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这一时代课题(范本2篇)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学习强国 > 文章内容

关于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这一时代课题(范本2篇)

2023-08-22 12:18:01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这一时代课题(范本2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关于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这一时代课题(范本2篇)

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这一时代课题2篇

第一篇: 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这一时代课题

时政热点:建设教育强国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 薛二勇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在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和教育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力支撑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在基础教育“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阶段,在“促进公平提升质量”的关键时期,在教育综合改革的新阶段,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更加强烈,个性化、多样化、终身化的学习需求逐渐成为主流,愈发关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优质教育资源总量相对不足、布局不够合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外环境、供求关系、资源条件、评价标准等发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变化,原来的改革和发展还能摸着石头过河,现在石头摸不着了,需要更大的勇气、智慧探索教育改革之路。

第一,坚持一个核心,即价值育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首要解决的问题是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核心标准就是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价值育人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具有统领作用。

第二,坚持两翼驱动,即教师育人与家庭育人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教育合力。两翼驱动,解决的是教育主体问题。学校和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教育的主要场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离不开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教师和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校承担教育的主要责任,关键是充分发挥教师育人的作用。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的日常行为、生活方式、社会观念、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对孩子影响深远。

第三,用好三个抓手,即文化、榜样、健康并举推进育人事业发展。三个抓手,解决的是教育途径问题。文化育人是维系民族血脉、构筑精神家园的根本抓手。榜样育人于无形,在政府、学校、家庭发挥榜样作用,教育身边人、培养青少年,是提升教育效果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指出,确立什么样的典型,就明确什么样的标准;树立什么样的榜样,就体现什么样的导向。健康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教育的基本着力点,任何教育都不能以损害健康为代价,应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作为首要目标。

第四,做好四个保障,创新、公平、实践、开放构筑保障体系。四个保障,解决的是教育制度问题。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创新,教育体制机制需要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线,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成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价值诉求。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优良作风,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机结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规律。开展丰富多彩、有益身心的实践活动,是办好教育的必然要求。教育不是封闭的体系,而是开放包容的体系,是实现民心相通、文化相通、增进理解的基本途径,对外开放新形势下,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的伟大进程中,开放育人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支撑。

第二篇: 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这一时代课题

工作心得:建设教育强国是新时代中国教育新使命(最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时代,新教育,新使命。新时代中国教育发展的总战略是优先发展,总方向是教育现代化,总目标是建设教育强国,总任务是立德树人,总追求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新时代,新教育,新使命。中国教育正在进入一个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新时代,一个中国人民享受世界水平现代化教育的新时代,一个中国教育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时代。新时代中国教育发展的总战略是优先发展,总方向是教育现代化,总目标是建设教育强国,总任务是立德树人,总追求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

“建国君民,教育为先”“国愚则智可以强国,国智则力可以强人”。依教建国,以智强国,这是中国古代先贤就有教育强国思想的重要体现。宋代,我国当时的小学普及率高达30%,成为当时的世界教育强国。“戊戌变法”失败后,清末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康有为设立强国会。1899年,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呼吁,中国之大患在于教育不兴,人才不足。若首重于学校教育,可谓得其本矣。他进一步强调:“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希望建立一个“天下无不学之人,无不学之地”的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代领导人都把强国建设作为国家战略。毛泽东主席代表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我们一定要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邓小平同志更加明确地提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是我国人民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教育强国是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涵和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这更加坚定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建设教育强国的决心和意志,中华民族建设教育强国的百年梦想正在辽阔的中国大地变为现实。

建设教育强国是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

教育强国是一个中国本土的概念,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国共产党着眼于世界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趋势作出的政治选择,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政治理想和战略决策,体现了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富有远见地指出:“一个10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一次在国家教育战略规划中提出“教育强国”的理念。为实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体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强调,我们要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

到2035年,提前于现代化整体强国建设15年,我国将基本建成现代化教育强国、进入人力资源强国先进行列。建设世界教育强国,将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战略支撑。

中国教育学会的研究成果表明,中国人力资源竞争力指数中全球指数从2000年的第32位提升到2018年的第13位,即将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到2035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将进入高层次开发阶段,人均受教育年限有望达到12年以上;
人力资源质量全面改善,主要劳动人口中高等教育文化程度者的比例达到35%—40%,为经济发展带来“第二次人口红利”和创新动力。教育的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全面提升,为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健康、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建设教育强国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古人说,强者,健也。教育强国是教育综合实力、培养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具有突出地位和强大世界影响的国家。教育强国要具备强大的现代化教育体系、现代化教育制度、最高水平的教育质量和强有力的教育保障条件。体系完备、制度先进、质量优秀、保障有力是现代化教育强国的必备条件。

走中国特色教育强国之路,建设教育强国,是21世纪中国和世界教育赋予我们的庄严历史使命。从教育层级的角度分析,教育强国要包括学前教育强国、基础教育强国、职业教育强国、高等教育强国和终身学习强国。我们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之路,那么,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之路?一是中国特色的教育文化传统;
二是中国特色发展模式;
三是中国特色的教育制度;
四是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在教育的国际地位、竞争力和影响力方面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匹配。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国对人类教育的巨大贡献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教育人口最多的教育大国,教育普及水平和质量整体达到世界水平,构建起世界最大规模的现代化教育体系,人人学习、处处学习、时时学习的学习型社会逐步建成,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和教育制度更加成熟。未来一个较长的时期,中国高等教育毕业生将保持在900万人至1000万人的规模。预计到2025年,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总数将超过所有发达国家该人口的总和,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水平将进入世界第一梯队。2035年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8%左右;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5%左右;
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将达到15年左右,实现与最发达国家同起点、高质量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到2035年,在北纬30度—45度之间,将形成以德国(柏林)、英国(伦敦)、美国(纽约-华盛顿)、日本(东京)和中国部分城市为主的21世纪世界教育中心城市带,共同引领和带动世界教育发展。中国教育的综合实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全面提升,将更多地承担国际教育责任,参与国际教育治理。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将把自己教育发展的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发展中国家。中国教育将实现从战略追赶向战略自信的转变,中国教育发展经验、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理论将为解决世界教育发展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典范,真正实现中国教育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推荐访问:这一 强国 范本 回答好 教育强国的含义

猜你喜欢