;
北京开展了《普通中学学生期望的性健康教育调查研究》,类似的研究在基层教育研究部门及学校较为普遍,这些都为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青春期教育的理论体系奠定了科学基础。

1988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和一些社会团体积极参与青少年青春期教育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健康专业委员会自1993年开始尝试在学校系统进行“青春期人生教育”(life education for adolescents),到2000年已发展为以“青苹果”(greenapple)为标志的青春期性健康实验和资讯服务项目,包括网站、刊物、热线、家长学校、少年少女门诊。[5] 2000年,北京、上海、重庆、青岛、西安、广州等城市的部分地区作为实验区参与了中国计生协与美国适宜卫生组织为期5年的国际合作项“青春健康项目”。该项目的宗旨是改善和促进中国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状况。项目特点是通过互动式、参与式的生活技能培训,提高青少年青春期的生活技能。其中还包括对家长和教师进行宣传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改变他们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准则。这些都使我国青春期教育呈现出多渠道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青春期教育的内容与方式

1.青春期教育的内容[1]。目前我国青春期教育是在进行性教育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生理、心理和行为的指导。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知识、技能、态度。

知识层面主要包括性生理学、性心理学、性伦理等方面的知识。性生理知识是关于性与生育的生物学知识,是性教育的基础。性心理学是使学生了解性心理活动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借以指导正确的性行为。性伦理知识是使学生掌握两性交往中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用性道德控制人的性活动,建立健康、成熟的生活理念。

技能层面包括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青春期困扰、疑惑及问题的实际技能,从最基本的性器官卫生保健到性传播疾病的预防,以及如何建立自信,如何与异性相处,怎样宣泄情感等。

态度层面包括对性别的态度和对性的态度,首先使学生对个人的身体和性别有正确的认识,正视两性的生理、心理乃至行为的不同,进而学会彼此尊重平等互助,树立男女平等的正确异性观,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形成高尚人格,科学、严肃地对待性和性行为,维护身心健康提高社会性文明。

2.青春期教育的方式。目前我国青春期教育的方式方法主要包括:课堂教学、专题讲座、主题班队会、观看相关录像、座谈讨论等。目前一些学校在教育实践中认识到教育形式中学生自我教育、同伴教育、学校家庭同伴互动教育形式受到学生欢迎。

(三)目前青春期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学校对青春期教育不够重视。一些学校领导对青春期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对学生的教育只重视智育,而忽视人格培养。

二是青春期教育内容不够完整。很多地区没有相关的教材,有些地区尽管有统一的教材,但教材内容单一,以性生理知识为主,其他如心理、道德等方面知识缺乏或针对性不强,脱离学生实际。学校开展的青春期教育基本是补漏洞式的教育,缺少超前教育意识,一般性教育多,差异性教育少。目前还没有一套公认的、把握时代脉搏具有中国特色的青春期教育的教材。

三是青春期教育形式单一。目前学校青春期教育以课堂教学单向灌输为主。一方面,是课程和教材内容的限制,另一方面学校不重视,不愿过多开拓教育途径。与国际青春期教育相比,还未形成系统有效的教育模式。

四是家长教育能力不足。知识缺乏,不懂教育技巧,对家庭中青春期教育有错误认识等,导致其无法顺利开展教育。

五是教育部门缺乏监督管理机制。使青春期教育深入开展缺乏有力保障。

六是青春期教育的师资队伍的稳定和水准的提高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合格的师资人才十分匮乏,远远不能满足我国青春期教育的需要。

三.加强青春期教育的思考[11]

(一)青春期教育对象的范围要扩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性文化的开放,后天营养的补充,以性成熟为标志的性生理发育的总体趋势呈前倾,使得青春期的起始阶段出现前提。若仅仅从生理年龄看,青春期教育对象应包括小学高年级(5、6年级)的学生。青春期教育要形成以初中为主,向小学高年级和高中拓展的整体框架。作为人生历程中生理和心理不断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青春期反映的决不仅是一个生理的概念,更是一个社会、文化、心理的概念。这就要求在开展青春期教育时,不仅要对青春期教育的对象有科学的认识,对青春期概念本身也要科学的理解。这是在开展青春期教育时必须要把握的一个重要的理念。

(二)青春期教育的内容要扩展,教育形式要更丰富

青春期教育是依据进入青春期以后的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与需要所实施的综合性教育,至少应包括这样几方面的重要内容:一是青春期生理教育,二是青春期心理教育,三是青春期道德教育,四是青春期审美教育,五是青春期法制和自我保护教育。总之,“青春期教育是针对青少年进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进行的,从总体上说是人格教育、人生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遵纪守法教育、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等方面的综合性教育。”

在教育形式上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情感特点和社会阅历。改革教法,加强青春期教育的实效性。应当注意由接受式、传承式向体验式、自我教育式发展;
学习方法上,应当由认知式向活动式发展。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家庭应成为青春期教育的重要课堂

谈到青春期教育,人们首先想到的实施主体是学校,认为学校应成为学生接受青春期教育的主课堂。但不容忽视的是家庭也应成为青春期教育的重要课堂之一。原因在于,每个学生进入青春期的时间不可能完全一致,他们面临的青春期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状况也不尽相同,提出的与青春期相关的问题会因年龄的差异而不同。这样,就要求家长根据孩子的发育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青春期的个别指导。同时,根据孩子提出的与青春期有关的具体问题给予恰当的解释和引导。家庭与学校在进行青春期教育时,可以看作是个性教育与共性教育的关系,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家庭、家长要承担起青春期教育的责任。首先要突破观念的障碍即将青春期教育的责任推卸给学校,要勇于承担责任。其次家长自己要学习青春期教育的相关知识,掌握青春期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教育的能力。使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学生的青春期教育互相配合,同步发展,形成教育合力,从而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四)学校要高度重视和加强青春期教育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多数是在校的学生,学校自然要重视和加强对他们的青春期教育。有专家甚至认为青春期性教育属于义务教育,不仅要强制家庭,也要强制学生和政府实施和接受青春期性教育!。这就要求学校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开展系统的青春期教育。学校在开展青春期教育上要切实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二是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加强青春期教育的师资培训。三是保证青春期教育的必要课时。青春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而在现行的教育制度内,处于“边缘性”的地位。因此,要加强学校的青春期教育还需要提供制度上的保证,从而推动学校青春期教育的实施。

另外我们还要积极寻求与社会各界合作,拓宽青春期教育的途径。为青少年青春期教育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还要借鉴国外青春期教育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我国的青春期教育方法和模式。同时要重视开展青春期教育理论体系的研究。

青春期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力加强青春期教育理论体系的研究。同时要将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为一线教育工作者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胡莹 李东明 《青春期教育》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2]蔡守龙 青春期教育研究简论 江西教育科研 1990、1

[3]丛立新 关于青春期教育的几点思考 人民教育 1995、6

[4]蒋有慧 对青春期教育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 当代青年研究 1989、4

[5]陈一筠 青春期教育是人生教育 中国性学会第五届年会学术论文集 2003

[6]姚佩宽 青春期教育势在必行 社会科学 1987、2

[7]闵乐夫 青春期教育发展趋势 中国性科学 2003、9第12卷第3期

[8]肖扬 青春期性教育:全球青年发展的重要议题

[9]陈紫天 郑欣 当代西方青少年性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理论界 2005、4

[10]王志刚 过保录 关于加强中学青春期教育的一些思考 人口研究 1996、3第20卷第2期

[11]纪秋发 北京中学生青春期教育状况 当代教育研究 2005、7

【责编:刘建新】

第四篇: 党内主题教育综述

创新创业教育国内外研究综述
作者:付佩 文超
来源:《科技资讯》2018年第07期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分别从创新创业教育方法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方法两个角度对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研究,并对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贡献和不足进行了综述,提出未来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创新创业 评价方法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3(a)-000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还纷纷表示,创新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前提条件是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的本质要求。

        1 国外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

        1.1 创新创业教育方法的研究

        Wilken,Mc-CleUand等人将创业理论与创业者个人的性格特征结合,研究创业者与非创业者在成就需要、自主需要、决策、欲望等方面的差异,探讨影响创业行为选择的因素。Sarasvathy 明确了目标导向逻辑和手段导向逻辑两个概念,指出大多成功创业者的创业行为由手段逻辑来引导。Gartner认为,对创业行为有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个体本身的特质,组织、过程和环境等,通过各个变量之间相互影响来研究影响创业活动的因素。Filomena O. Soares ,Manuel J. Sepulveda等人提出了一种创新创业项目,这个项目的成员由米尼奥大学工程学院四个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这种多学科团队的各种不同课程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和竞争使得他们获得了多学科的知识,并且在项目管理、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和个人发展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Alex Maritz,Gerrit Anton提出了研究生创业与教育工程师的概念框架,认为在研究生背景下需要考虑创业教育的人员是工程师,并且探讨了工程研究对研究生创业的作用及对创业意图的影响。Kleppe J.A.认为在早期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入教学发明、创新创业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的能力。Jeffry A.Timmons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必须用课程设计的方式,以问题为中心并且以大量案例研究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思维能力并且将创业教育课程分为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两个部分。

第五篇: 党内主题教育综述


通过一段时间阅读和学习有关党的历史,让我受益匪浅。读完这饱含深刻意义的党史,知道党的思想是博大精深、实践是永无止境的,其次就是要更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多方面充实自己,全身心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通过党史学习,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了党,以及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和永远跟党走的决心。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在建国以后,党领导各族人民继续前进,战胜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威胁、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维护了中国的独立和安全。
建国初期我们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在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和谐发展的中国;
面对滚滚前行的历史车轮,我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没有共产党就不会有未来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的中国和中华民族。尊重历史、立足眼前、放眼未来,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们应当拥护党,努力学习、工作,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与一切*反人民的行为做斗争。在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一切都在迅速发展,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积极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把党史学习教育视为必修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党员干部要全身心投入,修好“党史”这堂必修课,在学深细悟

1

中常思,以学促做、知行合一,从百年党史中坚定信念、汲取智慧、凝聚力量,激发爱党之情、奋斗之志。
学好党史必修课,要满饮对党绝对忠诚信仰之“甜”
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过程中,有无数共产党员为国捐躯,将生命定格在新中国建设上,一抹抹共产党员的个人“红”谱写一页页生动可人的鲜活“史”。党员干部学党史,要紧扣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在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苦功夫,为灵魂“补钙”,为品德“提纯”,为本领“淬火”,为事业“燃烧”。要以革命先烈先辈和先进典型为“航向标”,坚定“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政治信仰,不断赓续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红色血脉,增强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以不一般的作为、不一般的声势,唱响中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让初心使命永不褪色。
学好党史必修课,要品尝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之“酸”
一百年来,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改革三个时期,从小到大、由弱胜强,无数革命先烈先辈在黑夜里觉醒、追寻光明,摸着石头过大河,探索着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结合的正确道路,虽然道路曲折艰辛、内忧外患,但共产党人从未被吓倒,而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挫折中奋起,将马克思主义的火种播撒到全国,在民族独立、改革开放、脱贫攻坚的成绩面前,头脑清醒,从不骄傲自

2

满,不断总结和汲取宝贵的经验。党员干部要从百年党史中品味感悟辛酸的教训,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要积极追寻党史足迹,把握党史脉络和历史规律,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把今后要走路搞清楚,坚定信念,永远跟党走。
学好党史必修课,要领悟历经筚路蓝缕创业之“苦”
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历程,从浙江南湖、江西井冈山、贵州遵义、陕西延安、河北西柏坡……是历经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党员干部要当好党史的学习者,更要当好党史的见证者和传承者。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贯穿教育全过程,做到经常学、深入学、反复学,入脑入心,在党史与现实的结合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深植厚培“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人民情怀,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考虑”、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善做伟大事业中的螺丝钉、铺路石,保持“功成不必在我”的干事胸怀,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劲头,激扬起“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精气神,点燃“干事”的激情,树牢“干事”的航标,注重“干事”的成效,在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精彩答卷
党史,是营养剂,是教科书,是清醒剂。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学习党史中回答好“为什么学党史”“怎么学党史”和“学好党史做什么”这“三问”,不断坚定信仰信念,厚植担当精神,务实砥砺前行,擦亮政治本色。

3

厘清“为什么要党史”,在学习党史中坚定信仰信念。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劈波斩浪奋力前行的拼搏史,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史。百年奋斗征程,百年为民之路,孕育出“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共产党人忠贞,砥砺着“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的共产党人品格,涌现出雷锋、焦裕禄、谷文昌、黄文秀、于海俊等一大批忠诚于党、矢志为民、无私奉献的优秀共产党员。作为新时代党员,我们就要在学习党史中自觉坚定理想信念,弄清楚我们党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传承和弘扬先辈们坚如磐石的信仰、崇高为民情怀,在学习党史中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补足精神之“钙”,更加坚定信念跟党走,更加自觉做到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党强党。
明晰“怎么学党史”,在学习党史中厚植担当精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扛起带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解放和创造幸福生活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人民抗击疫情、开展脱贫攻坚,取得了一场场胜利,兑现了一切为了人民的庄严承诺。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前方依然有数不清的“娄山关”需要攻克,有无数“雪山”“草地”需要跨越,如何在危机中赢得先机、在变局中开启新局,唯有不断厚植担当精神,始终迎难而上、迎风前行,方能不负时代、不辱使命。
清楚“学好党史做什么”,在学习党史中擦亮政治本色。学习我们党的历史就会发现,一部党史就是一部自我革命史,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八项规定”,从延安整风到历次党内教育,无不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进行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正是我们党始终注重加强纪律建设、作风建设,才实现了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升,始终保持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要在学习党史中,自觉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不断自警自省自励,永葆共产党人的政公号“老秘

4

带你写材料”整理编辑治本色。要从党的历史上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重要思想等方面学习中,熟知掌握党的伟大成就、宝贵经验、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继续苦干实干、砥砺前行,创造出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业绩,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史中蕴含着智慧,党章中充满着力量。进入新时代,我们学习党史是为了知古今、明大义、续荣光。全体党员干部唯有自觉把学习党史作为“必修课”,在学习党史中砺初心、守信念、明方向、强担当、勇作为,才能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夯实思想根基,汇聚奋进力量,擦亮政治本色。
5


推荐访问:党内 综述 主题 关于党内主题教育综述【五篇】 党内主题教育综述 党内主题教育综述范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